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03 06:23:31

浅谈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摘 要:思品“微课”就是在思品教学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在线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课堂。它比正常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一节课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辅教学资源。

关键词:微课;思想品德课;运用

一、微课的内涵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活动,不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时空上更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起到一定的突破作用。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既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同时又是在其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是指为满足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需要,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着重突破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进行的一种精简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点

传统课程是一种单一的、受时空限制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微课则是针对这种局限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其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短。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精力集中度比较短。因此,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我们微课视频不宜过长,一般都为5―8分钟,最高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精简化。传统的思品课堂往往需要完成许多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和目标的达成。因此,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主题则显得更为突出、内容更加精简、方向更为明确。

3.微课视频容量小。从教学资源共享性出发,作为教学资源的微课,除了方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还可以用于教师教研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是媒体设备以及网络的存在。因此,为了更加便利学生在线或者下载观看学习,教师观摩研究,微课视频除了要保存为比较常见的流媒体格式,还要尽可能的缩小视频的容量。

二、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

“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广泛使用,表明了微时代的到来。“微”,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意思。无论是“微电影”还是“微博”,其篇幅都是比较短小的。现如今,“微”的广泛运用,不但在通讯、影视领域如火如荼,在教育教学中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视频作为“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充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知识点的声情并茂,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疲惫感,增加了学习的娱乐性。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网络上共享,更加方便学生在家通过在线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新知识,第二天在教室和老师一起探讨,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在课后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另一方面,5~8分钟的“微课”,非常符合初中生认知学习特点以及精神集中度。

(二)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微课”在思品课中的运用除了要求教师具备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力,还需要教师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要求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明确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准确地找出重难点、易错易混的教学环节作为微课的主题。

因此,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不断经历着“思考―设计―反思―再思考―再设计―再反思”的反复上升过程,从而迅速地提升教师教学和研究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三、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思考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微”是微课的一个重要元素,以其短小精悍而取胜。因此,教学重难点一定要突出。在微课中一个知识点一节课,正体现了该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微课的完整性,要突出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

比如:当我们在讲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二节《法不可违》时,本节课有个教学重点亦是难点,让学生能够掌握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教师就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了。

(二)课题导入,简洁明了

5―8分钟的微课时间,要求课题导入快而贴切。这就需要教师在微课设计时采取简洁明了的方式快速引入课题,除了要快速入题,还要在切题的方法上力求新颖有趣,吸引学习者的眼球。

上述例子中,为突破教学重难点,首先我们用青岛“海虾”事件为背景材料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对此事件的两种观点:甲同学:吃个虾要一千多?!国家对这种犯罪行为一定要严厉制裁,才能“杀鸡儆猴”!乙同学:老板确实太过分了!但这还算不上“犯罪”,只能说是“一般违法”吧,只用承担民事责任而已!在学生思维发生碰撞的时候,微课可以及时提出本节课要突破的核心问题:即“一般违法”和“犯罪”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样的课题导入,既凸显思想品德课的时政性,又实现课题导入新颖、简洁明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三)微课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微课作为教学活动,无论在选题上还是在材料的收集中都需要从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最终要回到学。因此微课的设计要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层次分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破解关键知识或者完成某个教学环节,完成微课的重大使命。

(四)课件制作,精致美观

微课中的PPT画面应以清新淡雅为主,不宜出现太多与内容无关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同时,PPT的制作应以方便学生自学为主,不宜出现PPT张数太多而导致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文字上更应该简练,一目了然,减轻学生视觉疲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快速获取有效信息,让辅助教学的媒体手段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如今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微课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成为现有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解决疑点、难点,教师也可以丰富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连贯性,而且让学生更加迅速掌握知识,实现教学优化,帮助学生成长!(作者单位:王和中学)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2]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堂与应用难点问题与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3] 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

上一篇: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思考 下一篇: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下营养食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