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指导体系研究

时间:2022-04-03 03:32:27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指导体系研究

[摘要]文章旨在通过探索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研究和探索适应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式,构建一套指导体系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从事创业活动。创业指导活动依托工作室进行,在专业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力;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激情,鼓励学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关键词]工作室 创业指导 团队 学生

[作者简介]赵婧(1982-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江苏 南京 20001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89-0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满足国民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扩招形成了必然趋势,而由此带来的高校毕业生总数也形成了井喷的态势。全国就业工作会议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比十年前增长了接近7倍,2012年将达到700万人。“就业”――这一直接关系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毕业生数量庞大,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找工作难、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在这种形势下,各级政府将鼓励创业作为战略重点,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创业”――这一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也将被高校纳入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创业精神,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更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麦考思在针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情况调查中发现,自主创业最多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中应用性强、市场前景较好的专业之一,在就业创业榜单上一直名列前茅。在对该专业学生调研中发现,至少有8成以上的学生希望能够自主创业,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艺术设计这一行业的创业成本投入较低,少到几人,多则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几台电脑作为硬件就可以完成设计工作,投入产出比较高。另一个原因也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注重实现个人价值、追求个性发展、崇尚自由、勇于开拓的个性有关,加之专业的一技之长,使他们十分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在这种环境下,要求高校应当加强市场需求预测,引导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很多仍采用传统知识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教师与教师在课程之间的衔接不紧密,学生面对着不断更换的教师和没有延续性的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也仅以教师个人的喜好为目标。这些都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受到严重的影响,很多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院校都开始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在德国“包豪斯”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建立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工作室”,利用专业工作室承接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赋予新的内涵,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除了学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就业需求越来越多的环境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适应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式,构建一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指导体系”势在必行。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指导的作用

“工作室制”创业指导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范例和样板,在工作室中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教师是“老板”,学生就是“员工”,也可以由学生组成团队由学生担当“老板”与“员工”,并采用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教学练习,课程考核也以项目汇报的形式进行。这种通过现场教学及模拟创业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一)重构课程体系,培养创业意识

工作室完善的设备、企业化的学习空间需要全新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将教学、科研、考证、参赛、创业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打破原有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统一基础课程学习后,通过了解专业工作室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学习。这种根据成绩和个人意愿选择进入专业方向的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业意识。

(二)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学生在工作室中参与实践项目的过程就是接触市场、了解市场、融入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激发和培养学生这一潜在创业者的各项能力。工作室实行创业导师制,每一个不同的专业工作室都由一个教师团队负责,开展工作室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在工作室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学生晋升更高级工作岗位的机会,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有教师作为指导,学校作为依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金和法律上的风险。

(三)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业素质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要点所在,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工作室为学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从项目接洽、合同签订、项目设计、项目汇报、项目结案等全过程的工作,不仅能够锻炼专业技能,还能够学习到商业谈判及沟通技巧等,为提高创业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于工作室的创业指导体系介绍

(一)创业指导的平台――工作室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可以将现有的专业教师按照其研究方向与领域进行分类,组编若干个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般有三种企业类型:绘图企业、设计企业、施工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这三种市场需求分类设置工作室。绘图类工作室:效果图表现工作室、建筑游历工作室。设计类工作室:景观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家具与陈设设计工作室、展示设计工作室。施工管理类工作室:园林绿化工程工作室、景观建筑工程工作室、室内装饰工程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由1名负责人及4~5名教师成员组成,负责人必须由讲师及以上职务担任,也可以由企业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管理者、工程师担任。负责人固定担任工作室的管理及教学组织工作,其余教师成员承担专业基础、设计、实践等内容的配套教学,可以根据学期及学生选择的需求在各工作室中灵活调配。

每个工作室有明确的专业主攻方向,承担教学、科研、考证、参赛、创业等多重任务,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后能够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向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能够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便于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发挥专业教师的专长,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技能与创业指导。

(二)创业指导的实施者――教师团队

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室是平台,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工作室中的学生是否能够有真实的项目可以学习,是否能够在全真的环境中接受训练。因此,对于工作室的主要负责教师来说,自身必须具备较好的创业能力与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同时,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从原先的只担任1~2门课程的教学,转向承担学生一个完整设计项目全过程的教学,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只拥有单一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将难以胜任工作室教学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承担工作室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具备教育教学经验及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显然,这样的教师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在专业教学团队中着力培养教师的创业能力及实践经验。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必须下企业一线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在专业领域进行自主创业。

