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范文

时间:2023-03-11 04:53:49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0年及迁校50年来,学科门类齐全,发展迅速。校园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的勤奋刻苦、真抓实干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重实践,讲实效,饮水思源,追求真理等优良传统。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校不可避免的要向现代化、综合性、世界性高水平的大学迈进。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我们继续弘扬我校既有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需要构建更加适应现代化办学理念的新的校园文化,从而推动我校在新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中之一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我校人文精神的培育。

那么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它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自觉地坚持和弘扬人的精神主体性,尊重人格和人性,肯定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品位,进行对人之为人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凝聚了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的精髓与主旋律。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塑造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

(一)我校构建人文精神的必要性、紧迫性:

1,社会分工、转型导致学生个体人格、心理急剧变化。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导致学生的个体人格分裂、心理急剧变化。学生传统家庭氛围、家长观念的变化,学生家庭贫富差距的影响,高考应试教育的弊端,就业压力的影响,社会重学历、文凭,轻能力的观念,以及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我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心理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学生表现为功利性强、消费走入误区、攀比成风、人际关系冷漠、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够,容易悲观失望,消极逃避,甚至不认真对待学业,考试作弊,论文作弊,学术浮躁等,他们迷茫困惑,找不准人生的坐标,不知道哪些才是自己最终追求的正确航向。这就需要我校学生在人生重要的大学阶段,努力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追求,而学校在育人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我校是以传统的理工科为主的院校,这就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多年来我校不乏科学精神,钻研、探索精神、重实效,讲实际、学以致用的精神。自然科学在我校得到了传承应用繁荣发展,相比之下,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对薄弱,我校要建设综合性高水平世界知名大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学风扎实,精勤求学,在知识的拥有和获取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具备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具备并时常巩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爱国主义、责任感、道义感、意志力、诚实守信、坚忍不拔、乐观热情、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等精神风貌。现阶段,构建、培育人文精神还应在吸取我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八荣八耻”思想理论结合起来。

3,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相对于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来说的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阐述了人在获得物质、生理需要的满足及安全、社会归属感的满足后,需要获得人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我校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应该进一步强化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努力营造为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主、客观环境。事实证明,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这也必将成为我校繁荣发展的必要的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二)构建我校人文精神应遵循的原则:

1,处理好物质满足与价值追求的关系。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物质性需求与满足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的其他的需求和愿望不可能实现。但物质性的需求与满足决不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内涵,人的生存与发展还有更高的目标,还有基于物质基础上的价值追求。然而,当前人类在物质满足与价值追求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上都遭遇着空前的危机,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不健康人生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侵蚀着人类社会的机体,致使人们在极度依赖物质、贪恋于感性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却了一个人之所以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另一半:至真、至善、至美——精神的追求。这种社会状况也蔓延到了我校,侵蚀着我校学生的思想机体和生活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我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一个有着丰富生命内涵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物化了的工具,就是当前我校教育迫切而至关重要的实践课题。为此,我校应树立一种超越于经济利润之上的教育理念:既强调包容性,又拒绝知识简单的功利性;既强调大学的清流化、中立化,去除官方意识形态色彩与政府代言人的角色形象;又注重高等教育的综合性,在文理并重的氛围下加强知识的融合,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人们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为此,必须坚持高举科学民主与客观的旗帜,积极倡导与推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生产”。

2,处理好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涵盖了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部,人文和科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轮子。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教人求真,在于给人类以做某事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运用既可以有益于社会也可以有害于社会。科学知识使人们有能力去行善,也可以去作恶,它本身没有附带着使用说明书。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教人求善,在于教人直面现实,过上人之为人的和谐幸福生活。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就等于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关系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大学和现代西方大学都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大学》开篇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当中就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对一个完整的个人来说,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其科学精神才能发挥正面作用。没有良好的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会像一叶无根的浮萍,甚至可能将科学精神引向邪路。在此意义上,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科学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对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人文精神的养成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但针对我校以理工科为主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到一定高度给予重视。3,处理好培育人文精神与传授人文知识、技能的关系。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人文知识,而是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为形式,以价值观念养成为目的的知识性实践过程。古人云,教师在社会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其中,授业主要是传授知识,而传道则主要教会如何做人,传道是安身立命之本。传道与授业是“体”与“用”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尽快的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要的技能性训练是应该的,但千万不能用技能性训练代替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不是技能训练:训练是传授参与社会生活的某种技艺,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价值目标。大学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训练场所,适宜的职业只是实现完美人生的一个手段而已,不是做人的目的,不是为人之本。大学教育绝不能只抓住了“手段”却丢弃了“目的”本身。

(三)我校目前构建人文精神的若干可行性途径:

大学的使命不仅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达到智力上的丰富与发达,而且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心灵上的成熟,使他们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能够体悟学习的真谛何为,能够找出日常生活的正确指向,能够感受到来自灵魂的每一次颤抖,并真正景仰超越性的人生风范。

首先,全体教师要注重加强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生活中通过创设民主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地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以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为己任。

其次,加大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力度,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凸现教育的人文情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加强宿舍文化、食堂文化、教室文化和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塑造先进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对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认同,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风貌。

再次,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提供深切的人文关怀,深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一次指出:“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通过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展大学生的精神视野,激发大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空间,使大学生实现素质与能力、知识与技能、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创造型人格,深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前言

高职教育的任务也是育人,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并在从事一定职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文素质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责任,迎难而上,传导人文精神,坚持人文素质教育。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分析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而今天的学习的功利性目的要更强烈,也更复杂,所以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单纯地倡导“为己之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导人文精神,是很难的。但是,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高职语文学科地位日趋边缘化。

我国人口众多,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结构和人才成长道路相对单一,就业竞争和人才选拔日趋激烈,这种压力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职业教育更是首当其冲,学生与家长关注的更多的是这种知识有没有用,能不能带来“效益”。因此高职学生从思想上就重视专业学习而轻视公共课的学习,这给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被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高校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大学语文学科的地位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说语文课就是消遣课。同时,随着传播媒体的增多,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也减少了。总之,从学生用于学习语文时间不多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边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传导人文精神,更是难上加难。

