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活培育初探

时间:2022-08-14 05:53:45

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活培育初探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从物质生活状况、社交状况、日常生活、基本观念和心理特征五个维度探寻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心理能的扭曲、负性体验的作用、精神断乳的冲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精神生活呈现出学习动力缺失、人生目标功利、人际关系障碍和兴趣爱好异常等不良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通过内外两通道、知情意行四个层面解决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以建构和谐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大学生;精神生活;心理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31?05

大学生精神生活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当前高校学生精神生活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存在若干不足和缺憾。本文以荣格心理动力学为基础,以中南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力图清晰准确描述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研究和解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迈向积极健康的轨道。

一、精神生活的概念界定及理论说明

精神生活是人社会活动的核心,是人社会属性的关键。目前尚未形成精神生活的统一定义。从词源学角度看,现有典籍只有对“精神”和“生活”两个单词的解释。概括起来,学界对精神生活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从精神活动层面解释,把人的精神生活看作是各种精神活动的总称。第二,从精神投入和发生的角度谈,把精神生活界定为“是主体(人、社会)为着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有精神投入和精神(文化)交流的、并对主体自身的精神状态与精神建构带来直接影响的、包括精神文化的创造和消费在内的一切活动。”[1]第三,从精神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阐释:“人们的精神活动,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和改造,理想的选择,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追求和探索,文艺欣赏和娱乐,以及信念、志趣、情操、社交等。”[2]

荣格认为,精神意味着“一种与身体截然不同的超自然的存在。”[3](225)“精神是这样一种概念,我们一定会认为它是比自我意识更高级的东西。精神是高级的,这不是因为意识的反思说它是高级的,而是因为它本质上就是高级的,从心理角度看,精神将自己显现为个人的存在,有时还具有清楚的视觉形象……精神并不仅仅总是可被简洁地表达为格言或观念,而是这样一种存在,它的强烈和直接的显现展示出一种自己特有的生命,而这种生命似乎是独立的存在。”[3](230)

结合以上共同点,笔者把精神生活定义为个体独特的生存方式。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整体意识作用而产生的包括一系列认知、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现象,并外化为具体行为、独立存在的超越性生命过程。其外延是个体在内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借助一定平台和方式所表达出来的心理倾向、观点态度、思维方式、理念特点和信仰结构。

荣格心理动力学理论揭示出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与下述概念相关:

一是单核心家庭。即家庭关注焦点集中在学生的前途命运上,父母长辈的关爱、关心等所有资源都围绕学生成长调配。这种家庭模式,虽提供了学生成长必备的家庭关注、情感支持、心理保障,但同时给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迫,强烈的关注使学生被压抑气氛包裹,产生矛盾人格,既想摆脱家庭束缚,又产生持续的家庭依赖,既想实现自我目标,

[收稿日期] 2013-10-24;[修回日期] 2013-11-10

[作者简介] 张智(1988-),男,山西平陆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颜峰(1965-),女,新疆喀什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又难以割舍家庭的殷切期望,既想利用家庭资源,又担心丧失自我责任担当。

二是潜行式能量。心理活动离不开心理能量支撑。之所以称为潜行式,一是由于其不具有可被测量的具体形态,其次是由于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能量或动力来源,这些能量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通过影响心理的结构或引导心理的方向来完成的。[4](84)大学生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一些自我愿望和要求被搁置,与此同时,集体无意识中所固有的心理内容得以在形式上予以传承。

三是积累性情结。情结指个人形成的对于特殊事件或深刻印象的观念群和情感体。情结的形成是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大学生而言,体现为不同的人生经历带给他们不同的心理感受,经历的不同挫折和迥异的社会化过程,使他们对于自我、他人和社会产生不同认知,个人意识的集体化和规范化水平也有差异。这些情结的不断积累和应时唤醒,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细节产生不同影响。

二、大学生精神生活调查与结果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我们针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设计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调查问卷》,按照“多次调查、缜密设计、严肃进程、科学精确”的原则开展调研。调查对象主要是中南大学学生,并深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驻京高校采集样本。问卷从个人基本信息、物质生活状况、社交状况、日常生活、基本观念和心理特征六个维度展开。此外,还选择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内容与问卷保持一致。

调查样本总数为500,有效问卷401份,其中纸质问卷326份,网络问卷75份。从性别构成上看,男生266人,占66.34%,女生135人,占33.66%;从年级构成上看,大一学生158人,占39.40%,大二学生85人,占21.20%,大三学生87人,占21.70%,大四学生71人,占17.70%;就专业构成而言,工科167人,占41.65%,理科45人,占11.22%,文科181人,占45.14%,其他专业8人,占1.99%。调查所得数据经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如下:

