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民间借贷调查及民间信用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04-07 11:23:31

广东农村民间借贷调查及民间信用发展的启示

摘要:广东农村民间借贷现象比较普遍,民间借贷活动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一定普遍性,本文在对广东各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了初步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显示,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为维持农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由于受到现实制度约束,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我国农村民间信用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农村;民间借贷;民间信用

中图分类号:F83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8-0059-06

一、调查的现实背景与客观必要性

民间金融也称民间融资,它是产生并生存于正规金融机构之外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特别强调,民间融资是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以资金筹借为主的融资活动。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已有大幅改善,但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2003年以来,围绕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民间金融形式的创新。

由于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等各种原因的需要,农民之间常有资金借贷往来,是典型的民间信用形式,有悠久的社会传统渊源,且形式多样,常见的形式主要包括个人之间借贷、典当、担保等方式的资金融通。尽管它们有的目前还潜伏于政策法规的“地下”,其事实上的存在已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当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民间信用开始发展。银行信用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而民间借贷这种民间信用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则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农村就普遍存在着民间信用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民间融通的资金通过各种民间信用形式和渠道,进入农村经济的任何领域都将是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

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留下的市场空缺客观上需要民间融资方式和渠道加以弥补。如何发挥民间信用和民间融资活动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在政策上既不能为农村地区提供合法、正规的金融服务,又不允许作为民间信用的民间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合法生存,则不仅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更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在2010年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研究制定偏远山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研究制定农村抵押担保条例,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支持“三农”中的作用。①实际上同年5月初国务院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②这些新政策的实施将大力推动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成长,同时也将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环境的优化。

目前,广东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过程中,特别是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的过程中,对发挥民间融资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寻更有效的民间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等问题,都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广东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融资活动走在全国的前列,它呈现出的问题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都将为我们观察和研究我国农村民间融资的经济功能转变,即由生活消费型融资向生产经营型融资转变,发挥资金融通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等问题提供绝好的研究蓝本。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们对广东各地农村民间融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查,特别关注农村民间借贷方式及其所形成的信用关系的重要经济特征。

二、调查的实施与基本数据说明

1 调查的实施情况

本次调查是2009年10月对广东所属的36个乡镇的近40个自然村在方便抽样原则下选取的57家农户进行人户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③

本次调查尝试深入地了解广东农村民间融资活动,特别是民间借贷的重要经济特征。调查任务集中在农村农户家庭融资情况的问卷调查上,调查中涉及农户间民间融资活动的信息包括:农户所能接触到的金融机构或组织类型、农户主要的融资行为与方式、家庭收入状况(包括来源和比重)、融资意愿及偏好、农户民间借贷额分别占家庭存款和贷款的比例、融资需求的一般满足途径、借入资金的用途、贷出资金的资金来源情况等方面内容。

2 调查结果显示的当前广东农村一般金融环境背景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在广东农村乡镇普遍设立营业机构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农民在这些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声誉好、安全性高、服务设备工作状态较稳定,且全国网点多,便于汇款取款。另外,农村信用社有一定的惠农政策,而且营业场所靠近乡村,办理业务很方便,也是人们选择它的重要原因。农民在正规金融机构办理的业务主要是基本的存款、贷款业务。当前农村的融资活动及金融交易手段落后,现代化金融交易系统没有延伸到农村乡镇,农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工具相当有限,参与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等的交易机会很少,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更是缺乏,农民基本不涉及现代化金融交易及其资金收益方式。在调查中获悉,广东农村的民间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私人关系进行的民间货币资金借贷、基金会等,近年来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户数比例逐年下降,而民间融资渠道已成为农民借贷资金的重要来源。仅有1户农民通过向亲友无息借款以投资股票交易,且目前严重亏损,并无追加投资。另外,有14%的农户没有通过任何融资方式借过款,100%的农户都有过存款。

