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教育现状

时间:2022-04-08 01:06:00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教育现状

摘要:动态图形设计(Motion Graphics Design)是数字时展下催生出的一个新的学科方向,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资料,对比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找出不足,并对该学科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动态图形设计 Motion Graphics Design 学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47-02

在数字媒介的环境中,社会信息传递方式和艺术的表现形式都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借助数字技术,传统图形设计开始向动态方向发展,不断地涌现出动态标志、动态招贴海报、动态网页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等作品。在影视包装、交互界面、空间和展示设计等领域,动态图形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动态图形设计在实践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动态图形设计在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学科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动态图形设计的学科教育现状对动态图形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国外的教育现状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三所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艺术研究院、美国瓦伦西亚学院、美国柯里学院艺术与实用美术系,分析归纳出动态图形设计这门学科在这三所学校的学科教育现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艺术研究院,已把动态图形设计作为一门专业并授予艺术学位。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运动图形程序入门级的编写、广播设计助理、数字艺术家、数字特效专家、复合材料艺术家、交互式视频制作者和运动图形艺术家。在本科期间(132周)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绘画基础、设计基础、摄影、图像处理、排版、电视节目包装、声音工程、灯光基础、数字多媒体、2D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3D特效、3D建模、动态设计、交互设计、图形符号和剧本写作。

美国瓦伦西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学位,专门针对动态图形和影像,在第四学期开设动态图形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3D动态图形基础、动态标志、灯光和动作。

美国柯里学院艺术与实用美术系开设的选修课“动态媒体原理”。通过四个阶段的训练了解动态图形、交互设计和网页设计,并最终完成一个可体验的用户界面。在动态图形的训练中,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四个方形在构图、内容、色彩和动态四个主题的训练,让学生了解构成、版式、色彩和动态图形的信息化传达,见表1。

图1是学生通过阶段一设计的作业,从左至右主题为:粗犷、拥挤、增值、紧张。图2是学生经过阶段二和阶段三后设计的作业,将字体与色彩加入其中。图3是阶段四学生的作业,主题为增值。从每个阶段学生的作品可以看出,通过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在构成、板式、色彩和主题的表达上都得到了练习。

二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国内的教育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国内各高校中,仅有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艺术设计系从2003年就与美国麻省艺术学院合作教学动态媒体设计课程。开设了为期12周的秋季动态体验,要求设计一段基于音乐的,并以文字或图形为主的动态图像。课题名称为音+字+画,分为杜尚的音乐4周、音乐达达2周、杜尚在舞蹈6周,共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都在上一个基础上深入研究,见表2:

三 国内外教育现状的对比与总结

1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国内发展缓慢

通过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在美国三所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动态图形设计在国外已发展得比较完善,拥有独立的学科教学体系。无论是从整个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还是针对动态图形的阶段性学习都有非常完善的教学规划,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我国可知的仅同济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由于是与美国麻省艺术学院合作教学,所以在课程体系上与上述所讲的美国三所学校大致相同。但我国其他院校还并未认识到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重要性。

2 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教材短缺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国内仅有两本关于动态图形设计的教材。一是许一兵的《动态图像设计》,他以图形设计、动态设计、时间设计三条主线构成了动态图形设计的基础理论。―本是李渝的《动态图形设计基础》,将动态图形设计的原理从空间、运动、时间和动态元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国外经典的动态图形设计书籍更是没有引入我国,因此需要亟待解决。

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目前大多是将平面设计与影视动画分为两个独立的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动态图形设计就是这两个专业的交叉型学科,因此无需重新建立独立的动态设计理论,重点在于建立适应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教学体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朱文涛副教授构建了数字媒介环境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横向分为四类课程类型:基础课程、软件培训课程、工作室课程和项目课程。纵向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动态图形与影像设计课程模块、视觉信息与交互设计课程模块和数字绘画与概念设计课程模块。利用交叉和跨学科整合是动态平面设计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为我国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系建立了理论框架,值得其他高校教学改革的学习和借鉴。

结语

通过对比国内外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教育现状,以下三个方面将成为未来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

1 动态图形设计学科将成为各高校的一门独立学科

动态图形设计是数字时展下催生出的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传统的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已不能适应动态图形设计学科的发展。而动态图形设计学科正是这两个专业的交叉型学科,因此亟待建立适应国内的动态图形设计教学体系,使其发展成为各高校的一门独立学科。

2 动态图形设计人才的就业面将更广

罗力在动态图形设计基础一书中谈到数字媒体的发展需要五类人才,第五类人才是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为拓展数字化信息传播的新领域,培养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设计方法,进行数字化信息传播媒体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动态图形设计基础这门学科就是为第五类人才设置。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动态图形设计人才不仅可以在影视包装、交互界面、空间和展示设计等领域就业,还可以在平面设计和影视动画行业就业。

3 动态图形设计将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

动态图形设计的应用一是在影视节目的包装上,主要表现在电影片头、动态标志、广告、音乐MV,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CTV相信品牌的力量、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广告、网络视频倒鸭子。二是在视觉信息传达上,主要表现在展示设计、互动媒体和动态标志方面。江苏常州和扬州的两名大学生制作的动态作品:会动的大学Logo及会动的城市风景,在短短几天浏览量超过20万。人们对动态图形设计的关注与喜爱源于动态图形设计信息传的直观化、情感化、便于记忆;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设计感、艺术效果强。动态图形设计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

上一篇:一日一问36天一设 下一篇:向古人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