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4-01 01:00:39

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存在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教师资源配置极不均、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教学质量缺乏保障、学校运行艰难等问题。学校如何开展有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实施素质教育成了目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教学策略

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指乡镇以下、学生数量偏少、班级偏少、教师人数少且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学校,近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农村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几乎都成为小规模学校,加之人口减少、城镇化流动及打工外出等原因,学校生存与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新矛盾,主要体现为农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学校自身也存在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教师资源配置极不均、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教学质量缺乏保障、学校运行艰难等问题。学校如何开展有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实施素质教育成了目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小规模学校平等的价值定位,满足教师资源需求

小规模学校虽然规模较小,但它是适应偏远农村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客观情况而设置的办学形式,它不仅能满足儿童的就近入学需求,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公平,而且能够保证教育质量,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赋予小规模学校平等的价值定位:它应成为与县镇大规模学校并存的一种办学模式,在促进教育机会起点均等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提升教师质量来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完善教师支教和走教制度,从城镇中心小学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调配优秀的体音美、信息技术教师,采用轮流走教、对口支教的方式,保证紧急学科教师的供应;支持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引导、鼓励在岗优秀教师到教学点工作。再次,探索定期交流共享教育资源模式,教师之间共享教学电子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建立网络互通的电子备课室,为全乡镇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经验研讨、观摩新体系。

二、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效课堂其实就是:真、实、新、活、情、特、效。真:真实、真诚、真为。真实即教师要尊重事实、讲究实际;真诚即用“心”去上课,用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为即教师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新:^念新、设计新、评价新。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体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师要有亲合力。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实现高效课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内涵后,还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三、以“理论学习,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研讨”为基本形式

教师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学段教学目标和各学段四大知识领域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每一个课时教案,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利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学科网站和其他的网络资源,设计好每一个课时教案,充分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做好预设与生成的处理。要正确把握好情境创设、合作探索、自主练习三大板块的联系和时间的分配。对创设的情境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尽量缩短情境创设的时间。在合作探索环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与“收”的时间,决不能因为探索时间过长而影响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加强练习的设计,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课每课时自主练习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使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做到堂堂清。

四、增加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当地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困难,且在短期内无法彻底克服的前提下,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成为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坚持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通过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报告通报制度,严格执行经费使用管理“双审核”和“双报告”规定,确保义务教育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不仅如此,为保证资金安全、专款专用,该区财政、教育等部门联合组成督查组,对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切实保证资金全部用于补助义务教育中小学保障经费。

上一篇:比较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初探 下一篇: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