3 调查结果显示的农户一般融资偏好

在农村各种形式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金融活动中,农户自有闲置资金的使用方向及农户农民表现出特定的融资偏好:农户的可支配收入在扣除了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后,剩余货币资金的一般用途是储蓄存款、私人借贷、自己投资生产或贸易、买股票等;一般农户家中会留存少量备用现金,个别农户的剩余货币资金则全部以现金方式持有;还有一部分农户将部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各种、马票等活动中。两次调查问卷显示,仅有7户农民通过向亲友无息借款用以投资股票交易,且目前全部严重亏损,并全部没有追加投资。有6户农民以现金持有方式安排全部消

费剩余的可支配收入,既无任何形式的储蓄存款又无任何形式的金融投资;其余的农户都有过各种形式的存款;第一次调查中有14%的农户没有通过任何信用方式向私人或正规金融机构发生借款,坚守量入为出的家庭收支原则。

4 农村民间借贷的基本调查结果及其数据说明

(1)农户以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资金融通的情况(如表1所示)

(2)农户借款的原因和借款资金的用途及其资金比例分布情况

调查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农户家庭资产的流动性不强,缺少流动性金融资产储备,现金及储蓄存款不充足,货币性收入不稳定且一般水平不高。当农户的货币资金需求不能够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得到满足时,就会向外界借款。农户借款的主要用途及其占用资金的比例分布的众数如表2所示。

(3)农户选择融资渠道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择“私人关系”借款时,农户在“存款安全”因素上的考虑主要是:放贷人将借出的货币资金视为自己存放在借款人那里的现金存款,有时这种存放并不产生利息收入,而且到期未还时,放款人还可能碍于人情而不能进行催收,所以这种资金存放在被本调查中视为农户的“存款”,并相应地产生了农户对“存款安全”因素考虑时的“不安全”结果。

另外,农户在“贷款条件宽松”因素上的考虑主要是:农户在通过私人关系借款时,常常能够获得免息的贷款,而且贷款期限灵活,可以根据双方的需要及时调整,所以这种贷款使用起来很方便。作为借款人的农户选择通过这种方式贷款时,“贷款条件宽松”的因素里就包含了对借款人资格审查条件比银行的条件低、贷款程序简化、有时不需要担保,资金到位较快,逾期的处理比较灵活等方面内容。

三、广东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村货币资金流失导致农村经济“失血”

调查显示农村存款者多于贷款者。被调查农户的全部现金存款中大约80%的部分存放在正规金融机构;农户通过民间融资方式存放在民间金融组织或机构的现金存款规模较小,总共约占农户全部现金存款总量的约20%。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例在40%以下,从民间融资渠道获得的贷款的比例在60%以上。没有充分的有市场价值的财产作为担保、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没有稳定且适量的收人来源,大多数农户根本不具备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无法从银行或信用社贷到款借到钱,只剩下在银行存款的能力了,农户存款资金规模大于从各种融资渠道借入的资金规模,农民成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净存款人”。由此,货币资金这一稀缺经济资源,从农村聚集起来、被正规金融机构抽调出去投放到农业和农村之外,例如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这个农村货币资金流失的过程可以被视作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失血”过程。

2 民间借贷成为农户解决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民间融资在广东农村普及程度较高,农户从民间融资渠道获得的贷款在资金数量上占到全部贷款的约60%左右,超过了人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数量。当前,广东农村地区仍然是农户的小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发展需要的资金数量不大,但生产经营风险大、贷款抵押或担保不足,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追求规模效益而常常忽略此类资金规模小的“三农”贷款,而且事实上对“三农”的融资规模也并不大。即使愿意向农户提供贷款,但是贷款手续复杂、贷款条件严格,贷款审查周期较长,农村借款人望而却步。在融资困难的状况下,农户通过民间信用关系、民间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为民间金融提供了丰厚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民间借贷成为农户解决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的趋势日益显著,这说明民间融资在农村有较大需求,这种需求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可观的市场生存空间。

