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的临床应用体会

时间:2022-04-01 04:51:33

【摘要】1.1 资料 我科自2011年引进CPR-model,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100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使用心肺复苏机22例,徒手心肺复苏7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8-92岁。病因不可逆患者89例(包括重度颅脑外伤,脑...

浅谈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的临床应用体会

【摘 要】介绍心肺复苏机的特点,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CPR的应用效果,指出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呼吁加快普及应用于各医疗机构。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机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肺复苏CPR是临床上针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急重症患者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回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普遍认为,CPR的水平代表了急诊急救医学的水平,特别是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CPR的结局直接关系到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如何提高CPR的成功率是急诊医护人员努力的重要目标。《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心脏按压(C-A-B),突出强调了足够的按压速率和按压幅度,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能保证患者得到更早起,更高质量的CPR,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超长心肺复苏是指心肺复苏时间超过30min,复苏时间包括复苏前心肺骤停时间和复苏抢救时间[2]。

简单的徒手操作因受人力,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足够的人力和一定的、恒定的操作技能,才能有效的保证CPR的按压速率和按压幅度,以及连续性。CPR-model(心肺复苏机)的出现恰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CPR-model是一种以高压氧为驱动力的心肺复苏一体机,可以调节好心脏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以及人工面罩呼吸的频率,既可节省医务人员的抢救时间,又能避免徒手心肺复苏中因操作不当或者疲劳导致的复苏效果减退,且无并发肋骨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科自2011年引进CPR-model,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100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使用心肺复苏机22例,徒手心肺复苏78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8-92岁。病因不可逆患者89例(包括重度颅脑外伤,脑干大量出血,恶性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等),病因可逆者4例(包括有机磷中毒,失血性休克,严重电击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不明原因者7例。

1.2 方法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后安置CPR-model进行CPR,将背板至于患者肩背部,按压垫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通气管连接气管导管.预设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与正压通气之比为5:1,潮气量为400-600ml/min档。同时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路,结合静脉使用复苏药物,除颤及其监测心电监护,氧饱和度和血压监测等。

2 结果

心肺复苏机抢救成功1例,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3例。一例超长心肺复苏时常达到1小时40分。如表1

3 讨论

自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颁布以来,心肺复苏作为一个理论或临床技能的热点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者的关注,国际上采用自动心肺复苏机进行CPR已有30多年,并在实践中证明能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3]。我科在实践中,仍能发现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CPR-model按压的深度能够根据患者的胸廓进行调整,并能与胸廓垂直,按压深度可测量;2,节律和按压的力量恒定不变;3,通气:可设定准确的供氧量并保证充分的供氧时间周期,气道压力安全;4,加压通气同步,自动最佳配合;5,不影响心电图,心电监测,除颤,气管插管等操作,节省医务人员的人力,物力,避免传统徒手心脏按压的体力消耗;6,为超长心肺复苏者提供有力条件;7,转运途中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时,能够确保按压的准确性,并能提供理想且持续的心肺复苏支撑,特别是阻碍徒手心肺复苏有效性的时候也能做到;8,减少肋骨骨折发生率。

综上所述,CPR-model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院内,院外心肺复苏中,危重病人的转运途中,以及超长心肺复苏中,都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急救中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是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中心宗旨,也是急救水平及医疗效果的提升体现,希望CPR-model此类高效体现医疗服务质量的应用手段可以更多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使医院在加强现代医院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能更多关注医疗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 1 ] E m e r g e n c y C a r d i a c C a r e Committee,Subcommittees and Task Forces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J]. Circulation,2005,112(24):1―20.

[2]王立祥,程显声.应重视超长心肺复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195―196.

[3]袁伟,李春盛.心肺复苏装置研究与应用现状.中国急诊医学,2012,1(21):93―96.

上一篇: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