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4-07 05:29:3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问题与对策

摘要:“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是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和管理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方面差异较大。本文以高职餐饮类专业为例,探析高职“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餐旅类专业 双师型 职后培训 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职业教育已进入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餐饮职业教育尤显突出。但餐饮类专业职教师资问题却日益凸现,已有“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专业不对口、业务水平不高、素质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脱离行业发展实际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餐饮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析高职餐饮类专业“双师型”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

1 高职餐饮类专业“双师”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餐饮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职前培养方面,餐饮类专业高等教育不系统,层次低,大部分专业教师上岗前没有在本行业工作和实践过,或者实践过较短时间,实践岗位层次不全,也存在年龄较轻、学历较低、改行较多等问题;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后培训方面,表现为职后培训意识薄弱,重视不够;职后培训目标不明确,与需求脱节;职后培训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性;职后培训途径少,形式不灵活;职后培训困难多,难度大;职后培训缺乏激励性、发展性评价。

1.1 职后培训意识薄弱,理念滞后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许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仍大量短缺。很多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难以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普遍缺乏对教师开展职后培训的意识,加之餐饮类专业教师自身学历偏低、动手能力不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餐饮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践的经历,因此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手段

由于思想意识上没有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大部分餐饮类高职校在管理上也就没有投入精力,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手段。一些青年专业教师虽然理论知识很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学院教学督导部门和教学院系经常接到一些学生对青年专业教师的投诉。按目前的师资结构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餐饮类专业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在职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而且高校并未针对在职教师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教师的管理工作比较粗放,教师激励和培训措施不健全。

1.3 培训渠道不畅,形式单一

高职餐饮类教师职后培训渠道主要有本校培训、其他学校培训、在职学习(学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基地培训、行业企业实践等,方式有集中授课、专家报告、实操技能训练等。由于受传统“学历培训为主,技能培训为辅”的培训方式影响,餐饮类专业教师职后培训仍然没有摆脱“大班制”、“套餐制”、“满堂灌”的单一、僵化形式,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餐饮行业对餐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1.4 缺乏培养对象选择机制和资金支持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一套与本校师资结构相符的中长期在职教师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的要求也比较笼统,特别是餐饮类专业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没有规划,未做到从宏观角度为教师职后培训的专业选择提供必要的指导,因而只有教师自身为了职业生涯的延续而“孤军奋战”。加之学校扩招,教师的工作量不断增加,繁杂的教研任务挤占了教师进修谋求个人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资金匮乏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投入不到位,学校资金匮乏。

1.5 职后培训目标定位不准确,培需脱节

在国内教育界,教师进修学校常常被调侃成“一座破房子、一群老头子、一套老法子、整天混日子”的“养老”单位。当前,国内餐饮类专业教师培训存在着教师培训课程单一、培训内容陈旧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模式僵化等问题。这严重打击了广大教师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而

且培训活动多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以致收效甚微。

1.6 缺少激励、发展性的培训评价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造成教师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缺少配套的培训评价机制。一直以来,各所高校对教师培训评价工作仅仅定位于考勤管理或绩效考评的标准,鲜少关注培训内容或最终的培训效果,以致对教师的思想认知产生了错误的导向作用,使得大多数教师认为培训只是走形式,既麻烦又浪费时间,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现阶段,不论是人们对待教师培训评价的观念,还是培训评价的形式和内容,都明显滞后于实际需求,以致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培训实际成效,效度、信度较差,因此对于实际工作无任何实质性指导作用。

2 高职餐饮类专业“双师”教师职后培训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制度和政策

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的核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具备相关生产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是教师聘用上岗的核心标准。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制度和政策,重点在师资队建设中长远规划、“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上加以完善等,以建立教师学历培训制度、知识更新培训制度,使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尤其由建立完善教师职后培训的奖励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职后培训的自觉性。

2.2 强化职后教育意识,更新职后教育理念,树立明确的培训目标

高职院校开展餐饮类“双师”职后培训,一要体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培训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二要突出“双师”素质要求。针对餐饮类教师“双师”素质评定缺乏标准的问题,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的区别,突出餐饮职业教师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培训时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普通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又要具备相应餐饮职业素质,能够实施理论教学与餐饮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三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针对餐饮类教师实践能力与产业技术进步脱节的问题,职后培训中要求教师了解餐饮产业发展趋势和工作岗位要求,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和实施教学;针对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培训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员工培训、业务咨询等社会服务的能力;在“专业能力”维度培训中专门增加“实训实习组织”领域,明确教师职责,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训实习,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2.3 改进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的方法途径

一是学历教育培训和科研能力培训相结合。餐饮类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学历教育的契机,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二是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结合。国外餐饮类专业发展较早,水平较高,高职餐饮类专业教师的职后培训,除了选择国内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重点高等院校等,可以有目的的选择国外培训。三是置换培训。即高职院校提前和重点高等院校、国内高职师资培训基地、示范院校进行联系,让高等院校或基地的应届毕业学生到学校进行实习或实践,同时,把学校的教师置换到高校或师资培训基地进行职后培训。四是立足校内,鼓励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五是远距离培训,打破时空的局限,能够利用各种通讯媒体对分布各地的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和联系,手段丰富多样。

2.4 根据学校情况制订本校师资培训计划和激励措施

一是高职院校要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教师培训的相关要求作为餐饮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双师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双师型”教师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同时完善激励措施,制定“双师型”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是开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活动。重视餐饮“双师型”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三是制定“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职教教师要将“双师型”教师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5 多渠道筹措资金奠定高职教师职后培训的基础

首先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体,政府应基于教育部提出的教师行业要求,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师职后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补给,支持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各所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活动经费应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国民经济预算中提前列入,并及时拨付。其次通过校企合作,有偿服务,这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配置人员的有效做法之一。社会上急需人才的企业,应该有偿使用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高职院校也可以和企业联姻,根据企业所需,开办相关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广泛宣传高职餐饮类专业的办学思想以及办学特色,争取吸引国内外餐饮企业捐款,也是筹措经费的渠道之一。作为回报,高职院校应该为这些捐款的单位、个人提供科技支持。当前,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紧缺,高职餐饮类专业尚具有这一优势。

参考文献:

[1]安艳.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0.1.

[2]朱爱云,舒红群,彭庆峰.高职教师职后培训与发展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

[3]朱巧英.未来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与职后培训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

[4]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5]何家理.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动机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6]杨令芝.谈高职双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家天地,2010.04.

[7]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Z1.

基金项目: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科研课题(课题编号

SYKJ12B04)。

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课题(课题编号

CYHZWYB034)。

作者简介:

苗淑萍(1980-),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餐饮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师徒制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破碎软岩巷道注浆加固技术在香山矿的研究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