对此情况可资参考的一个数据来自“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组《2007年中部八省农村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中部地区中低收入农户多倾向于向亲友借款,富裕农户倾向于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或选择其他有息贷款等调查信息。这同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的情况具有一致性,反映出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这一普遍特征。

3 农民的现代金融意识有待提高,农村民间信用基础有待加强

调查显示,农户以放贷款的方式使用自己的闲余资金时,向私人关系的借款人提供的资金数量通常仅占到其全部闲余资金数量的5%左右,这反映出农户在提供贷款时的态度普遍比较谨慎。原因是:这种民间贷款通常是人情贷款或友情贷款,贷款低息或免息;一般不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担保,违约风险不好控制;碍于人情,在贷款逾期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实施催收,甚至在贷款明显恶化时,也很难催收。这种不规范的贷款操作程式给放款人带来较大损失风险,挫伤了放款人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促使其将闲置资金存放到正规金融机构,因为他们的市场信誉较好,安全性高,尽管利息收入很低,但存放在这里不用承担私人贷款中的那些风险,对大多数农户来说这些正规金融机构才是其存款最可靠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农户存款总量的80%是存放在正规金融机构中。

另外,正规金融机构事实上只满足了农户不到40%的贷款需要,而且需要担保,贷款价格刚性,贷款合同所列权利义务都有明确的法律保护性规定。农户贷款需要的其余部分,则由农户从民间融资渠道获得,其中通过私人关系借到贷款的比例大约60%,即大多数农户的一半以上的借款是以私人形式的民间借贷方式获得的,而且借款时并不必须提供担保、甚至有时免息,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无明确的法律保护性规定,贷款逾期时可以有较大的通融余地,贷款资金用起来很方便,即“贷款条件宽松”,这种带有浓郁中国农村乡土文化气息的人情贷款很受借款人欢迎。

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金融交易在陌生人中间的成交量大大增加,它的交易半径早已突破了熟人社会的范围。这一发展特征随之要求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对此做出适应性调整,通过现代市场交易的契约方式,更加有效地约束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交易双方整体的收益水平,而不仅仅是最大化交易者单方面的收益水平。由此看来,要扩大我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交易的范围,则需要在民间融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现代金融意识,加强民间信用基础,不能囿于原始的农村熟人社会圈子,而应在观念上向更加广阔的陌生人社会开放融资。

4 农户对民间借贷中的信用风险尚无有效的识别措施,导致其保守的风险意识

农村尚未形成制度化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与方法,农民在民间借贷关系中无论是提供借贷资金供给者还是借贷资金需求者,都没有稳定、成熟的方法来识别对方的信用状况和借贷关系中潜在的信用风险,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为应对偿还借贷资金时的不确定性,放款

人采取谨慎的态度应对借款人,也是一种原始朴素的防范风险措施。同时,尽管民间借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很强的生命力,但它在我国目前尚未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这就意味着由此渠道融通的资金信用风险较大。一旦信用关系破裂,借贷资金中只有很有限部分能获得国家法律保障,主要是借贷利率在规定范围之内的部分,即不高于同时期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利率的4倍的部分,超过的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这些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资金,无疑面临着很大的信用风险。为补偿这种风险承担,放贷者往往采取提高借贷利率的方式,由此加大了借贷成本和借贷双方的互不信任,加剧了借贷资金的信用风险。

农户对民间借贷中的信用风险尚无有效的识别、防范与化解措施,导致农民的风险意识十分保守。从上述农户存款和借款行为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农户在安排个人的金融活动时表现出清晰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一方面寻求个人存款的安全,降低个人资金风险,通常不大量地向私人提供借款;另一方面寻求个人借款的宽松条件,倾向于以私人借贷方式低成本融入资金,而将借贷资金的信贷风险尽可能地转嫁给放款人;再一方面,作为放款人的农户普遍担心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农户对民间融资方式的潜在风险心存疑虑。因此,大多数农户在融资活动中“愿意索取、不愿贡献”,表现出十分谨慎保守的风险意识。

