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参与权在社区中实现的路径

时间:2022-04-05 03:43:48

论参与权在社区中实现的路径

摘 要: 完善参与权对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社区参与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参与权主体范围不清晰,内容模糊,客体不清等。社区参与权保障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多元主体身份有待法律完善,参与权实现的前提性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参与权实现的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救济性制度呈空白状态等。完善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的路径应从前提性制度、程序性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救济性制度四方面着手,建立系统性参与权保障制度。

关键词: 社区; 参与权; 体系

中图分类号: D0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035-04

On Path of the Realization of Citizens’ Participation Right in the Community

SHI Lei

(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Jinan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Perfection of participation right is crucial for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mmunity.The problem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ight lies in two domains,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ight and security system of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ight.The former one are subjects not clear, content fuzzy,objects not clear.The latter are multiple subjects need law’s identity,the premise system for participation right be in primary stage,and the process syetem,supporting system,relief system for participation right are blank.The path of the realization of citizens’ participation right in the community are in the systematic security system for participation right including premise system, process syetem,supporting system,and relief system.

Key wo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ight; system

一、参与权与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确认了“公民参与”概念,明确提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命题,这是我国法治观念的一个进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进一步将参与权列为“公民四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之一。

参与权一般是指公民通过国家创造的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参与权首先是公民参与公共活动需求的法律供给,同时也构成其法律依据。因此参与权依公民参与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民参与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国家政治领域、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领域、基层治理领域。显然前两个领域属于传统的政治参与,社区参与属于基层治理领域。

社区参与权主要是指社区居民通过合法方式去影响和参加那些影响他们社区生活决策和行为的权利。为了能真正实现社区参与权这一核心权利,保障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自治,我们必须要完善相关的一系列保障社区参与权实现的制度,笔者称之为社区参与权保障制度,与社区参与权共同构成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由于农村和城市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显著差异,本文只涉及城市社区参与权问题。

二、社区参与权存在的问题

关于社区参与,自从上世纪80年代《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国社区自治一直是在政府推动下发展。有关社区参与权的法律目前只有《宪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参与权建设其实一直是社区自治的重点,而且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社区参与权本身存在的问题

1. 参与权主体范围不清晰。社区治理是一种多元治理模式,在我国目前阶段,居委会、街道办、社区党团、政府职能部门的派驻机构、业主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志愿团体、兴趣小组、民间社团等,他们在社区参与中的地位是不清晰的。比如现实中最常遇到的居委会和业委会,二者在社区中是什么关系,就很难找到相应法律。

2. 参与权内容模糊。作为社区自治的最重要法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关于社区居民参与,只有一个极其笼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精神,而具体权利则只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一概空白。参与权的实现形式、保障制度、相关法律责任等还有待完善。

3. 参与权的客体不清。参与权的客体也就是参与权指向的对象,即参与的事项或领域。除了参与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选举外,《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并未规定其他参与事项。

鉴于《宪法》的宏观性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只是有关居委会的一部法律,所以在社区参与权方面少有涉及也属正常,而不正常的是时至今日也没有关于社区参与权的详细的法律规范颁布。各地方有关社区参与方面的探索只能以部门精神、地方文件等为指导,既不符合法治化的要求,也没有稳定性,往往只跟主要领导的关注度有关。可以理解的是我国在社区参与、社区治理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因此国家出台有关社区参与权的法律时机还不成熟。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有关社区参与权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

上一篇:试论老庄生命伦理思想 下一篇:安康循环发展中干部考核机制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