(二)“重技能、轻人文”社会择才标准。

高职院校毕业生最终多数都将进入劳动力市场,接受企业的挑选。受市场竞争、商业利润的趋使,一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更青睐那些不需要太多培训,最好是能够“零距离”上岗的熟练技工,至于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如何,他们就不太在意了。在这种“重技能、轻人文”的市场需求导向下,学生敏感地认识到,学文化课“没用”,还是学好专业实惠。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生很难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三)、高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方法滞后,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

首先,现在高职语文教材尽管进行了多次的修正,但是多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为前提,忽视人文思想的传达,不利于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其次,教师重“教”轻“育”。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文”,更要寻“质”悟“道”,不仅要教学生明白作者所使用的语文材料和写作技巧的巧妙之处,更要教学生感受这些组合所产生的质与神以及它们可能给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为我们培养学生丰富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欲望服务。最后,教师教学方法老套,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切实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应从教学的方式方法入手,彻底改变旧的模式,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四)人文素质教育政治化。

首先,我们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文素质,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性能、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与追求。而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谈到人文素养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一些富有政治色彩的观点、词藻,只要把文章中心思想一讲完就万事大吉,把人文素养看成单纯的政治与伦理之类的东西,或者只重政治不重艺术,只重德育,不重美育。

二、 高职语文教学中人职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境,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传导人文精神,仅仅是有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自身努力是不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必须得到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支持,比如让社会和人们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增加有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舆论宣传等手段,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得到师生和家长的重视。

(二)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的氛围,课堂的氛围,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师的影响最为重要,教师人文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水平,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因而学校应该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整个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力求创新,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要认为它只存在于某个教学环节上。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首先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鞭策学生。其次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而不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小结

“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要肩负起传导人文精神的重任,为社会、国家、民族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

人文精神范文第3篇

摘要:新科技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化的方便,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世界为之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然而人们面对面交流情感的机会却减少了,正所谓“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远”,故要解决当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以及新技术诸如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上的混乱等问题,都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

关键词:新科技;人文精神;关照

历史进入到21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更是发展到了日新月异的新阶段,随着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便可知道天下大事,世界为之变小。然而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种种方便的时候,人们愈来愈感觉到新技术时代其实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关照。

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二词来源于西方,它们的涵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往往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而技术则是利用知识需要的研究;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总之,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对科学来说,技术是它的延伸,但对技术来说,科学又是它的升华。

科学最初的涵义较为宽泛,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主要指近代的自然科学。但西方的科学传统则源于古希腊的求知精神,其本身又具人文的意义。古希腊人很讲求人的自由精神,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显然,我们追求它并不是为了其他效用,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种科学中唯有这种科学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身而存在。”[1](P31)由此可知,西方科学思想从起源时就包含着人文的因素。但这是广义的科学,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科学”一词,主要是欧洲近代科学的概念。它既继承了古希腊科学的传统,又随着自然的数学化、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建制的分科分层化,近代科学完成了它理性化的进程,从而也构成了它的基本精神气质。科学的作用则更显现在它的实用性,即通过科学改善人们的生活,弗兰西斯·培根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他主张科学应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因此他批评希腊人的科学大部分是些“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的谈话”。[2](P48)西方科学从此走向求实之路,技术便得到了更加地重视。今天我们所说的技术一词,是指一个计算型的工具系统,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为达到某一目的的工具,而是一种全身心修炼的过程。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规模宏大、形成体系和建制,尤其是在工业制造和商业运行方面;二是现代科学的高度渗透,使得现代技术看上去更像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应用部门。因此,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似乎它对人文精神产生了一种威胁。

“人文”一词,则在我国古籍《周易》中早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天文”即自然;所谓“人文”即教化,强调人的道德教化,在我们中国主要是儒家的理想道德。所谓“人文精神”,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既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强调人的理想道德规范,即孔子所谓的“仁人”理想。“仁人”超越了人的本能,是具有高尚理想、深厚道德修养的人。这样的人为了他的理想可以献出一切,乃至生命。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P163)这种仁人理想后来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情操的主要源泉。“人文”在西方既含有“人性”(Humanity)层面意义,即理想的人、自由的人;又有为了培养理想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即“人文学科”(Humanities),总之,就是人就要具有理想之精神、自由之精神。

二、新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科学技术使得世界经济更趋一体化,从而使人文精神从现象上看似乎越来越被淡化,科技与人文似乎走向分裂,其实不然。在科学领域,科学技术新一轮的“分门别类”的高速发展,实际上对人文精神更加渴望。现在世界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引发的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文化心理的冲突和纷争,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科学家自身的知识结构,更需人文精神的关照。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到信息爆炸时代,丰富的资料令人目不暇接,人们借助互联网几乎没有查不到的资料。信息社会必然是科学家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不同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更需要像爱因斯坦式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家来完成。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殴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践发现有可能提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4](P46)爱因斯坦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的重大发展是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导。比如微软巨头比尔·盖茨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尔·盖茨不但具有科学家锲而不舍、顽强进取的伟大人格和科学探索精神,而且具有一般科学家所少有的人文思想的关照。他对社会活动和社会心理的理解使他在微软的王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也给世界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成就。再如,对我国科学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都说明人文精神对科学发展的关照作用。我国当年从事“两弹一星”研究的老科学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成功正是他们的一腔爰国情怀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杀身取义”的人格理想,给予了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因此,大科学家往往都具有人文精神和哲学的素养。杨振宁、李政道博士都多次谈到搞自然科学的青年一定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他们本人也是这方面的榜样。我国著名的物候学家竺可桢就非常注意人文知识的积累,并用之为自己的科学研究服务。如他在说明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米的地方不但没有夏天而且也没有春秋时,就引用了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明这诗是记实。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史知识,不但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5]因此,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合流是新科技发展的趋势。

其次、信息时代使“地球变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的人们“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远”。因此,人们之间更需要人文精神来沟通、调节。譬如,信息社会人们通过网络相互接触,空间距离缩小,但面对面倾诉衷肠的机会更少了。因此,新技术并不能完全从心理、思维等深层次解决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冲突。能够沟通全球文化,解决民族间、宗教间的冲突,其良药便是人文精神。有人说21世纪的战争主要来源于文化宗教间的冲突,美国“9·11事件”正说明这一点。美国尽管用先进的武器可能很快消灭掉阿富汗的武装,但要消除伊斯兰教极端分子对它的仇视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因而,在当今社会解决国际间的事务如民主、人权、宗教等问题用人文精神来关照是极佳的途径。