1. 学习动力缺失

图1 大学生时间安排情况

图1中,仅有47.63%的学生选择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业。这种时间安排显示了学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深层次学习动力水平。缺乏必要的时间保证,学业很难取得成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也必将受到打击,并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根据观察和访谈结果,缺课、逃课现象相当普遍,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随意接听电话等现象屡见不鲜。

上述现象说明,部分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把大学当游乐场,缺乏对自身所处阶段和社会角色的正确认知,沉醉在自我欣赏和迷恋中不能自拔。

2. 人生目标功利化

榜样选择,反映个体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为使榜样类型丰富完整,笔者将不同类型具象化,以不同领域公认的代表人物象征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多达40.90%的被调查者选择代表财富的比尔・盖茨作为自己的榜样,平凡奉献型的榜样被抛在最后。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出现分化。[5]

图2 大学生最近的榜样

图3 决定和同学关系亲疏的主要因素

图4 大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3. 人际关系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大学生主要有两个发展目标,“一是滞后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另一个是亲密感的形成”,[6]这两方面发展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带来安宁幸福的心灵体验,紧张的人际关系导致焦虑抑郁、怨恨等精神状态。从进入小学阶段开始,大学生的交际范围逐步扩展到家庭之外,到大学阶段迈向高峰,交往欲望也愈发强烈。这不仅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迈入社会的人力资本。但是,从图3、4可看出,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诸多障碍,有些问题甚至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持续恶化。主要是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自我主观色彩浓厚,交往层次和水平偏低。在师生关系中,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持消极评价;只有对家庭关系亲情、爱情的认知才相对积极。在对待爱情、家庭、婚姻态度的选题中,有82.2%的被调查者选择“相信爱情,珍惜亲情”,12.4%的人选择“好合好散,跟着感觉走”,而选择“虚假的,不相信”和“说不清楚”的只占1.6%和3.8%。此外,在另一项根据SCL-90调查中,大学生人际敏感维度的均值为3.187,标准差为3.349。敌意维度的均值为2.750,标准差为3.256。

4. 兴趣爱好非主流化

校园活动是学生拓展素质、发展能力、提升品味、丰富生活的重要平台。校园活动的参与度展现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和健康程度。图5显示,大学生校园活动参与情况令人担忧。积极参与一切活动的仅占被调查者的10.97%,42.39%的被调查者仅参加自认为有意义的活动,高达34.41%的被调查者从不参加任何校园活动。不参加或很少参加校园活动的学生,或沉醉于肥皂剧,或迷恋网游,脱离集体活动使他们性格更孤僻,情绪更暴躁,严重损害自我身心。

图5 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

三、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及原因

1. 心理正能量的抑制扭曲

心理能是个体固有的、显示生命征兆的能量,它是在外部刺激下显现出来的本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能够对主体的精神发展产生支持或阻碍两种动力影响。支持能量为正能量,予人信任、希望、豁达、进取与愉悦,促使人不断追求生活的圆满幸福。阻碍能量为负能量,使人自私、猜疑、愤怒、沮丧和消沉,不断沉沦丧失生命力。通常,顺应天性的能量为正,与天性对抗的能量为负。大学生的“心理能”,正处于试图摆脱低级生物性本能的完全操控、诉诸理性法则的过渡阶段,是个体生命的转型期,有很多不适,感觉痛苦,却是人生必经阶段。脱离低级本能控制,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蜕变式成熟,另一方面也带走了低级本能反应给予主体的原始安全和舒适感。

学习是人区别动物的高级本能,是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精神之旅,是“活在当下”的精神“享乐”,其本质是人精神成长中的登峰体验。当“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学习”成为这一代深受市场法则陶冶的大学生恍若隔世的绝响时,当为前途命运父母家庭而学的激励话语成为这一代深受改革成果恩典的大学生远离生存状态的假大空道理时,学习活动就演变成不得不服从的政治强权和长官意志,与人的求知本能毫不相关。因此,心理能中的低级本能力量往往超越理性发挥作用,尤其对上述观点内化程度更高的大学生来说威力更大。通常基础教育阶段,越能内化“为……(外在的)而学”的观念,就越能接受父母、教师等外在强制力量的控制,因此其自我认知水平和意志力就相对薄弱。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但低级本能的驱动往往使他们的“知道”变成一种“强制”,一种扭曲的理性。因此不难理解,大学生对于外在评价的敏感性、痛苦的感受、排斥的心态往往是低级动物本能与理性对抗的结果,并非外在事物的客观本然。心理能越是被各种生物本能扭曲和异化,就越容易拒绝理性指导,沉迷于低级本能的懈怠和粗糙的安全感中,并以此对自己内心遇到的冲突予以安慰,求得虚假和暂时的安宁。