四、促进农村民间借贷中民间信用关系健康发展的启示

为促进民间借贷中民间信用关系健康发展,根据相关金融理论与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实践与调查结果,在此总结几点看法:

1 坚定方向,发展农村民间借贷及民间信用关系,顺应民间金融发展的时代需要,尊重民间借贷活动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

民间借贷活动究其本质是民营经济在货币资金市场上的表现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积极发展民间金融,特别是农村民间金融,是历史的必然。农村民间借贷具有深厚的发展基础,它能够便捷地利用农村民间社会、经济、信息资源,降低融资活动所必要的信用评价的执行成本和融资交易成本;而且,民间融资形式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各种农户形态各异、规模有别的资金需求,它向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功能是当前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所无法完全替代的,在我国农村经济大发展形势下,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农村民间融资渠道的开拓,一方面依赖于民间金融力量在农村土壤上的自然成长,另一方面需要正规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支持和引导。

目前,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因为金融抑制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资金短缺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可用的借贷资金供需总量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农户将闲余资金存放在分布于农村当地的各种民间融资渠道中,进而贷放回农村且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安全保障,就可以将这些货币资金保留在农村使用,以备“三农”发展的货币资金需求不足。因此,发展农村当地的民间融资活动、开辟民间融资渠道,则无异于给农业发展铺设资金的输血管道,以利其货币资金融通,实现经济补血。

2 加速建设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为提高民间借贷中风险识别能力提供基础性条件

个人信用体系是在社会范围内构建发达信用消费经济的基础性条件。当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不充分,放款人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信息无法做出全面客观地评估,于是要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查,这不可避免地耗费时间和人力,而最终会将此项耗费作为成本,通过提高借贷资金价格的方式转嫁到借款人身上。农村民间借贷双方通常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既定人际关系,比较熟悉或容易了解彼此的情况,对放款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可以掌握更加真实可靠的征信信息,征信费用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也随之降低。尽管如此,这种信用信息的真实性仍然没有严格保证,放款人无法追究虚假信用信息的任何法律责任,所以这样的信用信息也存在风险。为此,放款人也可能通过抬高借贷利率来补偿自己对这种风险的承担。这种现实无论对降低借贷资金价格,还是对提高民间借贷中风险识别能力,避免民间借贷中出现“不良资产”等,都是严重的阻碍。事实上,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缺乏已经阻碍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一定信用范围内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奖惩机制,可以借鉴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方法,提高防范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能力。例如,对信用不佳的个人进行舆论监控或请专门机构追究责任;对信用良好的个人给予贷款激励,如增加可贷款额度、延长还贷期限等。加速建设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就为提高民间借贷中风险识别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对降低农村民间借贷的盲目性和资金风险尤其重要。同时,农村民间借贷可以学习并借鉴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方法,提高预期民间借贷风险的水平,在当前缺乏权威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防范风险的做法。

3 重视农村民间借贷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关系,维护信用文化基础

民间借贷资金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漫长的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的过程。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形成更是一个借贷交易关系逐渐培养和建立的自然而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培育起来的交易关系和交易规则一般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个过程,一方面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农村,商品交易更加普遍,市场交易行为更加广泛和深入,对借贷资金的需求总水平更高,民间融资活动更加活跃,农民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当地农村货币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积极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当地农村社会民俗中信用文化的发展程度。民间借贷是以偿还本金和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以交易双方的信用为基础,人们的信用观念和当地信用文化传统在建立民间借贷形式的民间信用关系时,对防范和化解借贷资金信用风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要求深入到农村当地的文化建设领域,树立民间良好的信用风尚,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一方面需要民间培育信用关系的长期努力,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规范乃至法律制度的外部约束力量的适当介入。这个过程绝不是一个可以在短期通过某种政府政策或行政干预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的政绩项目,它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持之以恒的发展决心。

上一篇: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研究 下一篇: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