再次、新技术带来的人们伦理观念上的纷乱,也急需用人文精神来审视。新技术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伦理观念上造成急需规范的问题。譬如网络的出现,它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网络打破了空间对人的限制,人们在网上可以上学、购物、交友,确实实现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然而,当人们在充分享受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时,也遇到了种种急需用伦理规范的问题。如网络欺诈、网上信息垃圾、网络信息垄断等不文明行为。因此,有人担心网络化正在导致计算机理性的无限蔓延,人文精神渐渐在丧失。所以,面对着网络新技术,我们必须用人文精神对其进行审视,使其不但不扼杀人性,而且能张扬人性,从而使网络不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标志,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再如克隆人的问题,就遇到极为棘手的伦理道德问题。就目前技术来说,克隆人已不成问题,1997年克隆羊多利的成功诞生,标志着这项新技术已完全被人类所掌握。然而人究竟能不能克隆和在什么范围内克隆已完全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人文哲学的问题。譬如一对夫妇的一个独生女儿患了心脏病需要移植心脏,于是他们克隆了自己的女儿,第二个女儿的历史使命就是为第一个女儿提供心脏。因此,在救活第一个女儿时,又同时杀害了第二个女儿,所以说医学上克隆人也是不人道的。另外,克隆技术也容易被具有野心的独裁者所利用,他们企图永垂不朽而克隆自己,像莱温的小说《一群来自巴西的小男孩》描写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纳粹科学家用希特勒的基因克隆了一群小希特勒,这些小青年散布在世界各地仍从事着纳粹活动。由此可见,对克隆技术的管理,显然仅靠政府行政的手段是不够的,必须提高科学家的人文素质,用人文精神来调节规范它。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大量使用,人类社会愈来愈显示出物化的力量,人文精神被弱化,单极世界使一些人更相信尖端技术的威力,从而使全球人类处在一种危险的境地。要消解这种危险,仅靠核武器,甚至AMD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要靠人类所能共同接受的文化来解决纷争,无疑,人文精神是一条佳途。因此,作为一个人文学者,面对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弱化的现实,应该弘扬人文精神意义上的科学精神,正像竺可桢先生所说:“提倡科学,不但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索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6](P140)什么是科学精神?竺可桢先生解释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的民族,做到此就意味着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自由精神,即人文精神,这正是我们提倡人文精神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培根.新工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4]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5]周培源.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文史知识,1982(5).

人文精神范文第4篇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做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雅、更高尚,使现代人拥有乐观开朗、善于沟通的心胸,有悲天悯人、恻隐同情的情怀,有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超脱,有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品格。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人文素养是由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构成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态度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主要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人文素养不直接体现为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华中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认为:“人文素养是对看不见的事物想像与感受的能力、对精神财富的储存能力、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细的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与对文化基本价值的守护能力。”胡教授的观点,全面、准确地界定了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中央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王利芬说得更简洁,她说:“跟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打交道,你付出的心理成本会小许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会构成一种人文精神的提升,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水准提升的一个基石。”

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是指一种超越动物性感望和工具性功利的精神价值,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取向。

按照著名学者周国平的观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是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周国平说:“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哪三样呢?就是生命、头脑和灵魂。”展开来说,人文精神就表现为三个尊重: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尊重生命是人道主义,尊重头脑是科学精神,尊重灵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学校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对教师而言,要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施教者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道德品质;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作为从事教师职业最重要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让学生自由地展示个性风采。各学科教师要通力协作,共耕人文精神的沃土,催开万紫千红的人文精神之花。要通过道德的体验性学习,使人文精神在学生心灵深处得到升华,使受教育者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且把人文精神内化,使之潜入自己生命的深处,从而自觉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自觉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文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那么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它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自觉地坚持和弘扬人的精神主体性,尊重人格和人性,肯定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品位,进行对人之为人和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凝聚了几千年来人类已有的一切知识和文化的精髓与主旋律。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塑造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之一。

(一)关于培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我校是以传统的理工科为主的院校,这就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多年来我校不乏科学精神,钻研、探索精神、重实效,讲实际、学以致用的精神。自然科学在我校得到了传承应用繁荣发展,相比之下,社会科学的发展相对薄弱,我校要建设综合性高水平世界知名大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长期以来,我校学生学风扎实,精勤求学,在知识的拥有和获取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具备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具备并时常巩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爱国主义、责任感、道义感、意志力、诚实守信、坚忍不拔、乐观热情、积极进取、团结友爱、团队合作等精神风貌。现阶段,构建、培育人文精神还应在吸取我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八荣八耻”思想理论结合起来。

2,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相对于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来说的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阐述了人在获得物质、生理需要的满足及安全、社会归属感的满足后,需要获得人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我校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应该进一步强化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努力营造为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主、客观环境。事实证明,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这也必将成为我校繁荣发展的必要的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3,社会分工、转型导致学生个体人格、心理急剧变化。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导致学生的个体人格分裂、心理急剧变化。学生传统家庭氛围、家长观念的变化,学生家庭贫富差距的影响,高考应试教育的弊端,就业压力的影响,社会重学历、文凭,轻能力的观念,以及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我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心理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学生表现为功利性强、消费走入误区、攀比成风、人际关系冷漠、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够,容易悲观失望,消极逃避,甚至不认真对待学业,考试作弊,论文作弊,学术浮躁等,他们迷茫困惑,找不准人生的坐标,不知道哪些才是自己最终追求的正确航向。这就需要我校学生在人生重要的大学阶段,努力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价值追求,而学校在育人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育人文精神应遵循的原则:

1,处理好培育人文精神与传授人文知识、技能的关系。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人文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人文知识,而是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为形式,以价值观念养成为目的的知识性实践过程。古人云,教师在社会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其中,授业主要是传授知识,而传道则主要教会如何做人,传道是安身立命之本。传道与授业是“体”与“用”的关系。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尽快的融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要的技能性训练是应该的,但千万不能用技能性训练代替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不是技能训练:训练是传授参与社会生活的某种技艺,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价值目标。大学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训练场所,适宜的职业只是实现完美人生的一个手段而已,不是做人的目的,不是为人之本。大学教育绝不能只抓住了“手段”却丢弃了“目的”本身。

