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义再考

时间:2022-04-01 10:40:28

内容摘要:孝观念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标志之一。在当代,孝观念却在市场经济浪潮下逐渐被边缘化,为不使孝观念淡出主流文化,有必要重新考证一下《论语》中既经典又淳朴的孝的方式,使其更好地在当代社会得到广泛流传。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孝观念

孝观念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它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结构的核心思想,支撑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政体运行,使一切权力属于君主从而建立起了等级森严的宗法伦理制度,也使中华民族在井井有条的秩序下绵延了五千年之久。

在今日的中国,虽然没有了等级制度,但是生活的秩序、亲情的维系、社会的稳定等方面仍需孝观念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孝是义举,是动物界绝大多数动物所特有的感恩情怀,用此来框定一个人的品格则是最具说服力和最恰如其分的。不孝则是利己主义、自私自利的最大表现,因为孝讲求的是奉献,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在当代,衡定一个人的个人品德往往会使用到“有德”或“无德”,而“有德”则是指淳朴、踏实、诚信、懂感恩及远离背弃信义等,其实贯穿其中的一条线索即是人类最本性的东西――孝。所以,追溯、考证孝的原初含义,既能够为孝的存在增添合法性,也能够在当代社会肃清利己主义的歪风邪气。中国的经典著作《论语》便是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注解了孝的含义和孝的方式。

《论语》把孝划分为生前尽孝与死后尽孝两个阶段。首先,在父母生前要“能竭其力”。侍奉赡养父母,能尽自己最大之力,但要注意态度的好坏。例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意味着赡养中要包含敬意,所以孔子在总结人在奉养父母过程中最难的事就是“色难”,即始终给一个好脸色、好颜色很难。孝的第二个方面要求就是遵从父志。孔子认为,孝精神就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如果在当代把遵从父志作为一种坚守的精神来传承中华文明的话,中华文明会浸润整个世界。当父母的意愿和要求有违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时,却不应盲目顺从,而是 “师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孝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要求子女要推己及人地对待父母。因为“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把孩子的病情作为切肤之痛,子女是否也能理解和体会到这一点,是否也能把父母的病痛常放心上而焦虑不安,都是衡量子女尽孝的标准。孝的第四个方面要求就是时下流行的“常回家看看”。因为父母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儿孙满堂、尽享天伦。孔子的建议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就是说:父母健在,不远离父母,如果远离了父母,要告之自己确切地址以便父母随时能联络到自己。最后,要牢记父母的年纪和生日。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既要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还要为父母的年事已高将不久于世而忧虑。

当父母过世后,孔子建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只要表达出真情实意即可。这说明孔子其实重视的是发挥仁爱、感恩的精神,而不是虚假的形式。而丧礼从简这一点在当代反而流于了形式。《论语・阳货篇》中所表明的:“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在孔子看来,为父母服丧三年是天下人的通识,因为子女刚初生时就是被父母抱在怀里喂养最少三年。只要今天的青少年能够读懂这一份真情即可,不必要浪费三年的大好时光。可见《论语》对孝观念和孝方法的点评并不都是合情合理、合乎时代要求 的,需要仔细辨认。但也不能随便抛弃。此外,孔子还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等。其实,孔子是借用守丧而教导其学生要养成不忘祖先、不忘历史、不忘前情,乃至于不忘恩的做人操守和德行,这就是做人的准则之一。他告诫自己的学生们对父母的生前尽孝,不仅是一个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构建支点。

总之,感念念父母恩,是当代坚守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之一。讲求孝道的人才是会感恩的人,和睦孝敬长辈的家庭是有爱的家庭,充满了孝观念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的社会。因此中国古代典籍《论语》体现出来的孝观念,经反思和批判之后,在当代仍具有不朽的价值。

[基金项目:①2012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 (12C005)。②2014年度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哈尔滨市苏宁小学)

上一篇:湖北省高校教师礼仪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公司概念的五个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