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意义世界:迷失与回归

时间:2022-04-04 11:20:32

教学的意义世界:迷失与回归

教学作为一种“人在其中”的意义世界,应该是促进人意义认知、意义选择与意义实现的实践过程,是学习者同知识的文化性实践、同

>> 教学的意义世界:迷失与回归 名字的迷失与回归 教育变革中的“迷失”与“回归” 迷失的主体与文化主体性的回归 当代中国大学使命的迷失与回归 初中学生经典阅读的迷失与回归 现代职场女性情感的迷失与回归 语文课堂初读的迷失与回归 奥林匹克精神的迷失与回归 言语教育观念的迷失与回归 伦理文化视野下的教师幸福:迷失与回归 中学田径教学生活化的迷失与回归 天道与虚妄的战斗——皮普的迷失与回归 灌输与对话:教育生命价值的迷失之途与回归之境 论《澳大利亚》中“被偷走的一代”身份的迷失与回归 幼儿德育活动中主体性的迷失与回归 西方语境下国产电影道德的迷失与回归 迷失与回归 凡客:迷失后的回归 东巴谷:尘世的迷失或者内心的回归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刘云杉等.学生课堂言语交往的社会学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57.

[3]郭华.教学社会学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2.

[4]徐继存.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9):73.

[5][美]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

[6][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

[7]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45.

[8][美]LanWestbury,NeilJ.Wilkof.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施瓦布选集[M].郭元祥,乔翠兰主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38.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上一篇:利用思维导图解读小学数学教材 下一篇:高中化学螺旋式课程衔接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