2,处理好物质满足与价值追求的关系。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物质性需求与满足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人的其他的需求和愿望不可能实现。但物质性的需求与满足决不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内涵,人的生存与发展还有更高的目标,还有基于物质基础上的价值追求。然而,当前人类在物质满足与价值追求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上都遭遇着空前的危机,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不健康人生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侵蚀着人类社会的机体,致使人们在极度依赖物质、贪恋于感性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却了一个人之所以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另一半:至真、至善、至美——精神的追求。这种社会状况也蔓延到了我校,侵蚀着我校学生的思想机体和生活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我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一个有着丰富生命内涵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物化了的工具,就是当前我校教育迫切而至关重要的实践课题。为此,我校应树立一种超越于经济利润之上的教育理念:既强调包容性,又拒绝知识简单的功利性;既强调大学的清流化、中立化,去除官方意识形态色彩与政府代言人的角色形象;又注重高等教育的综合性,在文理并重的氛围下加强知识的融合,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人们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为此,必须坚持高举科学民主与客观的旗帜,积极倡导与推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生产”。

3,处理好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大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涵盖了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部,人文和科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轮子。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教人求真,在于给人类以做某事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运用既可以有益于社会也可以有害于社会。科学知识使人们有能力去行善,也可以去作恶,它本身没有附带着使用说明书。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在于教人求善,在于教人直面现实,过上人之为人的和谐幸福生活。自然科学及其技术有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就等于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关系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正是有见于此,中国古代大学和现代西方大学都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大学》开篇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当中就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对一个完整的个人来说,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其科学精神才能发挥正面作用。没有良好的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会像一叶无根的浮萍,甚至可能将科学精神引向邪路。在此意义上,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科学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对培养一个健全的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然,人文精神的养成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但针对我校以理工科为主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到一定高度给予重视。

(三)目前构建人文精神的可行性报告:

大学的使命不仅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达到智力上的丰富与发达,而且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心灵上的成熟,使他们能够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能够体悟学习的真谛何为,能够找出日常生活的正确指向,能够感受到来自灵魂的每一次颤抖,并真正景仰超越性的人生风范。

首先,加大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力度,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凸现教育的人文情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加强宿舍文化、食堂文化、教室文化和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塑造先进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对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认同,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生活风貌。

其次,全体教师要注重加强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生活中通过创设民主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地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以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为己任。

人文精神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美文阅读

人文精神是一种反对人类作为东西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关怀的全面体现,是对人身心愉悦、价值取向、灵魂塑造以及潜能开发等形态、意识进行的问题探索意识和问题关怀意识,它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尊重,而尊重是一种价值,代表着精神的存在。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研究教学复杂性过程的方法,目前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教学材料内容向人文精神的转变还不是很熟悉,这就导致老师容易出现忽视学生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新理论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出现了新的活力、新的方法以及新的发展,作为老师必须严格遵守以人为本,让以人为本牢固渗透进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中。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来对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时刻注意学生的体验以及经验,当老师发现学生个性时,不应该一味打压,需要对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感悟和独特理解进行珍惜,做到从内心教化他、接纳他、培养他、感染他,让学生真正朝着人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美文阅读

美文阅读是审美形式的一种,也是生命意识树立、人文关怀实现、哲学基础刻化、心理学基础刻化、生理学基础刻化的表现,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满足学生的美文阅读,让阅读回归到最原始的本质中,并通过美文阅读来进行学生的情感感染以及美丽熏陶。老师需要选择一些美文来让学生阅读,并在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进行对话,从而实现在文章阅读中突出人文关怀。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出现,这些子女大多数都在顺境中生长,没有经过什么挫折,所以就会有许多孩子没有认识到自我存在价值以及自我重要性,这些孩子在面对学校、社会以及家庭时,表现出义务感较差、责任感较差,极端的还会因为一些挫折而轻生。在面对这些情感脆弱、义务感较差、责任感较差的独生子女时,教师需要考虑怎样才可以让他们明白人生易逝,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这些道理苍白无力的说教不足以让独生子女明白,所以老师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美文阅读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加强。

三、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还采用传统模式,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模式引起的,由于题海战术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难以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学生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人文精神培养,高中的美好时光都被各种数理化题目以及哑巴式的英语所占据,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涉猎书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灵活性优势来对课程设置以及教材设置方面进行开放式课程体系的树立、人文教育的全面积极推行。在课堂上老师的主要作用是主导,主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老师自身具有的教学个性和人文素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十分重要,所以老师需要有效地进行自身教学个性的培养,并全面树立、积极推行开放式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以及人文教育,此外老师还需要注意在推行人文精神时,必须对学习资源的配置进行有效化和合理化,让人文精神以有效的形式渗透到学生学习里。课程的有效安排不仅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还把高中语文的思想性、情感性以及文化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参考文献:

李昌.试论当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J].读与写,2013(19).

人文精神范文第7篇

语文教学总是离不开人文精神的话题。何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大体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或价值,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终极关怀,所谓“终极”,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当下的过程,它指向更根本的终极性目的;二是相对于现实的世界,它指向于彼岸的世界。关怀终极,有助于人们超越对眼前物质利益的追求。然而,中小学语文教育倘若以一种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所谓“看穿”的理念去导向,似乎容易把精神的东西当成麻醉品,使人忘却实际需要和实际困难。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解读,似要注意不只停留于对精神“洁癖”的歌颂,而要有知人论世现实性的解读。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诚然高傲,“采菊东篱下”确乎超然,但是他也有辛勤劳作和“草盛豆苗稀”的感叹,而非一味静穆而逍遥。李白确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率性随意,但也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功名自许,至于“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赞美杨玉环的艳诗便是奉命之作的谀词。真实的李白如何定义?

