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诗外――也谈中考作文的选材

时间:2022-04-01 07:01:19

功夫在诗外――也谈中考作文的选材

综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你会发现这些特点:以命题作文为主,话题、材料作文为辅的多元化趋势已经日见明朗;作文题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品质;以该年江苏省、浙江省各地市的作文为例,在以往关注社会、人生、自然等大视角的基础上,一些如“关注自我”、“人文关怀”等更加具体的视点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内容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导与鼓励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生活,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追求流畅自然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对写作的具体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如苏州市的题目“一丝惬意心中来”,江苏镇江的“心中早想说一句”,浙江杭州的“被自己感动”,江苏盐城“心灵的脚步”等题,都是把视角引向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关注自我与成长,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审视自己的心路历程等,这正是新课改“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理念的忠实体现。再如江苏常州的“传递”,浙江台州的“取暖”,江苏南通的“我们一起走过”,浙江绍兴的“你我走过的日子”等题,都在努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与事,感受亲情、师恩、友爱的美好,真诚关心他人,感动他人的帮助,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饭,首先的要有米,这是前提条件。写作文也是这样,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有材料,进一步来说,得有“好材料”,好米才会煮成好饭。就中考作文而言,在紧凑的考试时间内要写好一篇作文,难上加难。因此,选择好的材料“下锅”,显得尤其为重要。那么,如何选取好的素材来进行写作呢?下面,笔者选择了2009年江浙两省的一些优秀作文,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找一找选择素材的小窍门,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点启发。

承上文所说,2009年中考作文内容的考查把“关注学生自我与成长”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培养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其中有些题目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我”,有的要求考生站在“我”的角度写“他(它)”,总的特点就是要求考生们将焦点聚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寻找创作的素材。

我们先来看看选自温州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的两则作文范例(有删改)。

(一)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二)

骄阳似火,连空气仿佛都呈黏稠状,知了也只剩下懒散的尾音。坐在三轮车上,我任天气控制我的心情,内心一片烦躁。

百无聊赖的我仔细打量着前面的三轮车夫,这是一个中年汉子,长袖的军服绿到偏黑,厚重的裤子高高卷起,脚上拖着一双旧拖鞋,每踏一下,随之发出“吱呀”的一声,脚后跟晒得发白,但皱痕处仍旧藏污纳垢,一条大峡谷似的裂痕一直蜿蜒到深处,血丝隐约可见,暗旧的手把见证了这辆车的年迈,本该挂车牌的地方却挂着一个破旧的筐,里面放着几个空瓶子。听这个车夫唱着不知名的小曲――使人无法理解的方言,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好心情。

难道是今天赚了足够的钱,让你如此开心?

……

“谢谢!”“客气啥子嘛!”我递出钱。看着他打开了钱包,零星的硬币静静地躺在那里,别无他物。

从他打开钱包的那一刻开始,我诧异了。他的快乐很简单,是因为快乐而快乐。

在范例(一)中,作者选取的是自己一次“从艺”经历,就在深入领悟名家的笔法后,自己重新提笔的那一刻,让我们一起跟着她的笔触感受了艺术的真谛,获得了对人生的理解。材料立足于再细微不过的学习生活,挖掘出一次看似简单的学习过程里蕴含的思想内涵。那么,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学习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例子呢?除了“考试失败”、“跑步坚持”等陈旧的材料,作者选择素材的思路是否让我们有所感悟呢?

而范例(二)中,作者关注了一位毫不起眼的人物,一位快乐的三轮车夫,一位通过自己劳动收获喜悦的三轮车夫,通过细致的描写,传达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知足者常乐。我们每天的生活,总要接触到不少人,如同学、老师、朋友或是素昧平生的人,他们的举手投足是否值得我们去观察与思考呢?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当我们把目光投射他们身上,也许会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去试试吧!

我们再来看看江苏常州卷以“传递”为题的两则范例(有删改)。

(三)

我不知不觉来到了这里,我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故里:青果巷。似乎是旧颜未改,这里的一景一物都那么熟稔。我像是回到了不谙世事的那个五岁的我,趿拉着一双凉拖,在青果巷的石板青砖上踩下一个个深深的水渍。砖路表面凹凸有致,细细的缝隙里,古老的常州湿润的天气滋生了蓊绿欲滴的苔藓,散发出略微有些晦涩的植株气息,传递出一份久违的缅怀。

原来是场梦。我从床上爬起,我在梦中故地重游,重游到了儿时的青果巷。

这个真实得难以置信的梦,在向我传递着什么呢?半梦半醒间,我推开窗户,临窗而望,是一片灰的高楼大厦,我的青果呢?我的青果呢?她想必是生硬难堪地挤在现代化的常州而难以寻觅了吧!