(三)创业指导的对象――学生团队

一个成功创业的企业不会是一个人的奋斗完成的,创业者需要组成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获得成功。大学生创业更需要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为自己、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所以在工作室中应当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团队可以跨专业方向、跨年级构建,这样可以增强专业之间的跨界合作,还能够实现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每个工作团队可以建立自己的工作制度,可由教师通过考核选拔负责人,也可由学生联合推选负责人。除此之外,团队定期组织招收新人,吸引新生进入工作室实习。合理分配团队成员的工作岗位,通过项目来磨合团队的合作能力。工作完成出色的团队可以作为创业孵化对象,在毕业后进入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这样通过在校期间积累的创业资源,借由工作室孵化成实体的企业,就可以和原工作室建立长期的项目、人才合作关系,从而为其他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并形成“孵化―成长―再孵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创业指导的方式――分层次指导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采用分层次的教育指导模式。工作室教学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学生团队教学既可统一安排时间,也可以分散或根据项目进度与导师进行预约,累计16个学时可计1学分。一年级学生由于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在工作室招新时可以自由报名,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工作主要以见习为主,担任高年级学生的助手,熟悉项目的运作流程;二年级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加入或组成团队,工作以完成教师经过筛选的,具有教学训练意义的案例项目为主;三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的训练后,可以承接完整的全真的设计项目。这时团队负责人可以由负责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也可以由优秀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除此之外,工作任务涵盖从项目接洽、客户沟通、勘察现场、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管理、项目验收等全过程。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于工作室的创业指导体系实施途径

(一)构建多元化孵化型的创业指导体系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中开展创业教育,首先需构建覆盖全课程的创业指导体系,将创业指导内容贯穿所有专业课程及实训室课程的教学,写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通过创业指导,可以使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增加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关键问题的解决能力,使更多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创业指导的改革与实践上,构建基于“教室―工作室―创业园”的多元创业指导体系,即分别在“教室”“工作室”“创业园”中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和个性特点的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室中进行通识的普及性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在课程中主要通过创业方法的讲解、创业案例的分析、创业企划书的编写,在理论上对于创业进行构思与设计;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性的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组成团队完成导师提供的虚拟或真实设计项目,提升专业水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为创业打好基础;在创业园中为创业团队进行量身定制的指导,帮助从工作室中孵化出的优秀团队成立公司,申请补助与资金支持等。构建一个集通识性创业教育、个性化创业教育、实践性创业教育为一体的,“孵化型”创业服务平台;形成分层分类的“多元化”创业指导体系。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

创业指导体系的实施要求不论是在传统课堂还是工作室的教学组织中,应实行全面的教学方法改革,破除以往大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行小组教学,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指导,这样与团队学生间的交流充分,有利于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教学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创业法为主,同时也鼓励工作室开拓创新,探索出适应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

(三)健全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工作室制的创业指导体系在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上也应当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多综合性职业院校中,工作室的创业教育模式只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学校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所以我们建议工作室的管理可以采用“院系―专业―工作室”的逐级管理模式。院系负责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组建、教学管理、考核指标建立、人事聘任。专业负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工作室建立。工作室负责教学组织、项目课题组织实施、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室负责人及成员不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院系按学期对工作室进行切块包干,并从创业、科研、竞赛、考证、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工作室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保障和推动创业指导的顺利实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指导活动

一个具备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熟练的专业技能;二是全面的创业知识,包括市场知识、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在学生创业的孵化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指导活动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行业发展的态势为学生做出分析指点;可以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种创业大赛等来培养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可以针对某一种特殊的创业技能,邀请成功的小企业主前来工作室授课;针对学生市场知识欠缺、管理经验不足,邀请有影响力的创业者到学校开设创业讲堂、论坛、现场模拟会等,多渠道、宽口径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指导体系的构建将以工作室为依托,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指导活动的进行,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教师的竞争意识与责任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环境。基于工作室制的创业指导,不仅可以使学生受益、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业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潘陆益.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2]孙以栋,曹志奎,陈炜.厚德健行,创新创业――基于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档案,2009(2).

[3]王虹.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4]朱有明.高校学生创业园孵化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研究[J].理论观察,2010(12).

上一篇: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 下一篇:浅析动画角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