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酒炙白芍炮制的经验

时间:2022-04-05 02:31:37

新疆温泉县人民医院,新疆温泉833500

【摘要】白芍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因产地和炮制不同而功效各异。白芍可生用也可温火炒制,还可用伏龙肝(土)、酒、醋炒制。因此熟悉白芍的炮制及其功效很有必要。

【关键词】酒炙白芍;炮制经验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97-01白芍为毛莨科植物的根,主要含:①苷类成分,如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本甲酰芍药苷;②含挥发性成分,如本甲酸、牡丹酯及其它醇类和酚类;③含鞣质,其中芍药苷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有扩张血管、增加血管血流量的作用,白芍总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

芍药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入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缓急止痛,又能敛阴止汗,平抑肝阳的功效。据报道,对白芍酒制品中的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比较,结果表明酒炙炮制品中的白芍芍药苷含量,均高于生品。酒制白芍降低生白芍的酸寒之性,用于和中缓急止痛。临床验证、酒炙白芍配白蔻、温心阳、疗胸痹。炮制方法:是将其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药物吸尽后放置炒制的容器内用温火炒干,取出放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为酒炙片。1.炮制的依据

1.1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提高疗效。酒味甘、辛性大热,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等功效,且有矫味、矫臭。同时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媒。药物中有多种成份,如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鞣质、苦味质有机酸、挥发油树脂、糖类及其部分色素等皆易溶于酒中。因此药物经酒炙后有助于有效成分溶出、提高疗效。

1.2改变药性,引药上行临床常用的一些苦寒清热药,酒炙后不仅缓和了寒性,免伤脾胃阳气,并借助酒之升提之力、引药上行,清利上焦头目。

1.3酒炙白芍增强了活血通络、温补肝肾的作用。

1.4起到矫味、矫臭作用。2.炮制前的准备

2.1酒制前、将切制好的白芍片100公斤挑选干净,放入容器内,加入白酒20公斤、拌匀白芍片。

2.2在用酒闷润白芍药物的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迅速挥发。

2.3酒炙时、火力不可过大、翻炒宜勤,一般炒制透干即可,取出放凉装入药斗中备用。3.特点

该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所得的炮制品色泽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即保留了酒炙的特色,根据病情的需要又提高了药物在临床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0:78-78.

[2]梅其秋.介绍一种白芍饮片炮制法.基层中药杂志,1993,7(3):25-25.

[3]杨中林,余南才.正方实验设计筛选酒炙白芍的最佳炮制条件.中药材,1996,19(5):235-235.

上一篇:试论医院人文服务中的组织管理 下一篇:冠心病中医防治经验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