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时间:2022-04-04 01:42:00

浅谈儿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持续提供高质量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是护理管理始终追求的目标,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儿科护士承受者越来越重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必须要"以人为本"改变思维,不断创新护理管理理念,将细节管理引入到儿科护理管理中[1],加强护理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事故,激发和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护理质量可持续发展。

1 儿科护理人员的压力

1.1高水准的服务要求 面对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患儿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扎针必须一针见血,治疗一定药到病除。甚至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护士刮头发,粘胶布,穿刺时按压头部都嫌弄痛孩子,再加上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这些都给护士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1.2复杂的护患关系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儿科看病往往是"1+2、1+4、甚至1+6",护士接待患者的言行以及实施治疗、护理、抢救等工作都在家属众多眼睛的注视下进行,所以儿科护士都步步小心,处处留意。

1.3矛盾的转移 小儿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快,家长的担心、焦虑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家长烦躁不安,或由于疗效不佳,家长往往抱怨医务人员,设法寻找医护人员的不足,致使护士操作时心理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1.4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职业决定护理人员没有周末及节假日的定时休息,揉乱了护士自身的生活规律,从而影响护士的社交活动及家庭生活。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引起一系列身心症状。使她们感到身心疲惫,产生焦虑、压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有很多人出现身体症状,如头晕、疲乏,睡眠障碍、神经性耳聋等,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2]。

2 儿科护理管理重要性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临床护士面临许多压力与成人科护士有显著性差异。本人从事儿科护理管理工作多年,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研究认识护士的需求特点,切实解决人的合理需要充分调动护士的主动意识,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使他们能在宽松环境中工作,最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3 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策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的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在实施中重点抓好:

3.1以患儿为中心,人性化分工,责任到人 本科已经在去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采取分组管理,按护士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工作能力、患儿需求、护理工作量的大小实行以患儿为中心的小组包干,责任到人的分工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小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缺陷,杜绝了护理过程的不连续以及护理人员交替过程中的脱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护理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把对每位患儿的护理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每一个护理班次、每一个护理工作环节,使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由护士能够每天为患儿提供24h的无缝隙护理,使护士增强责任感,真正把患儿作为"我的患者",使患儿及患儿家属增强安全感,把护士作为"我的护士"。

3.2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院工作的金指标,要提高患者满意度,必须要有医患、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医患、护患沟通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满意的前提。过去功能制的护理排班模式,告知宣教工作没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使健康宣教和护理沟通大打折扣,工作不平衡。优质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患者交给护士。把护士融入患者当中,使护士对患者有了责任感,为了使自己工作得到较好评价,必须与其有效沟通,切实为患儿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优质服务,真正体会到服务是一种感受,它需要真情。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信赖为目标。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满意了,社会满意了,科室的诚信度越来越高,患者也就越来越多。

3.3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3.3.1每位负责的护士对自己分管的患儿有明确的责任,有综合能力突出的护理人员担任组长,一方面完成本组一定数量相对病情危重、护理难度大、新技术开展的具体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骨干在专科护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优势。另一方面,责任组长还对本组其他低年资护士分管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督导,充分发挥资深护士的作用。这样,既实现了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又完善了全程、全面、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各司其职,各负责任的局面。

3.3.2注重管理中的激励功能,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一般情况下职工的能力能发挥到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后,其能力能发挥到80%~90%。护士长根据工作情况与护士个人能力充分给予感情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榜样激励[3]。

4 讨论

护理工作苦、脏、累、重复性操作多,繁琐枯燥,这些在儿科更为突出。护士每天要面对患儿家属焦灼而暗含挑剔的目光、不配合且稍不留神就有生命危险的患儿、难度较大的静脉穿刺操作。作为管理着要客观面对现实,分析形势,有效的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的个性价值,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的、本质的和核心的因素。

总之,护士长要成为护士的压力缓冲器和能量加油站,尊重、理解、关心、信任她们,从而挖掘她们的潜能,较好的发挥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对工作价值的认同性。

参考文献:

[1]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设,2009,5.

[2]崔裁.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3]李明子.人世给护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护理管理杂志,2002,2(2):4.

上一篇: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下一篇:权变理论在干部病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