(四)

旅途漫漫归期远,一封浸湿了泪雨的家书传递来平安与祝福。

梦中花落数十载,一曲深情诵唱的《回家》传递来无限愁情与期盼。

……

海峡对岸,余光中的乡愁传递而来。

海峡对岸,洛夫的悲痛与绝望传递而来。

……

海峡对岸,百万同胞的期盼传递而来,一湾浅浅的海峡曾经深得无法逾越,游子们用满心的希望把这深渊填满,一座回家的桥梁即将被建立,一道传递爱与真的虹桥在暴风骤雨之后的天空隐约开始显现。游子欣喜,他说故乡一点也不远,就在这海峡对岸,我,可以指给你看!从那一岸,到这一岸……

我站在天涯海角久驻 ,凝望着海峡的对岸,细听海风传递来一曲令人生疼的《回家》。猛然间,泪如雨下,我放声呼喊:“你快回来!”然后,静静地祈祷,不知这温情的海潮能不能把我的心情传递,从这一岸,到那一岸?

在范例(三)中,心思缜密的作者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梦境,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曾经温馨动人的儿时乐园――青果巷,现在已经淹没在都市化的浪潮之中,让人不免为之叹息。这样的构思同样也勾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在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我们该如何保护与传承久远的历史文化。作者的选材可谓独特,立意可谓深远,立足于自己的生活,拍打着时代的脉搏,浓郁的人文情怀扑面而来。

范例(四)中,作者选择了两位台湾著名诗人的乡愁诗作为表现主题的素材,站在渴盼祖国统一的高度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所选材料典型而独特,确实棋高一着。读罢两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启发,不知不觉中,选材的思路又得到了拓宽吧?

到此,我们是否可以总结一下,以上列举的范例到底给了我们哪些启发?归纳一下,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这些写作素材都是来源于作者平日的生活积累,只有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才能慧眼捕捉,熟中取新,发掘出不一般的意义来。如有的同学写从来不碰电脑的父亲开始用QQ来与客户之间传递设计样稿;再如星期天去看奶奶,发现奶奶竟然也正热衷于“网上偷菜”等等,这些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二、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热点,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意识,如今年的“世博会”、冬奥会我国运动健儿金牌的突破,西南五省区的特大干旱等材料,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事实证明,2009年全国很多地方的作文命题就是以“时代热点”来“做文章”的。

三、选材时应该有多角度的意识,即使是略显陈旧的材料,在写作中,同样可以转换角度来“突围”以及由此而触发的真情实感。如同样是“亲情”类的材料,有的同学就选择了如何关爱长辈,体现自己身上的那种“反哺”情怀;或是如实地记录了某些家长不负责任的种种行为,从而引发深邃的思考。因此也就拓宽了题材的范围。

最后一点,也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不走寻常路,成为一名“选材行家”,还是得做一个有心人,勤于动手,平日里将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觉得有价值就随手写下来,即使是片言只语,到用时,就会派上大用场。在这方面,很多先贤就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榜样,如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看过他的《契诃夫手记》一书的人都了解,不论是脍炙人口短篇小说《变色龙》,还是诸如“这一带的土壤好极了,你种一根车杠下去,过上一年就能长出马车来。”这样充满奇思妙想的名句,都是他随手积累的结果。而笔者自己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也常常是这样做的,有时这些随手所记的东西,就是触发灵感的极佳材料,很多时候就会帮助自己成就一篇不错的文章。

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以让我们积攒下相当多的素材。同学们,不妨准备一个本子,放眼世界的大材料也好,生活点滴瞬间也好,如实地记录下来,就像存钱一样,零存整取,到一定时候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当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到中考前再好好地整理一番,相信会让你思路顿开,从而决胜于考场。而决胜的窍门就在于场外,就在于平时的积累,正如古人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上一篇:金晨之:爱写动物小说的乖乖女 下一篇: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