许多人正在热心倡导“真语文”,大概意指有许多是假语文。然后,似乎从来没谁提倡过假语文,也没有人承认自己所为是“假语文”。语文教学中的“假大空”不是没有人发现,也不是没有人去致力纠正,何以屡禁不止,乃至泛滥成灾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假作真时真亦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关联社会语言的生态环境,语文工作者有心打造语文教学的一片“净土”,精神之高贵,用心之良苦,大概也是一种人文的精神。然“巉巉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理论上的“真”易求,事实上的“真”难得。或曰,“明知天下事不可而为之”,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既然有对现实超越的属性,自然便带有某种的色彩。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文主义恰恰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肯定的正是现实人生的意义,提倡真实地面对人生。

现实的利益,物质的追求,功利的色彩,感官的满足,正是这卑劣的物欲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正唯如此,如果把人文精神搞成“精神万能”或“普遍价值规范”,成为评价思想文化与学术道德的“唯一尺度”,那么,所谓人文精神也就放大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很可能滑向思想专制。“讨厌和尚,恨及袈裟”,“人文精神”之所以让人误以为“假大空”,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确有许多脱离实际语境和语言应用,大谈什么“精神”“思想”的自作多情、无病的抒情和议论。

看来,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面对两个关键问题:多元化和现世性。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坚持人生精神价值的追求,既不能混同于宗教或意识形态,也不能完全排斥和否定宗教与意识形态对安抚人心、统一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同样道理,倡导人文精神也不应反对物质价值的追求和实现。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划界,根据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他认为,现代化是工具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必然导致同价值理性的冲突对此,与韦伯同时的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德尔班就表示不同的观点,认为所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都是虚构的概念。我国前辈哲学家金岳霖等也认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可以互相包容。如果承认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指的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那么,没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就只能残缺不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自然应包含科学理性,关怀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终极”,而且应该是“现实”,是“入世”的而不是“彼岸”的。语文的认识应该是真实的,情感应该是真切的,语文更应该是善良的和美好的,是谓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范文第8篇

然而,担心是多余的。这位厚德长者、文学前辈,不仅认真配合了采访,而且对我们温和勉励,关怀有加;不仅对我们进行文学上的指点,还热情邀请我们常去做客。他亦是性情中人,闲暇时会去乡村采摘,并时常赠送我们一些采摘来的鲜果;他还喜欢旅游、喜欢跟年轻人交流……很有生活情趣。

此后,与冯老师一来二往中,我们发现他对待每一件工作,无论大小,都认真执着。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为先师康伯藩先生出作品集。因为康伯藩先生的遗作早已散落各处,搜罗起来颇为费时费力,但年逾古稀的冯老师不辞辛劳,搜集到老师的亲朋故友,一个个询问,借来或租赁来一件件作品翻拍、整理、送还,费尽心血整理编校成书、出版,包括请篆刻大师朱鸿祥教授治印一方为书籍增色……所有的事儿都亲力亲为,所有的费用都自己掏,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才将先师的作品集出版。其认真程度甚至让许多人觉得有些古板,但这恰恰体现出前辈学人事师如父的仁心厚德。在冯老师看来,先师的事儿,就是自己份内之事,尽心尽力是份内所为。

此事很强烈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此后,我们开始刻意观察、了解一些文化大师,包括书法界、文学界、文艺艺术界等前辈学人,发现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一种同样的光芒。这种光芒就是他们在中国文化海洋中孜孜以求多年,自然积淀而来的人文精神。他们关注人性,推己及人,仁恕为本,以德养神。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年高却体健心康,精气神赛过当今多数年轻人。

由此推想,在日益重视养生的当今,我们总觉得人们大多缺乏一点什么,实际上就是缺少一点丹心、一缕心魂,因此,或体健而心理不健,或身心皆不健。这正是当今亚健康群体庞大、心理问题尤其突出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丹心、一缕心魂是什么?就是章太炎先生所说的“民性”,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民族之魂。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文化意识的觉醒,逐渐兴起精神家园的重构之风,人文精神日益受到重视。本期采访的济公扮演者游本昌老师,又一次证实了人文精神的觉醒之势。游老师多年来一直不辞辛劳、不计经济损失,将西方艺术“哑剧”本土化并推广,为中国文化吸纳新的营养素而奋斗,年逾七旬仍在奋斗不止,让人仿佛看到人文精神化成一双有力的推手在推动着他前行。而游老师也因心中的信念而倍显精神。

人文精神范文第9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

1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引导性的亚文化,它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1)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过剩的精力也需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都提供了一个育才环境。

(4)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2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校园文化功能中的人文精神

(1)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接受特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的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因而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又通过教育的物化形态,对校园的布局和各种设施的布置,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来精心设计,对受教育者同样起着引导、激励的功效。另外,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等,都直接影响着师生个体乃至整个学校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到其形成的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各种有意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同时,校园文化也像粘合剂,使学校师生员工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凝聚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集体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逐渐会在一定的群体中找到归宿,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因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性格和情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3)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的内驱力作用。它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既可以激励先进,也可以约束违纪行为,有力地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校园成员如何做人。校园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校园文化也是矛盾的调节器通过舆论、习俗、信念等特有形式,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节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还具有一种巨大的内在意志力量和评价力量,弃恶扬善,把周围的现象判断为“善”与“恶”,从而实现其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其约束功能,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养育。

4学生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41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

古代诗人谢灵运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于憺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所以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等。这些物质文化虽然是一种表现形式,但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去促进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以在学校工作为骄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大楼及各种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中心,在于人性化,要体现适用、实用和较高的利用率。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常常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譬如说:一所校园如果光看到一排排房屋建筑,而看不到树木、草地,虽然很有气势,但作为校园就会使你感到不和谐。可以想象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生的感觉是温馨、舒适、心情舒畅。校园里的一座雕塑,虽然不很起眼,但师生们课余时间看到它,常常就会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发。因此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应该千方百计营造、构建人性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2利用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弘扬人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其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曾说:“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水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和社会精神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3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

44教师要联系实际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化为精神,达到政治人文知识的内化,内化为人文精神。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社会生活:人人都在生活,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利用生活现象结合政治观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人文精神范文第10篇

它不仅是西方输入的思想,而且在中国的民族传统中早已有之;它是开放的、发展的,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注入新的内容;它不仅弘扬真善美,而且批判假恶丑;它与技术的互相融通更好地满足了人性的需求。

