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意能力培养的高职动画专业教学指导方针

时间:2022-04-05 03:49:13

基于创意能力培养的高职动画专业教学指导方针

[摘要] 高职动画专业教学不应偏重技能培训,而忽视创意能力的开发,创意和技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推动,相辅相成。

[关键词] 动画专业;创意;创意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 J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103?02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动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带来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化,它既需要擅长艺术创造的精英,又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培养精英人才的摇篮是本科院校,培养熟练工人的地方是高职院校。”笔者认为,这种把艺术创造与制作技能割裂开来的教育思维,既不符合专业实际,又会对教学造成误导。

动画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既然是创意产业,就不能把创意和技能分割开来。创意产业链上的任何一环都带有创意的成分:编剧是百分之百的文学创意;分镜是影视语言与美术“创意”及绘画“技能”的结合;造型设计是美术创意与绘画技能的结合;场景设计是美术创意与软件技能的结合。三维动画片中的角色模型制作、动作设计、特效制作、后期合成、配音、音乐、音效等等,无一不是艺术创意与专业技能的共同结晶。前者为内在驱动力,后者为外在表现力,是脑和手的紧密配合,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应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创意能力、美术素养、软件操作能力。这三个方面不是分别运作,而是同时进行的。创意要通过技术才能表现出来,技术需要创意提供动力,同时,作品必须富于艺术审美价值,这是三位一体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将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技术”上,而忽略创意和美术素养。有些院校以就业为办学导向,直接将企业引进校园,强化训练软件操作,学生三个月内就可以上岗。这种方式的确可以造就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他们在这种高强度的操作性、重复性的工作中会很快失去兴趣。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应该意识到,创意产业中不存在纯粹的技术工种。不管是为了企业产出优质产品,还是为了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都不应该过于注重软件操作技能,而忽视艺术创意。如果只是教给学生技能,而不去开启他们的创意智慧,就像没有目标的航船,会迷失在技术的大海中。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享受不到创意表达的乐趣,必然会对本来就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失去兴趣。这样的学生即便勉强毕了业,也无法进入专业领域,只能另谋生路。三年的大学时光几乎白白浪费,岂不可惜!即便他们入了行,工作质量也不会很好,最终的结局要么自动退出,要么被淘汰出局。反过来讲,如果在学校阶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激情,启迪他们灵感的火花,学生有了梦想,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会渴望提高美学素养,学习专业技能。这样的学生必定会顺利进入本专业领域,将来在工作中能漂亮地完成任务,迅速成为某一个岗位的行家里手,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作家安东尼・圣・埃克胥佩里的名言:“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指挥一批人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行了。”

注重创意,是否就与本科院校学生的要求一样了呢?不是的。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线比本科院校低很多,学生的文化素质、聪明才智的确比本科院校学生差一些。一般来说,本科院校的学生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表达欲更强,他们更容易走向编剧、导演、造型设定、艺术指导、创意总监、自由艺术家等原创性职业,而来自高职院校的人才更可能从事三维建模、动作设计、场景设计、特效、

[收稿日期] 2013-09-24;[修回日期] 2013-12-10

[作者简介] 冯文静(1973-),女,江苏无锡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漫设计与制作.

后期合成等执行性岗位。“执行”并不等于没有创意,而是在大的创意统摄下的具体而微的小创意。举例来说,目前动画公司中岗位人数最多、操作性最强的是三维动画员,俗称“调动画的”。表现上看,他们面对的是一大堆软件操作命令,越熟悉软件,工作效率越高,似乎等同于技术工人。其实不然,他们也在创意。角色的动作是刻板简单,还是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全看个人的艺术感觉和创意水平。迪斯尼经典动画片中那些精彩绝伦的动作,都来自动画师高度的创意智慧和高明的表现技巧。在传统二维动画产业链中,即便是艺术含量最低的岗位――动画员(原画师的助手),也必须有创意能力。原画师画出第一个动作和最后一个动作,让助手去完成中间的过程,缺乏创意的助手会给出一套呆板机械的中间动作,而有创意的助手则会添加趣味性的小动作,使之更加自然生动。这些创意不是什么大智慧,而是来自生活中点滴的灵感火花。著名剧作家赖声川先生说:“人生中任何遭遇、任何经验、任何情绪、任何感受,都可成为创意的材料,而在世间任何事物的运行,都可能隐含创意的秘密。”[1]学生在这种小创意连续不断的刺激下,会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富于创意。

创意的实现全靠过硬的技能和辛苦的劳动,否则创意就是空中楼阁。通过素描课,学生应该学会用光影表现对象的形体和质感;通过速写课,学生应该学会迅速抓住人物的动态,或以诗意的笔触表现风景;通过色彩课,学生应该建立色彩搭配的良好感知力和用颜色塑造形体的能力;通过动画运动规律课,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动画的原理来合理生动地表现运动中的对象;通过动画场景设计课,学生应该懂得透视的科学、构图的妙趣、万物的表现手法;通过分镜头脚本,学生应该懂得视听语言,并学着当动画片导演;通过Flash、3DMax、Maya、Photoshop等软件课,学生应该掌握数字艺术的先进科技手段。音乐家史特拉文斯基说:“如同胃口随着吃的动作而增加,同样的,工作本身带来灵感。” 每一门功课都是一门技能,技能必须通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突破。高职的学生美术功底薄弱,必须通过大量而严格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再把灵感转化为学习技能的动力。

总而言之,高职动画专业教学应确立这样的指导方针:以创意带动技能训练,以技能训练实现创意,以创意的实现激发后续学习的动力。果如此,动画专业教学必能实现良性循环,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 赖声川.我的创意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微 下一篇:试论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