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原始回归与超越

时间:2022-04-04 06:44:49

摘 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众多人物身上都展现着典型的“性本恶”的气质,即“卡拉马佐夫气质”。然而随后,这些人物通过心灵的忏悔,努力克服了他们自身的恶而逐步向善走近,实现了其“人性的复归”。从疯狂、异化、涅槃,最后在神性的关照下得以超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人物“善”与“恶”此消彼长中,完成了对“上帝是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解答。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兄弟》;卡拉马佐夫气质;人性复归;上帝的存在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78-01

人性的善与恶是宗教关注的焦点,也是伦理学道德情感的评价标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人性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即体现在人物自身都有一个被魔鬼屈役的心灵,他们没有力量去控制,所以只能服从于恶的那面。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时,便又希望通过忏悔的方式得到他人的原谅。这些人在高尚与卑鄙、压抑与放纵、美好生活与痛苦内心间苦苦挣扎着,而连接这场斗争的便是“上帝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对其的解答也正好诠释了人性善恶的二元转化:他们做坏事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忘记上帝的存在,是因为这些人物在内心纠缠着的恶无法摆脱之时,寻求了上帝的帮助。

一、人性之恶——“卡拉马佐夫气质”

在《卡拉玛佐夫兄弟》中,卡拉马佐夫这个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地主之家展现出的精神气质,文学史上称之为“卡拉马佐夫气质”,说白了,就是卑鄙、自私自利、野蛮残暴、放肆淫逸、腐化堕落的集中表现。老卡拉马佐夫的卑鄙蛮横又下流,德米特里的粗暴任性、热情而寡义,伊万的聪明冷静、精神叛逆……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个家庭的父子举动展示出了卑劣的“卡拉马佐夫气质”。而连没有卡拉马佐夫家庭血统的人们,也无不巧合地染上了这种“卡拉马佐夫气质”:格鲁申卡以怨报怨,在善良、美丽、天真的外表下,是毫无遮拦的欲望;卡捷琳娜以德报怨,痛快淋漓地进行报复……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个魔鬼,只是他们被欲望所驱使,进而将世界变得混乱与肮脏。这是一种作者展示给读者的卡拉马佐夫“原始的、疯狂的、粗野的”力量,且这种力量是产生了病变的。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性本恶”的诠释,他认为有些人的犯罪仅仅是出于一种取乐、一种嗜好,甚至是一种虐待欲的满足。由此可见,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人的“原罪”说,认为人的一切罪过的根源即为其“性本恶”。

二、人性的复归——“恶-善-新生”

《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的主人公们也正是通过对心灵的忏悔,努力克服了他们自身的恶,而逐步向善走近:德米特里为自己陷入污秽的生活而感到可耻,最终通过忏悔救赎之路达到人性的和谐;伊万由于自身思想上强烈的罪恶感而陷入恐惧之中,最后痛苦的发疯;斯麦尔加科夫也有所醒悟,将杀父的罪行全盘托出,并采用了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另一方面,格鲁申卡也回归于善良、正直的本性;卡捷琳娜也与自己的骄傲、虚荣艰难地作斗争……主人公们正是在经历了不堪回首的罪恶感之后,不同程度地实现了道德感,让自身带有的恶得以净化与救赎。

书中,仁爱、善良、高尚都隐藏在人性复苏的过程中。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都是无可辩驳的,以至他在生命的尾声仍竭尽全力地塑造出阿辽沙这样一个理想人物。他是美、善的化身,他继承了其母对宗教的虔诚性,从小就在修道院做见习修士,直到佐西马长老去世,他才重新回归世俗。但是,他仍然以善的一面来接纳尘世,他发表石头旁的演说就指出,第一和首先的一条,是我们要善良。

三、上帝的存在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浸染着生活的理性与内心的恶念,但这两者并不是一种臣服和统治的关系,而是表现为在高尚与卑鄙、美好与痛苦间的斗争。在这种复杂的矛盾中作者本人也曾一度困惑茫然,因而他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就提到,贯串全书的主要问题,正是他为之苦恼一生的问题:上帝是否存在?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我们看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们时而是天使,时而是野兽。但他们却在最终反思了自身。诚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生死、善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他的见解,从死生相接的复活中看到了解决的力量。当他向上帝发出渴求拯救的呼号时,与其说“寻找上帝”是出于一种,毋宁说这是出于对人性的思考,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出于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无论善恶都需要上帝给予其生存意义的解说,而上帝的存在又是一个无法证明的事实。所以,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善与恶、爱与恨、目的与手段等问题就将继续讨论下去。困惑是永远的,认识上帝之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殊不知认识上帝不是一种简单的认知,而是要经过个体的体认与觉悟。

参考文献:

[1]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耿济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许传华,赵海霞.二元论视野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J].西伯利亚研究,2009,36(1):23-25.

上一篇:浅谈模糊修辞 下一篇:浅谈佛教七宝中的色彩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