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俗语拾趣

时间:2022-04-07 01:33:00

人间蒸发

报章登载某人与妻子离婚,须向妻子付上一千多万赡养费。这本是司空见惯的民事离婚诉讼,只是赡养费的数字确实颇大,相当于月入万元的升斗小民须八九十年不吃不喝才可储够。于是引来歹徒邪念,在这离婚案于报章公布之后五日,便想出赚钱妙法:电告当事人,可安排杀手将其妻“人间蒸发”,销尸灭迹,当事人可免付巨额赡养费,“人间蒸发”费只须八十万。

这实在是现代商业社会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幸好当事人不为歹徒如意算盘所动,向警方报案,将无良嫌凶捉拿归案,使杀人讹财的“人间蒸发”阴谋未能得逞。

“人间蒸发”词语,历史并不久远.原本在中文中是不存在的。“蒸发”本来是指液态物质气化,如将水泼在地上。很快便会蒸发到大气中去了。把活脱脱的人“蒸发”掉,是个形象的比喻,意即像水蒸发而化入大气般,失踪得神不知鬼不觉。此词语,最早是由日本传入香港的。

二次大战后,日本无论是侵略军还是平民百姓,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者众,人们在谈失踪者时,发明了“人间蒸发”说法,形象地说出某些人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从查考。作家安部公房在小说《燃烧的地图》中首先使用了它,描写办案侦探都失踪“蒸发”了,加速了此语的传播。

事不过三

“事不过三”是个俗语,把“三”当作大限,意指如若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做某些错事),则不会再等待、原谅。

这是中国人的约定俗成,喜欢将“三”做个关卡。

此习使用颇广,以字为例:三人为“众”(注意此字并非现今的简体字,古已有之)、三木为“森”、三水为“淼”……以“三”做界,区分单个的人和群众、单个的树木和森林,单个的水流和浩淼泽国……以词为例:三思、再三、三伏、三军、三鲜、三藏、三只手、三不管、三家村、三级跳、孟母三迁、三从四德、三长两短、三姑六婆、三缄其口、三顾茅庐、三朝元老、三教九流、三头六臂、三生有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写出上百强调“三”是大界词语,改二显少,变四嫌多。

早在春秋时代,孔夫子便在《论语》中引述“吾日三省吾身”,说每日三次详查自己过失,定三做适当界数:孔圣人还有句名言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将三人做限。二人的话,另人必是师有点牵强,超过三人不足以说明师之广泛存在,故有三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可称自己老师。细琢磨,教人谦恭尊重他人很有道理。

“事不过三”至今被人常挂嘴边。朋友三次失约或三度恶语相向。大概可说明他不看重你的约会或不再是挚友了。

为何“三生有幸”?

人们结识了一位好友,常说“真是三生有幸啊!”强调认识对方实在荣幸之至,把此事比喻成有特殊的缘分。从字面上可以知道,它美言自己与对方有着三世的幸运奇缘,为什么不说两世四世呢?成语中“三生”有一段趣闻。

据《传灯录》记载的一个传奇,说唐代有位高僧名为圆泽,他有个好友叫李源善,二人一起在外旅游之时,突然见到一个妇女正在河边打水,圆泽停住脚步对李源善说:“没办法了,我一直想避开这女人,现在避不开了。我见到她后,自己就要死了。”李源善看了看那个妇人,是个怀孕的女子,没什么特别,为什么看到她之后,圆泽和尚就要圆寂(僧侣死亡称为圆寂)呢?圆泽接着说:“这女人怀孕已经三年,专等我去投胎托生。你三日之后去这女人家看望我就是了,她的新生儿子如果对你一笑,那就是我圆泽了。你记住再过十三年的中秋夜,你到杭州天竺寺去找我,我们可以再次见面。”说完.圆泽回寺坐化。

过了三日,李源善去拜访那位妇人.他半信半疑地想,这就是好友圆泽的母亲吗?

待真的见到她刚刚诞下的孩子,又见那初生婴儿违反常规地对自己一笑之后,他相信了。

十三年后的中秋夜,李源善再去杭州天竺寺,刚到庙门就听到一个十多岁的牧童唱歌,他深信不疑这真是三生的缘分。

一问三不知

俗语常说“一问三不知”,当然大家都明白,它是说什么也不知道。人们办事情最怕碰到一问三不知的工作人员,他(或她)不给任何指引,不做任何说明,像个不停播放“不知道”的录音机,让人如入云里雾里而无所适从。

“一问三不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没说一问四不知呢?这“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件不知道的事呢?为什么它可代表所有的事全然不明呢?它本来是出自《左传》,据记载,晋国的苟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文子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字,古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平?”

这段记载在古书中首先提出了“三不知”的说法。荀文子说话的大意是,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开始、中间和最后终结(即“始衷终”)都弄得了如指掌明白清楚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

所以,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开始、中间、结局都全然不知。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一书中的说法也印证道:“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

“一问三不知”是指事情从始至终三阶段全不知晓,囊括了世间万事的来龙去脉,加则累赘减又不足。刚刚好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是讲新上任的官员,开始履新有些劲头,必先做两三件于百姓有益之事。其含意是指事后是否还会不断做好事则难说了,此乃人们的经验之谈。这里的“三把火”是比喻,讲开头前三件事,多像烧起火来那么壮观而引人注目,轰轰烈烈且有声有色。

这是从古代县官上任常做之事,编出的俗语。

县官们上任接班,必做之事很多:要拜庙上香,地方的孔庙、关帝庙、文昌庙、城隍庙必拜,以显示自己尊儒崇道,连地方神都十分恭敬;要清仓盘库,将前任的银库、粮库、物料库核对清楚;要巡查监狱,要视察城防;要对簿点卯,即对照簿册记载的官员侍从等花名册一一查对;要传考生童,就是将本地的学生集中,做一次自己亲自出题的考试,了解学生情况;要拜访乡绅,当然依次是本县的皇亲国戚、与自己同级的卸任官员直至豪门大户了。

最后,则是新县官贴出告示,说明自己从何月何日开始接受诉讼。

做上边这一系列事情时,新官必然会选择出某两三件事情,别出心裁地指手划脚一番,也就是烧出“三把火”了。常见的如庙宇残破要拨款大修啦、城防不坚固要为防盗修城墙建苑垒啦、学生素质不高要请外地名师啦等等。这些谁也会烧的“三把火”后,才见新官有否真功夫呢!

无事不登三宝殿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比如,“他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天突然跑去见从无来往的哥哥,准是有要事!”到底“三宝殿”所指何物呢?

佛教指佛、法、僧为三宝。以佛讲法,僧保守之,此三者有互相联系的神圣关系。通俗些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之殿当然就是三宝殿了,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这个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

顺便说一下,现在佛教寺庙殿堂都成了旅游团队必去的地方,领队导游举着小旗,吆喝着游客,边吃边玩边说笑,已严重亵渎了神佛殿堂,当属乱闯三宝殿之列。即使参观佛殿,亦应谦恭谨慎为好。

照礼教说,发生了什么事才应去三宝殿呢?初一、十五拜佛颂经当然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必定要去;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常要求神拜佛肯定要去;法事、仪式、招魂必要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也必然要去;身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因许愿还愿也要去宝殿……可见,无事的话,谁会去“三宝殿”骚扰呢?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字海拾趣》

上一篇:108条爱情寓言让孙悦勇敢做后妈 下一篇:见鬼等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