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4-06 09:01:51

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

摘要:要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不能够光靠模仿和死记硬背,学生要学习好数学这一门科目,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非常重要。探究能够让学生们亲身经历到学习的过程,通过在课堂上参与思考、认知,从而获得对数学进行探究的技能,继而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本文通过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对学生们数学的学习方法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方式 转变

数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到实际,避免局限于教科书之内,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们数学的认知水平,安排好各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归纳、推理、验证,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对数学进行探究,从而不断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下面本文对数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详细的研究。

1.自主学习方式的改变

自主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特性。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1.1 结合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一切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与现实有密切关系。我们要关注“现实数学”的重构,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玻璃不慎打碎了,只留了一个底角和一个底边,如何将这个残缺的等腰三角形补全?这个问题生活化了,还具有挑战性与开放性,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一个个在本子上画画,再小组交流。当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个个争着回答。因为他们各人原有的知识不同,有的熟悉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有的熟悉两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学生在画等腰三角形时,就有了几种不同的画法。有利用两底角相等的,有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通过这一活动,大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死板地教学生知识,而是要把数学教“活”。

1.2 要鼓励学生们提问,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不要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热点与疑点,进行激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的心理,引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发展性理论告诉我们: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体,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

2.合作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而适当引进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例如我们班48名同学可分成12小组,好中差搭配,男女生搭配,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从互助、互勉、互爱、互尊中进行合作交流。例如我在讲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抽样调查这一节时就充分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收集不同资料,有的调查的是本村不同阶段的人;有的是调查各班学生的爱好……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的群体,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教师,而是同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无威胁”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它将课堂上的单向反馈变为多向反馈,不仅为每位小组成员创造了均等的发表见解的条件,还大大提高了每位学生在45分钟内发言的机会。学生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扩大了信息量,在学习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学生广收信息,主动探究的能力。

3.探究学习方式的改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常规的思考方法,还更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开放性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方法,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判断等探究活动来确定所需求的结论或条件或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条件与结论的不确定性,使得解题的方法与答案呈多样性,学生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例如:已知命题:如图1,点A,D,B,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BE,∠A=∠FDE,则ABC≌DEF。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4.结束语

要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就必须让学生有充分从事数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既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又感受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还从中学到不少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意识和探究能力。

总之,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都市家教

[2]沈爱萍.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教学学术

[3]王金星,房雪冰.在课改过程中教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小学教材教学

上一篇: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探究 下一篇: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