【关键词】电视传播;人文精神;民族性;时代性;批判性;技术性

人文精神是当前学术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各个学科都十分关注它。不仅社会科学领域开展热烈讨论,自然科学也与它紧密联系;不仅历史研究对它寻根溯源,而且地理学中也有它的踪影,乃至在经济、法制、体育、生态等领域也得到普遍认同。人们今天如此推崇人文精神,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和高科技两大洪流猛烈冲击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社会巨大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新的不平衡和新的问题,需要以人文精神来调节和疏导,从而维持社会肌体的健康和稳定;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却容易导致技术霸权,物欲至上,忽视人的力量,造成精神失落,这也需要人文精神与之整合,给予提升。因此,提倡人文精神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媒介的责任。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领域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作为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载体,有责任、有能力积极倡导人文精神,以推动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进步的价值观的建立,从而为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做出贡献。

人文精神存在于中外古今,人们对它的内涵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人性。其表现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其二,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张扬,即马克思所说的“大写的人”。后者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随着地域、时代、媒介的不同而有不同特点,从当前电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它的人文精神表现出以下特点:民族性、时代性、批判性、技术性。

民族性

提起人文精神,人们往往想到欧洲文艺复兴中高扬的人性,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辩证法,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乃至当代西方现代哲学的人道主义……这些思想,都来自于西方。然而,当我们蓦然回首,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时,我们会发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早已有之,它源远流长、千年流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人文精神十分活跃。以后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以儒家为支柱的传统文化。儒家以人为中心,其“核心价值理念是‘内圣外王’和‘天人合一’……由‘内圣’到‘外王’表达了传统儒家处理人类活动的两大领域——道德修持与政治实践,人的两种基本素质——德性与才智之间的关系和价值准则”。⑴由这一点出发,它在政治上强调德治、民本互为表里,讲和合,重统一,注重群体利益、社会责任;在人际关系上,提倡仁性和礼治,注重人际和谐,人伦之道;在人格意识上,注意理想道德的培养和理想人格的实现,强调价值内在、生命自持,高扬气节、情操,重义轻利,讲究诚信……传统文化的这些人文因素,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生活中。

电视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必然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渗透其中的文化反映进去,其中自然也包括传统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本思想

儒家思想是一种“心”的文化,提倡德治,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依赖,“从其基本的努力对象来说,我们不妨方便地称之为民本主义”。⑵它认为民与国家不可分离,“特着重确定以人民为政治的惟一对象”。⑶“在儒家看来,‘神’、‘国’、‘人君’都是为民而存在,都是以对于民的价值的表现为各自价值的表现。”⑷我们所知道的“民为邦本”、“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提法,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民本思想。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长远利益,但关心人民、尊重人民总是于国于民都有利之事,应该给予肯定。

中国电视自90年代开始,话语权从政府下放到人民,平民意识大大加强,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受到重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是最有代表性的提法。一些富有强烈责任感的电视创作者以深切的同情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百姓呼声。他们用摄像机记录了百姓们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问题:贫困问题、住房问题、疾病问题、失学问题、下岗问题……这些,体现了普通百姓生存的艰难,生活的沉重。同时,创作者们以喜悦的目光捕捉到普通人身上闪跃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艰难中的努力,困顿中的乐观,对理想的追求,对道德的维护,显示了平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为屏幕增添了明媚的阳光。更为重要的是,电视传播理念从传者中心转向受者中心,受众本位思想得以确立。从电视的栏目定位、节目选题、角度选择、采访方式、表现手段等方面注意以受众需要和爱好为出发点,进行各种合理有效的活动,使受众获得很大满足,体现出对受众的关怀、理解和尊重,体现出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

2.仁德思想

仁德思想是儒家道德理性的具体落实。“仁”是儒家人格形象的核心,“天下归仁”是其群体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仁德’最基本的思想是爱人,即孟子概括的‘仁者爱人’。它主要体现为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那种深厚和睦的情感意识。”⑸这种仁德思想运用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又使个人置于群体关系之中,绝对尊从群体,个人的独立和价值被放到次要的地位。

当今的电视传播注意揭示人物的感情因素,努力表现各种各样的爱:天伦之乐、夫妻之爱、手足之情、朋友之谊。我们忘不了纪录片《半个世纪的爱》中那对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老年夫妇;我们忘不了《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中为了医治女儿的尿毒症而毅然摘掉自己右肾的母亲;我们忘不了《中国人·姥姥》中被称为“姥姥”的林洁如何为孤儿们的成长而奔波、操心的历程;我们忘不了《生活空间·爱的奉献》中那个38年如一日地照顾有病老伴的老头……这种爱,扩展到社会上,就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温煦和洽的氛围:纪录片《十字街头》中那些维护交通秩序的老年纠察队员好像是自己家里慈祥和蔼的老爷爷;纪录片《德兴坊》中那朴实亲密的邻里情谊,令人感到无比温暖……这些表现,充满了人情味。当然,爱还有更高的层次,那就是对祖国的爱,对事业的爱,对集体的爱。《东方时空》中,不管是业绩突出的知名人士,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都表现出这种爱。而当家国之爱与亲人之爱发生冲突的,总是以个人服从集体,小我服从大我,显示了传统人格中的群体意识。

3.崇高人格

崇高是一个美学概念,也是一个道德概念。如果说,仁德思想注重的是道德伦理,那么,崇高人格则体现着庄严伟大的道德理想和坚韧激越的情感风貌,亦即古人所说的“大”美。这是一种内在美,体现了主动有为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闪跃着动人的生命光彩。它表现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危难时刻的浩然正气,面对强力的独立不移,自由不羁的奔放气势……在这里,人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人的个体生命得到充分的张扬。我国历史上,高扬崇高人格的人一直受人尊敬。傲世独立、洁身自好的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英勇杀敌的岳飞、杨家将,浩然正气的文天祥……,这些具有崇高人格的人物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电视传播一直重视崇高人格的宣传,注意树立见贤思齐的正面典型。像《东方之子》、《中国人》所展示的各路精英,为达到成功无不付出了巨大代价,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巨大气魄,充分发挥了人的本质力量;而勇斗歹徒的徐洪刚和一些抗洪英雄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作家史铁生双腿残废,却把困境当作催人向上的条件,于是,用文学创作来摆脱困境,终于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丰硕成果,使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另外一种人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兴趣爱好,不因金钱或地位而改变志向,保持了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总之,电视上播出的这些人物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境界。

