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日语格助词的误用及其教学对策

时间:2022-04-05 04:02:00

初级日语格助词的误用及其教学对策

摘 要: 日语格助词是组成句子的关键要素。正确掌握其用法是学习和理解日语的关键。但由于格助词的用法很复杂,是日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本文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错误倾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 初级日语 格助词 误用 教学对策

日语的助词是后续在名词或其它各类句子成分后面,表示该句子成分的种种语法意义的词。日语的助词没有词形变化,是一种附属词。关于助词的分类,有很多的方法。根据学校文法,分为格助词、系助词、副助词、接续助词、终助词、间投助词六种。格助词是接续在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句子成分后面,表示该句子成分与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称“格关系”)的助词。一般被视为格助词有以下九个:が、の、を、に、へ、と、から、より、で。格助词可以视为组成句子的骨架,正确掌握格助词的用法,是正确理解日语句子的关键。但由于每个格助词都有多种用法,而且在语法结构和功能上与汉语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是一大难点。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初级阶段,同时学习多个格助词的用法,容易混淆。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话,会影响到今后的继续学习。本文针对学生的常见格助词的误用倾向进行分类说明,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教学对策。

一、初级阶段的误用例

1.「は与「が的误用

(1)母が(は)18のときに私を生んだ。

「が表示主格,「は表示主题。受汉语母语的影响,二者概念混淆,导致误用。

2.「が与「を的误用

(2)私はテニスを(が)出来ます。

(3)私はが(を)持っていない。

自他动词分不清而产生的误用。除此之外,由于受汉语母语的影响,学生在自他动词的选择上,常常倾向于使用他动词来进行表达,虽然语法结构没有错误,但不符合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如:

(4)ごを作りました。(ごはんができました。)

3.[を]、[に]、「で之间的误用

(5)その中に(で)一番印象的だったのは清水寺でした。

(6)彼女を(に)会うたびに、だんだん好きになりました。

(7)大学を卒してから、北京で(に)ある会社に勤めた。

(8)北京の町に(を)走っている自は潮流のようだ。

(9)妹はいつも母の前に(で)甘えてばかりいる。

由于[を]、[に]、「で这三个格助词有相同的用法,如都可接在场所名词后,但各自表达的意义都不相同,而且其后续谓语动词也不同,学生在运用时比较容易出错。除此之外,还有助词脱落、助词添加等错误。

二、误用的原因

从语言对比角度而言,日语句子成分的确定,主要依赖其助词;汉语句子成分的确定,主要依赖其语序。如日语的主语后面必须接“が”或“は”等助词,然后才能出现谓语对其进行陈述。汉语的主语后面可以直接出现谓语对其进行陈述。日语的“が”格助词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日语格助词中的补格助词虽然与汉语的介词存在着对应表达关系,但由于语义功能、语法功能的不同,日语的格助词与中文的介词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这首先表现在数量上,日语的格助词只有9个,而中文的介词要多得多。其次,日语的格助词均为后置词,而中文前后置词都有。再次,日语格助词与中文介词在语义上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如:

(10)别把包裹里的东西摊在桌子上。小包を机の上にげないでよ。

(11)别在桌子上打开包裹。小包を机の上でげないでよ。

(12)别在屋里走来走去的。部屋を行ったり来たりしないでよ。

在这里,中文的介词“在”分别与日语的“に・で・を”三个格助词对应。

(13)太阳从东方升起。日はからる。

(14)豆腐是用黄豆做的。豆腐は大豆から出来ている。

(15)由于疏忽大意招致了很大的损失。油断から大きなを招いた。

中文里的“从、用、由于”三个介词只对应“から”一个格助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人认为这种不对应的关系是产生误用和错误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对策

如何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格助词的用法,尽可能地减少错误及误用,是作为日语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教科书中的格助词是以句型的形式出现的,逐一学习每个格助词的各个用法,虽然直观,但缺乏系统性,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受母语影响,根据格助词的用法进行类推,产生误用。如:日语的宾格用“を”表示,于是便会推导出“私は英をわかる。”的错误来。而且遇到意义相近或交叉的格助词便不知所措。根据《新版日语教育辞典》(日本语教育学会编,2005),日语句子的基本构造是由谓语动词而决定的。根据动词本身的语义类别,选择与之对应的格成分(必要成分)。动词的这种功能被称为“动词的格支配”。因此动词的语义不同,它所搭配的必要成分的格助词也就不同。如:“割る”。

(16)妹がお皿を割った。(妹妹打碎了盘子。)

(17)妹がウイスキを炭酸で割った。(妹妹用苏打水稀释了威士忌。)

同时格助词不同,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如:

(18)壁をペンキでる。(用漆刷墙。)

(19)ペンキを壁にる。(把漆刷到墙上。)

格助词的意义还受到前接名词的限制。如:

(20)教室で人形を作った。(表示场所)

(21)で人形を作った。(表示材料)

(22)一人で人形を作った。(表示范围)

根据以上观点,本人认为在教学时,首先要强调助词尤其是格助词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必须从谓语动词的语义出发,指出其必要成分搭配的格助词,然后通过句型扩展引入其它的表示次要成分的格助词,并说明次要成分格助词的用法。对具有相同格助词搭配的动词进行分类,便于学生学习。补充教材中句型教学的不足。其次,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对用法接近的格助词的用法进行比较辨析,如场所后接“に”与“を”,场所后接“に”与“で”的不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格助词的用法。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讲解之外,需要牢牢记住它的搭配形式和常有的固定结构,还须要多以实例练习,加深印象,特别是应加强中译日的对译练习,使初学日语的学习者彻底理解并掌握。

参考文献:

[1]徐一平编.日本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市川保子.日本用例文小辞典[M].株式会社凡人社,1997.

[3]秦礼君.日汉比较语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4]庵功雄等.初级日语语法精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上一篇:Brainstorming理论与高职英语写作创新思维 下一篇:英语语法教学优质高效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