2. 负性体验的持续作用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他们或主动或被迫将内心的某些愿望让位于学习这一首要任务。但这些愿望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只是暂时被存贮在无意识中,一旦外在刺激引起他们相同感受,这些愿望就会被意识到并发生作用。

大学生接受的“三观”教育,常与他们原有的观念形成冲突,迫于社会规范压力或学业需要,他们暂时或表面接受这些被灌输的理念,并将自身观念暂时压制起来。一旦外在环境诱发,这些观念就会被重新唤醒。情结的自主和长期性影响,给人带来一种持续的紧张、不安、恐惧、焦虑,常常使主体所追求的意志自由化为泡影。然而,每个人天然具有一种道德优越感,人们下意识否认自己的道德软肋,因为这种道德亏欠使自我感觉羞耻、尴尬和愤怒,因此人们常常将这种情结做出合理化、与己无关的解释,把令人局促的情结解释成外在邪恶污浊在主体状态不佳时的入侵,是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更愿意相信内心如阳光般澄澈,虽会被乌云遮蔽,但本身没有污点。但负性体验并没有因为这种解释而消失,只是被压制着,就好象糖衣包裹的药片,会不断释放能量。焦虑、恐惧、不安等精神状态是这种能量的外在表现,严重时会以伤害自己及他人的形式表现出来。

3. 精神断乳的内外冲突

个体需要内驱力激发行为。个体的内部需求是内驱力存在的基本前提,只有个体内部对外界物质存在需求心理及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才能驱动个体去发掘和探索外部世界。只有当个体对外界诱因有认同或同感时才能顺利激发内驱力,促使个体朝着这个力量的迸发方向努力,保证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不偏离已有方向并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

大学生处于生理成熟期和精神断乳期。他们的心智日渐成熟,个性愈发张扬,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开始反叛父辈与老师们的价值标准,按照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评价外在客体。但是,全球化下的文化碰撞使他们深陷迷惘:一方面传统价值规范悬搁、式微,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渐行渐远;另一方面与现代社会匹配的价值观念尚处真空状态,加上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外部依赖性并未彻底消除,如果又缺乏对阶段责任的清醒认识和意志力,精神生活就极易迷茫、困惑甚至压抑和逃避。尤其是入学不久的新生,他们畅快甚至放肆地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自主性,体验由此带来的掌控生命的。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发现,与自主和自由相对应的,是更高自立能力、自尊水平、自强素质,是新的更为复杂的游戏规则,更重要的是对自主行为后果的独自担当。这时,他们的畏难、抱怨和悲观等负性情绪油然而生,开始艰难地抵制自我内在与外在的冲突。

4. 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

我国尚处社会转型期,机制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新兴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就方面的影响力剧增,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拜金主义思潮弥漫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消费至上、奢侈攀比等虚荣心理不断蔓延,大众传媒信息杂芜,这一切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从社会发展大背景看,多元社会带来多元选择。问题是在诸多选择中,人们强调个人奋斗,推崇个人成功的典型,个体社会价值的宣传教育被湮灭。社会把成功的目标定位于权、钱、色,将物质需求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否获得自我物欲满足成为价值上帝,精神需要被消费主义思潮严重扭曲。

信息化社会使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更为广泛,接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极大拓展,大学生可从大众传媒获取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既有反映时展、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思想,也充斥了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更有大肆炒作、低级趣味、虚假慈善、贩卖隐私等三俗毒瘤。他们所宣扬的拜金、拜富、拜贵、拜权、拜势的价值观,以丑为美,对青年大学生造成误导,导致蛊惑人心、败坏精神的严重后果。

四、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活的培养路径

1. 培育蓬勃向上的心理驱力

第一,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实现精神生活的升华。课堂是大学生接受各种知识的重要场所,通过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场景等,将高尚的精神教育寓于这些方法或场景之中。如通过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情境,使学生身临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获得精神体验。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公开课的方式,向学生播放有关电视剧、电影、各大名校的心理公开课视频或者网络视频,如《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等。这些影像视频资料不仅使学生获得感官体验,也引导学生深入反思,将视频资料中主人公的一些意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

