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10 05:06:42

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及其对策

摘 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获得的技能之一。本文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生 大学英语写作 因素 对策

英语写作作为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一直以来都受到英语教育者和英语学习者的关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低,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差甚远。那么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对本校部分班级的10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相关的抽样调查。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本校大学英语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些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维吾尔学生人数为79人,哈萨克族学生人数为18人,蒙古族学生人数为3人。男生11人,女生89人。其搜集数据由SPSS 9.0软件系统统计获得。

一、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分析

1.母语干扰、文化差异和思维障碍。

母语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汉族学生学习英语为学习第二语言,而少数民族学生要学本族语,要学汉语,如果再学习英语即为学习第三语言。在二语学习中,一语正负迁移作用的存在是研究界所公认的,而在三语学习中,学习者必然受到一语和二语两种语言迁移的影响。也就是说,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理解英语的过程中,要多受一种语言的干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母语知识不可避免地干扰了英语的学习。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73%的学生认为母语干扰了英语写作的实践与学习。

无论是从、传统文化,还是从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来讲,中西方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学习外语的过程其实是在实现多种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不同的差异使得民族地区的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变得十分困难。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有两种文化冲突,而少数民族学生则要面对三种文化冲突。调查显示,69%的学生认为文化差异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际上,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困难,其不仅仅在于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异本身,而在于由语言差异导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少数民族学生最熟悉的是本民族的语言,早已养成了用母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根据迁移理论,这些原来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必然要渗透到新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上来。在学习英语时,他们必须用自己不很熟练的汉语和很不熟练的英语去思维和表达,难免出现不知道如何说、如何写的现象,思维容易出现中断或混乱,严重影响表达的准确和流利。

2.英语基本功不扎实。

除了民考汉学生外,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没有接受过英语学习,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上了大学才能实现的梦想。他们基础差,多数属于“零起点”,想很快提高自己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因此学习压力大、任务重。从或得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只有7%的学生乐于英语写作,14%的学生认为只要加强英语口语即可,是否进行英语写作无所谓,而79%的学生害怕写作。害怕写作,主要是因为学习时间有限,英语基本功不扎实,难以达到预定目标,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中英语基本功不扎实主要表现在英语基础知识欠缺,词语的用法不准确,逻辑性不强,分不清书面语言和口语表达的区别,基本语法掌握不好,对语法结构理解不透彻,语言组织能力较弱,知识面单一,缺乏基本常识,在写作中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等。

3.英语写作课堂效率令人担忧。

在教学实践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最大学习差异性在于少数民族学生擅长听说操练,而汉族学生擅长读写学习。这种差异性使得英语写作课进度缓慢。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牢固、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缺乏写作自信等不同的因素使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低下。授课教师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的了解,导致很难达到师生互动,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即便是老师与学生彼此之间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写作效果依然不理想,仍然会出现句式单一、文字不通顺、格式不恰当、上下文不连贯、语法不规范、单词拼写有误、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以下相应的解决方法:

1.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民族的母语习得、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是在该民族长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下逐步形成和确立的,而语言在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掌握文化、思维方式与语言的关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英汉民三种语言差异较大,用汉语或母语思维的模式来取代英语思维模式,往往会违背英语表达规律。作为教师,应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之更好地理解并有效地接受该语言,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和使用好目的语。可惜的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都没有受过正规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培训,他们仅凭个人摸索和积累的经验笼统地讲授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如何满足少数民族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紧抓语言基本功,强化写作技巧。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从词汇、语法抓起,从基本句子抓起,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利用适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组织系统规范的有序训练,培养逻辑思维,强化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把握标题、中心思想、主题句和细节之间的层层联系,达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写作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图片、幻灯、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写作中产生愉悦感、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3.教学方法适当,提高课堂效率。

少数民族学生善于歌舞,他们热情奔放,表现能力强,喜欢在充满艺术气息、富有乐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现今为止,国家历次颁发的英语教学大纲从未就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政策、内容和目标,教材的编排也没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三语学习的特点,使学生对远离自己民族学语规律的教科书产生排斥心理,其结果必然影响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特点,对写作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取舍,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订形式多样的教学计划,灵活巧妙地安排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自然、和谐、真实的语言氛围,从而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阅读文章,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语言视界,获得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增加对英语表达方式的理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地道的语言表达,潜移默化地掌握正确的选词和句子结构的技能。

总而言之,了解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因素可以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指导大学英语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写作的教学方式改革,对于大学英语写作的教与学都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柴晶.论影响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山西科技,2008,(3).

[2]刘莹.大学英语写作中错误分析及教学对策.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

[3]孙秀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张虎,常宝钢.新疆民族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新西部,2008,(04).

[5]杨小鹃.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贵州民族研究,2006,(3).

上一篇: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下一篇:Brainstorming理论与高职英语写作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