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征兆 防止老人摔倒

时间:2022-04-05 05:25:28

早期发现征兆 防止老人摔倒

老人摔倒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管得宁为您介绍可能引发老人摔倒的几种疾病,并教你发现老人摔倒的征兆。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的衰退,很容易摔倒。一方面,“人老腿先老”,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下降,关节功能和神经肌肉协调性减退,行动不灵活,反应迟钝,稍有不慎,甚至被路人轻轻碰一下,都很容易跌倒,而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很多疾病可引发老人摔倒。

1. 中风——脑出血或脑梗死 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伴脑动脉硬化,血压控制不好,使脑动脉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血栓脱落栓塞,导致摔倒、昏迷、偏瘫、失语等。或因情绪紧张激动造成大脑出现短暂性缺血,导致一过性意识丧失而摔倒。

2. 颈动脉硬化 因突然转头而摔倒,如等红绿灯过马路、等公交车时,由于转头过猛,颈动脉窦受到强烈刺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血压、心率下降,造成脑血流灌注不足,大脑一时严重缺血缺氧,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而摔倒;有的老年人睡醒猛然起床,或突然转头,以及从马桶上突然起身站立,常发生“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摔倒。

3.癫痫——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后病人常有癫痫后遗症,而且癫痫发生的几率非常高。其发作时的主要症状是全身抽搐无法控制而导致老人摔倒。这是由于中风后病灶周围神经元严重损伤变性,局部坏死病灶形成瘢痕牵拉刺激邻近脑组织,并增生胶质细胞,过度兴奋的细胞放电而发生癫痫。

4. 心律失常 老人心脏突发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而导致跌倒。老人发生急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的血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加上老年人血管的舒缩功能减退,调节血压的能力降低,心跳过速或过缓,引发头晕、晕厥,甚至抽搐。

5.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通常有骨质疏松,骨质脆弱,同时下肢肌力减弱,协调性下降,很容易跌倒。轻微的碰撞、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会引起骨折,而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髋部和股骨颈。

6.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糖尿病眼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均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跌倒。由于糖尿病患者多尿,尿中钙质等骨质组成成分丢失较正常人多,特别容易并发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容易发生低血糖,也增加摔倒骨折的风险。

另外,眼睛的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疾,使老年人的视力缺损,视物不清,容易被障碍物或者地面坑洼绊倒。还有一些老年人服用镇静、安眠药、抗心律失常和血管扩张等药物,以及服用大量或多种药物的混杂作用,也增加行走不稳容易摔倒的风险。

发现老年人摔倒的征兆

1.眩晕 是中风最常见的先兆症状,可发生在中风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最多。此外,在老人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较大。在摔倒之前就会有头晕、呕吐、走路不稳,或者讲话不利索、半个身体不听使唤、额头上冒冷汗等症状出现。

2.血压异常 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毫米汞柱以上时,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如果高血压病人持续半年出现鼻、眼底出血或血尿,有可能发生脑出血。

3.哈欠连连 约8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前易出现哈欠连连的症状。往往在摔倒之前,老人曾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坐在椅子上看电视、打麻将等,很可能过度劳累、紧张、生气、睡眠不好。

4.语言困难 出现说话吐词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呛咳、吞咽困难,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一侧肢体乏力、笨拙、沉重,嗜睡、耳鸣等也是中风的先兆表现。

5.视物模糊 重影或视物时而清楚,时而模糊。

6.走路不稳 老人出现短暂性的一过性肢体麻木,步态发生改变,步履蹒跚,感到腿迈不动,行走吃力,走路不稳时,则是发生中风的先兆信号。

老人出现上述表现需要高度警惕,立即护送医院就诊,避免引起摔倒。特别是夜晚发病要及时就医,不要等到第二天天亮才到医院,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刘宁春 整理)

上一篇:养生谚语启迪多 下一篇:视力下降,不全是眼睛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