以上我们从正面分析了中国人文精神在电视中的表现,而这些传统思想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如民本思想具有恩赐性质,不可能真正实现;仁爱思想容易导致对个性的束缚;崇高人格又与忠君思想联为一体……只有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才能克服以上缺憾。反映时代精神,作为时代镜子的电视必然会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时代性

人文精神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内涵会得到充实、超越、提升,因而它总是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时代性正是指一个时期最能代表时展方向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自从国门打开以后,新事物、新思想不断地涌进;同时,国内巨大的变革也不断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一切,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变得更加开放,更具现代意识。人的思想得以觉醒,人的主体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传统人文思想中缺乏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得到了张扬,这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超越。这一切也都在电视传播中体现出来。

1.法制意识

中国人长期以来缺少法制观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出现,人们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对法律问题的关切度,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于是,出现了《今日说法》、《庭审纪实》、《法治进行时》等法制节目以及与法制相关的新闻报道。这些节目,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知晓权;而且以案说法,使观众对这类问题从法律层面解疑释惑,弘扬了法理,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节目中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已经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拓展。如果说,过去人们对法律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刑事案例方面;那么,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已经渗透到生产、流通、工作、生活、伦理、精神等方方面面。有的甚至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不为一般人们所理解,带有超前的性质。而在法律意识的背后,则是人的觉醒,是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体现了自尊自强的精神。《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中,农村姑娘吉开桃在无奈情况下与一农家青年举行了婚礼,婚礼后7天状告新郎以暴力她,因为他们还没有办结婚证。这一异常行为是对农村传统习俗的挑战,多数人不理解,姑娘受到多重压力和种种磨难。但吉开桃为了“夺回我的尊严”,坚持不懈,一告到底,终于取胜。这个姑娘用法律捍卫了人的权益和尊严,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2.创新意识

改革开放的年代需要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开拓进取已成为最富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努力创新正在成为新的价值标准。电视节目中这种意识和精神在人物报道中比较明显。如《东方之子》所报道的许多人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行为走在时代的前列。其中有中国学界第一个下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新恒,有把学术著作科普化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有用管弦乐演奏纳西古乐的民族音乐家宣科,有较早提出申请专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恩泽……他们积极适应的时代要求,在各自的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取得了很好效果,而在创造业绩的过程中,人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人的价值进一步实现。

3.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是西方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在中国也开始得到重视,民主是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反对独断专行。近年来电视中所报道的选举干部、公务员分流、毕业生就业、火车票价格听证会等内容都体现了科学、民主和公正的思想。《新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报道一个边远村庄选举村长的过程,从提名到演讲到唱票都作了充分报道,从中看出村民民主意识的萌芽,意味着人的觉醒。

民主意识还直接体现在谈话节目和对话节目中,主持人提出话题后,让嘉宾和观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常出现不同意见的碰撞、争论,营造出民主、活跃的气氛。

4.消费意识

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成了国人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习惯。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经济报道也是重生产轻生活,重领导轻群众,所以它的收看对象局限在一部分专业人士和领导干部中。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与广大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至国家的方针政策,小至日常衣食住行,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当今我们正在走向消费时代,人们更加关注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于是经济报道开始寻找经济现象与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一方面,对一些国家重大的经济活动,从老百姓的角度进行宣传。如关于中国入世的谈话节目中,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从老百姓熟悉的菜市场来解释WTO,并从入世与老百姓生活的关系来说明入世的影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关注生活,引导消费,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用、休闲(玩)进行多方位服务,强调反映生活、服务生活、介入生活、引导生活”。⑹于是,经济报道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投资理财到起居饮食,从养身保健到旅游休闲,从人文环境到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存的多方位观照;而且这种观照不仅是实用性的,更是引导性的,它提倡高品质、高层次、科学化的消费观念。它与消费时代同行,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引进新的生活观念,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得以更新,从而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这也是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衣食者,民之本也。稼穑者,民之务也。”⑺过去只讲工作,只讲生产;不讲生活,不讲消费。如今禁锢被打破,电视传播帮助人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位,使人的生命意识得到满足和提升。自然,这里面有一个度要把握。过分地强调消费,又将导致物欲至上,奢侈浪费。因此,消费观念的引导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生活同步。

批判性

对于人文精神,人们往往从正面来理解,认为它是对真善美人性的赞扬,这确实是人文精神的主要表现。而本文认为,对假恶丑人性的批判和揭露也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性是一个矛盾体,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人的本性既非善,也非恶,而是两者兼而有之。”⑻而另一方面,恶是暂时的、局部的。“在任何形式的恶中,其本质也是暂时的,因为它不能与全体相调和,任何时候它都会被事物的全体所修正。”⑼为了修正恶,就要动用批判的武器。只有在与恶的搏击中,才能显示出善的光辉。假恶丑是反人文精神的,对于假恶丑无情的揭露,正是为了更好地弘扬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这种批判精神,在当前更加需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化建设成绩辉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充分暴露:道德滑坡,价值失落,金钱至上,腐败丛生……这些问题归根结蒂是人的异化所造成。什么是异化?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解:“人把自己的内在本质对象化为一个外在的对象(上帝),但是人所创造出来的这个对象却反过来压抑、支配、奴役人本身,人在异化状态中迷失了自我。”⑽简单地说,就是人被自己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市场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而一部分人却被他所创造的物所统治,成为物化的人,导致金钱崇拜,物欲至上,乃至腐化堕落,贪赃枉法。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复归。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弗洛姆所说:“显然,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去创造一种生产的形式和社会的组织。在这种形式和组织中,人能从他的生产中,从他的劳动中,从他的伙伴中,从他自身和从自然中克服异化;在这种形式和组织中,人能复归他自身,并以他自身的力量掌握世界,从而跟世界相统一。”⑾

