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

时间:2022-04-08 04:37:38

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

摘 要: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呼唤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强调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但大学现状是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专业知识教育被认为是实用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老师,都从极为功利的角度出发,对人文教育有着粗浅的认识,这不利于提升人的精神、不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学没有了人文教育,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大学品位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关怀与维护,是对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珍爱与尊重,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一句话,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有人情味。大学教育如果仅仅是专业教育,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与人的责任,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必须具备两种精神:其一是科学精神,即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二是人文精神,要懂得尊重人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权利。大学不能仅仅是一个知识工厂,拥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常规视角,大学正规教育中必须有引领学生自觉维护、弘扬普遍道德准则和价值的人文教育,以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所以,大学既是传授知识之所,又是人性教育之地,我们应使大学成为“社会良心的发生地”。

2.大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著名学者李燕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大学要避免培养“人文残疾人”。现在,常有媒体披露一些高学历者的犯罪事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大学只是教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却没有成功地培养学生如何做人,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有学者指出:忘了人的灵魂,教育也就失去了灵魂。在这里我们要强调:忘了人文教育,大学也就失去了他的精神和气质。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其需要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熏陶,需要在广博的文化知识里滋养,还需要深刻的人生体验,学校要提供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环境。这不仅仅是多开几门选修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认为人文教育只是人文学科的教育,这是一种误解,它把人文教育简单化、机械化了。人文教育是用深厚的人文积淀、高雅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心灵滋养、觉悟,使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得以提升。我们应该用整体文化的视野与知行统一观来看待人文教育。

总之,教育再也不能发生偏颇,再也不能培养那些有知识没文化、受教育没教养的人。大学培养出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养:人文素养和技能素养,也就是“做人”与“做事”,这两者缺一不可。大学是文明之所,也是产生文明人的地方,一个文明人的标志是:具备同情心、恻隐心、尊敬心、自尊心等,如果缺失太多,就成为“人文残疾人”。如果这还是一种病态的残疾化的,问题就更大,它的潜伏期很长,何时爆发难以预料,危害相当大。人文是灵魂里的东西,人文素养很难量化考核,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如何,常常体现在琐碎的生活与点滴的行为里,一时半会儿你无法去评价,得到证明也是在多年之后。由于教育最终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滞后性,我们现在的人文精神缺失之痛,是在为过去的失误买单。同样,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在再不去做,将来的情形会更为严重。一些学校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长期的应试教育、就业压力,使人们的目光功利而短视,教育中缺失了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就失落了,教育者没有把对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而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学生走向社会后缺乏持续发展的创新后劲,缺乏合作精神,最终导致不利于自身也不利于社会的结局。

我国著名的学者潘懋元教授尖锐地指出: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于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门数与时数,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在我们的教育中,知识与人文精神是分离的。只有在一些科目中充盈合作互助、尊重理解、关爱宽容、执着奉献等人文精神,润物细无声地将种种情感内化为深刻的信念,我们才能实现知识与精神的整合,才能实现大学的教育目标。

中国人文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人格扭曲,心理阴暗或极端自私、封闭。忽略健康人格的养成,悲剧也就难以避免。从现在起,学校教育就应该从如何做人上下功夫,让每个人都怀着希望去生活,学会珍爱生命、尊重他人、悦纳自我,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对这个世界也就越宽容、越欣赏。人文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如何将学生引到阳光下,让他们能感受温暖、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尊重他人,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大学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而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应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抓好人文教育,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规则和美。一个有情趣、乐观、爱好广泛、喜欢琴棋书画的人,多半也是有着健康人格的人。

3.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尼尔・陆登庭指出,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中国青年报》,2002年7月25日)。在谈到教育时他指出:“最好的教育不只使我们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率,而是使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富于洞察,成为健全完善的人。”所以,专业能力是生存之本;科学文化知识是学业发展的基础,而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灵魂。人之所以为人而有别于动物的是因为人有一种精神价值。许多调查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可以说,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一个人很难达到事业的高峰。如果你有较深的人文底蕴,也就具备了可以自由全面发展到基础。

东南大学最先提出:以人文教育提升大学品位。他们不断邀请一些知名的人文学者来校给全校师生开讲座,比如请余秋雨作有关“现代人的阅读与阅读困惑”的讲座。教育达成的共识是:不应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树冠上,而应放在树根上。人,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而由精神存在,可追寻自身存在的价值。现代教育理念是以人文科学来解决精神世界中的所有问题的。一个好的大学,重视两种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有两种素养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现实的尴尬是,大学里一些青年教师学位很高但授课索然无味,他们既抓不住重点,又找不出难点问题,症结就在于缺失人文教育,这样的老师自然也不可能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没有底气的授课将最终误人子弟。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有位大学教授这样说:“我想不出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他倡议:“建立书香校园。多读书,多读一些文学书籍,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对人文科学知之甚少的理工科青年教师及学生,都应抓住一切机会抓紧阅读。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9日)上有一句话特别精辟:“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将这句话引申到个人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歌德说得好:“我痛恨一切只是教训我却不能丰富我或直接加快我行动的事物。”同样,大学生也不喜欢说教,而能丰富且加快行动的事物,一定是打动人的内心的事物。人性化的现代教育,探索的就是遵从人类情感,融快乐于理性,广泛涉猎,在忙碌中充实,在艰难中执着,在安逸中探求。阅读常常能起到启发、感染、熏陶的作用。一个高品位的大学,应善于指导学生阅读,欣赏那些优秀的富含人文精神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体味人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让其游走于经典和前沿之间,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探索。所以,一个大学的品位正是体现在校园阅读生态、校园学术气氛、校园文化积淀等方面。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培养人才得以实现的。高品位的大学,人文荟萃,图书信息丰富,校园人文气息浓厚,人类精神财富积淀于浩瀚的书海之中,且学校善于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形成一种氛围,使师生在此氛围里养成阅读、探索习惯。高等教育阶段,正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尚的人文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的爱憎荣辱观、坚强的意志、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宽容善良的行为方式,都是在人文教育的熏陶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的。大学的教育品质,最终将在那些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的身上得以体现,一个校园的人文精神也将为社会所验证。

上一篇:构筑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平台 下一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