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应用举例

时间:2022-04-04 05:00:05

日记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应用举例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日记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一扇窗户,从中可以看见学生的情感轨迹,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信息。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日记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对孩子的成长迷惘稍做点拨,对他们的行为稍做点评,更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小学生日记源于他们亲身经历的人或事。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从他们的日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

今天妈妈又回老家去照顾外婆,我不想妈妈去,可是外婆又要人照顾。哎,妈妈肯定很心烦。妈妈一去就五天,我要痛苦五天呀。

下午,我打扫好房间,洗好碗,衣服,已经三点半了。又要开始烧菜了。因为我的速度慢,所以要早点开始。经过上次的事,我会烧那两道菜,今天我要多烧一碗,因为爸爸要回来吃饭。我拿出刚买的牛肉,是熟的,我想再加工一下,我往锅里倒了一点油,等油烧热了,再牛肉往锅里一倒,油却蹦到了我的手上,我一阵嚎叫。哎,妈妈不在,我什么也干不好。一会儿,肉炒好了,我就起锅,我终于解放了。爸爸一回家,看到桌上的菜,问我:"你妈回来了。"我笑着说:"没,是我烧的,你尝一尝。"爸爸毫不犹豫尝了一口说:"还不错,很好吃。"听了这话,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这篇日记是娇娇女杨佳丽写的,她妈妈说她在家很不听话,经常打电话向我"告状",其实,这不是挺懂事的一个好孩子吗?我在她的日记下面画了一个笑脸,还写上一句:"你真懂事!"

二、寻找教育的突破口

如本班调皮大王陈圣印,生性散慢,不喜欢受纪律的约束,所以是办公室的"常客"。批评教育对他来说好像是搔痒,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好上一天又故态复萌,说好话,请家长,写保证书,什么"招"都使过,都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刀枪不入"的学生,我很是苦恼,真不知从何下手。他的一篇去观看马戏演出的日记引起了我的注意:

……猴子也是有灵性的,它的主人第一次把东西扔出去,它去捡了回来,第二次也去捡。到了第三次,它急了,可能想:我一次一次帮你捡,可是你还扔。所以它不捡了。主人见它不捡了,拿起鞭子打它,它就用爪子与主人对打,主人气了,就用皮鞭很重地挥过去,打得它脚一拐一拐的,我不忍心再看,就走了。

原来平日看似什么都漫不经心的他是这么有同情心的。

班中另一名后进生朱传陆,正如一位同学在日记中所述:"许多同学(也包括我)都觉得朱传陆一无是处,成绩差,又爱调皮捣蛋,老拖组里的后腿。"但原来他也有优点:他见同学很喜欢他的玩具,就很爽快地借给他玩,可同学不小心把他的玩具弄坏了,他也一笑了之,让同学非常地感动。

后来在班上我就这两件事对这两位学生进行了表扬,他们两个都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我知道,我找到他们的"软肋"了。

三、引导品德的发展方向

今天是星期六,下午,我和朱瑶瑶、洪莉莉三人一起出去玩。

我们来到了繁华的百有街。这里的物品超多。我们走着走着,竟遇到一个"花花"小姐。她是我们的朋友,家里超有钱的,她自己身上也有很多钱。遇到了她,真是太幸运了,她请我们去购物和吃零食。我们来到了小吃摊,她请我们吃了各式各样的小吃。

接着,她又带我们去买装饰品,到了"饰全饰美"装饰品店,这里的饰品很多,都非常地漂亮,她让我们尽情地挑。我们各自拿了个篮子,就尽情地挑了,我们都挑了发夹、皮筋等……总共花了一百多元呢!之后,我们又去了游乐园玩。玩得好爽,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开心过。我们玩过好玩的,吃过好吃的。今天真是幸运的一天啊!

——冯佳佳

这篇日记的作者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已经走进了误区,在日记在下方,我与她进行了真诚的对话。我对冯佳佳说:"虽说是人家自愿的,但一个自尊自爱的人是不会''无功受禄''的。"从此,在日记上的交流竟成了我们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她也非常信任我中肯的意见。除了当老师,我还成了她的"知心姐姐"。

四、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除了对个体日记中产生的问题"对症下药"外,我还寻找了许多话题,与全班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我注意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利用日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些家长反映学生受不了委屈,因为一点小事便弄得大哭小闹不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布置了日记《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在日记中,有的孩子写道:"当我受委屈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我会哭,有时候会静静的坐着不理睬他们,自已做自己的事,有时,我会打架,有时会骂人,还有时会摔东西。"这个孩子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还有的孩子写道:"会和好朋友说一说,让她们说谁的对,如果是我的错,我会向那个人说声对不起,让她原谅我,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很显然这样的作法具有很强的理智性,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于这样的日记,教师就不能一味的按原来的方式进行批改了,而是需要加进更多的人性化引导。我挑选了学生写的一些不同的解决方法,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读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更好一些。如给第一例学生的评语:"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充分的发泄一下,但这很不好,对吗?我常想,其实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或解释,或走开,或不去想,都可以,对吗?"类似的评语,可以指导学生的行为,使他们知道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时,怎样可以做得更好些。

事实证明:教师通过日记,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及时引导形成正确的衡量美丑、善恶的标准,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已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写作中的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