今天,我们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腐败行为进行批判、揭露,一方面是符合民心。社会上的腐败分子和不法分子坑蒙拐骗,贪赃枉法,无恶不作,害国害民,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而蔓延甚广的不正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令人愤慨。对这些行为进行批判、揭露,大快民心,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百姓的利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人民群众由此看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巨大成绩,感到有了希望,更加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对丑恶行为的揭示,将人性上升到普遍性、抽象性、哲理性的角度来认识,挖掘根源,警示他人,扬弃人的异化,达成人性的复归,促成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样就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人文精神。

电视节目中深受欢迎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集中地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批判性。这里有的是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是由落后、愚味所造成,如《焦点访谈》中对农村滥建豪华坟墓、滥建寺庙的批判;有的是属于不正之风,如对于公路乱收费、非法传销活动、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揭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腐败行为的揭露,真是无恶不作,无奇不有,令人触目惊心。而《新闻调查》播出时间比较从容,往往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发现其腐化堕落的心灵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新闻调查》编导长江在制作《逃亡日记》时,尝试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表现出贪污公款的逃亡者心灵的孤独、紧张、痛苦:拿着一箱子钱却感到思想贫乏,连个乞丐都不如,受尽了精神折磨;时时感到有人追捕,可能死亡……作品揭示了罪犯内心的惊恐、虚弱,启示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切莫走向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罪犯作为一个人,“原来生活中已有的亲情、友情以及人性中善的一面,不可能因为犯罪一下就抹得干干净净……如果人性还没有泯灭,也可以延续人间一切美好的亲情、友情。”⑿这里表现了对罪犯一定程度的关怀和希望,那就是,悔过自新,复归人性。从中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开放性。

技术性

当今时代,科学与人文的融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意识,科学与人文的互启、互用、互构、互融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精神文明活动。电视作为以电子技术传播人文内容的传播工具,更是直接体现了作为科学中重要元素的技术与人文的融通:人文内容依靠电子技术传播、弘扬,技术通过传播具体的内容发挥作用。它们相依相伴,互融互进。

电子技术与其他技术一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的日新月异为电视传播提供了越来越大的方便,使电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如果一味迷恋技术、依赖技术而忽视了思想的开拓和对人的关怀,就会陷入法兰克福学派所竭力批判的“工具理性”,从而丢弃了人文精神。因此,如何利用电视技术从形式上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成为电视人文精神的独特话题。

电视声画同步的优势提供了直接感知现实的可能性,实现了人类跨时空交流的愿望,这是最符合人类需求的传播方式。如果在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最大程度满足人类本性中的求知欲、交流感、参与感。

1.求知欲

电视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人们观看电视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得到知识。为了使信息更丰富、更深入,电视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革新:除了消息外,出现了专题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道、谈话节目等有深度的节目样式,引起了观众思考;在节目编排上,出现了栏目化、板块化等结构方式,使信息集约化,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在传播手段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直播的异军突起。现场直播是最具电视特点、十分符合人的心理愿望的表现形式。它以即时收看、全方位展示的优势,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许多现场直播配上演播室评论、主持人采访以及运用多点、多向直播等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式地展示现场,使事物的共时性、丰富性、深入性得到最佳的展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赏需求。在中国入世的现场直播中,不仅有白岩松在演播室的介绍、访谈和董倩在多哈现场的传播,并且还让山东、广东、四川三地的省长同时出现在屏幕上,与主持人对话,畅谈对未来的设想。多点的转播,给予观众丰富的信息量。

2.交流感

如果说,最初看电视,观众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收视心理的成熟,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收看电视达到交流的目的。于是,人的作用更加突出。传播者以个体的形象出现,使传播富有人际交流的特点,形成受众和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了传播的亲和力,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这种交流和互动,大体上有3种形式:一种是主持人以未知者形象探索未知世界,不断向观众讲述所见所闻,激起观众的兴趣、悬念、情感,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一种是富有个性的评论,有独特见解,鲜明生动,激起观众求知的主动性,调动了观众思考的兴趣。最富有交流感的是现场采访。报道者往往站在观众的角度对被采访者提出问题,一问一答之间,观众参与到现场采访氛围中,形成信息与受众的互动,满足了观众进行交流的愿望。

3.参与感

随着电视的发展,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亲自到屏幕上一显身手。电视谈话节目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让大家在屏幕上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这种交流,与日常的交流十分相似。可以称作拟人际交流。这种传播方式更富于人性,更能体现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这是因为,对于直接上屏幕参与谈话的观众来说,他们在屏幕上侃侃而谈,个个精神焕发、生气勃勃,他们的个性、智慧、兴趣、见识得到充分展示,满足了人的表现欲。尤其是在相互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起人心灵深处的思想和情感,使人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每个人因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而兴高采烈,整个节目焕发出人性的光辉。而对于屏幕下的观众来说,他们看到上屏幕的不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而是与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就会感到亲切,于是,他们把屏幕上的观众当作自己的代表,对他们有一种认同感。屏幕上观众的发言会带动他们进行思考,他们不知不觉地卷进了屏幕上的讨论,好像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的思维、情感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屏幕前的观众也因间接参与节目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因谈话节目“完整保留现场的人际互动氛围,对谈话中语言、性格、心态、氛围进行全方位展示”,⒀形成信息场。在这种全方位的场的传播中,由于“信息的完整和势态的延伸,而让人获得诸多超越于言语之外的感知”,⒁因而得到全方位的满足,他们的参与感也更加强烈。因此,以上几点都体现了谈话节目的人本化特征。

注释:

⑴龙佳解:《中国人文主义新论》P2,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⑵同上,P106。

⑶⑷同上,P110。

⑸陈晋:《悲患与风流——中国传统人格的道德美学世界》P31,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⑹杨伟光语,转引自隋禾:《与消费时代同行——CCTV经济部主任刘连喜谈〈生活〉》,《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

⑺桓宽:《盐铁论·力耕》,《实用名言大词典》P427,广西人民出版社。

⑻[日本]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引自智邦编:《人与人性》P180,花城出版社1994年。

⑼[印度]泰戈尔:《人生的亲证》第3章,引自智邦编:《人与人性》P178,花城出版社1994年。

⑽许俊达:《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P15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⑾衣俊卿、丁立群、李小娟、王晓东:《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P187,中央编译出版社。

⑿陈新红:《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见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第一现场》P281,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上一篇:维修服务范文 下一篇:资产评估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