第二,通过训练来塑造健全人格以实现精神生活的提升。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体内在心理在行为上的倾向性,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公认的健全人格包括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和开放性五个基本维度。加强这五维度的培养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精神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大学生处于人格塑造关键期,因此高校应注重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重组人格因子,使其逐渐形成乐观、豁达、情绪理性化的健全人格,也就为社会化人格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第三,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是获得积极生活方式、高尚精神生活的最佳“训练场”。学校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浓厚的道德氛围、严格的纪律和法律规范、丰富多彩的活动养成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2. 引导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

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关键。学校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学会合理表达、控制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让情绪成为生活的剂。

第一,致力于实现学生本体价值平衡。要更多地关注“人”这一核心主体,不仅要对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性格修补,更要开发所有学生都拥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潜能,从总体价值导向上关注社会和个体的积极因素,尤其是个体所遭遇的消极事件中的积极因素。

第二,致力于唤醒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事实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掺杂痛苦与不幸的因素,但生命构成的主旋律依然是积极、乐观,对幸福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与其关注不幸,关注如何消除消极心理影响,不如激发潜藏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积极力量,运用生命潜在的积极力量去预防和阻止内在冲突和矛盾的爆发。

第三,致力于积极归因,获得正能量。帮助学生对自身问题作积极的解释,从中获得积极体验,是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水平的关键。对问题和挫折作积极解释,一是对问题作多角度归因:通常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我们无法预知和改变其中的外在原因,因此问题出现后,原因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关键是我们如何做积极归因。多角度归因侧重“心理归因”,即个体如何在心理层面对问题进行归因。二是探索问题本身的积极体验。问题与挫折对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幸或困难,但如果我们能从消极因素中剥离出积极因子,我们就能够把目光聚焦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我们内心的挫败感,从而获得一系列积极体验,实现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化。在此之前,要告诉大学生每个人都有不足,对自己的缺点不必遮掩,出现错误时不要自我安慰,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7],接纳自己的缺点。

3. 培养学生亲社会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一是能为他人带来益处,二是“会使交往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和谐”[8]。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是“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素质”不仅指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道德心理素质。如果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因为种种原因对这个社会充满仇恨、怨愤,那么未来社会的发展状况将不堪设想。因此,高校应教育大学生走出自我,走向社会。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更是一所好学校。只有在社会中,一个人才能获得更快成长。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大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探寻自然奥秘,关注社会百态。通过社会实践建立健康积极的认知体验,引导大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深入基层,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建设成就,了解人民生活现状,了解广大群众所思所想,走入实际,转变作风,砥砺品行,在与人民群众的广泛交流中培养学生对他人、社会的亲近感,树立高尚人生目标,形成奉献服务的价值取向,以此改善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4. 建构理性包容的外部环境

理性包容的外部环境,一方面保证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因而,我们应当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理性包容外部环境的建立。

从校园环境说,高校应尽快确立起鲜明的校园精神。通过校园成就展、校庆活动、校园人物评选、校友交流、校园物质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建设,向大学生浸染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通过整肃学风、优化班风、改革校风,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规范的行为准则,展现合理的行为特征,形成科学的行为范式。在塑造大学精神时,必须明确,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制度的保证,精神和制度必须相辅相成。大学应开放但不混乱,宽松但不放纵,活跃但不嘈杂,竞争但不虚浮。

从社会环境角度上,文化监管部门要重视对大学生经常接触的信息传播环境监测,对各大门户网站、校园周边的企业广告宣传、手机电子杂志、各类培训机构的宣传刊物等,建立信息分级制度。明确哪些是大学生可直接接受的,哪些是大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接受的,哪些是大学生应该远离的,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为大学生成长创造一个安全、绿色、和谐的环境。

良好的精神状况,赋予大学生以生命意义,使得青年的成长更有活力,更有价值,人格更加完善。因此,我们在关注大学生智力成长的同时,更加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强健,以实现教育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同基.精神生活:一个属于人的世界――有关精神生活中若干问题的札记[J].宁夏社会科学,1996(11).

[2] 吴子国,吴向宇,冯清爱.大学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7).

[3] 荣格.心理结构与心理动力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1.

[4] [美]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 葛剑雄.人要不要精神生活[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6] 牟晓洁,黄,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咨询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中):22.

[7] 叶湘虹,李建华.荣格心理治疗思想的道德审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8] 寇,张庆鹏,等.原型理论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137.

上一篇:大学生应如何准备求职面试 下一篇:初中音乐教学扬起人生的艺术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