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演奏中“杂音”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时间:2022-04-01 03:03:22

古筝演奏中“杂音”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摘要:古筝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具有两千年的历史文化。古筝演奏历来以来都是人们所喜爱的,不仅具有优美抒情的曲调,还具有气势磅礴的乐章,在古筝艺术不断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古筝,然而,在古筝学习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演奏中出现杂音。因此,本文将对古筝演奏中杂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古筝演奏中杂音问题的有效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古典乐器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古筝演奏 杂音 原因 解决途径

古筝始于战国时期,是我国古老弹拨乐器之一,承载了历史沧桑和世事变迁,以其自身独特的韵味,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古筝演奏过程中出现的杂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演奏效果,因此,加强对古筝演奏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古筝演奏出现杂音的原因

(一) 外界因素

岳山,岳山作为古筝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前、后岳山两部分,前岳山与筝头穿弦孔之间有一段短弦,如果与岳山外侧琴弦接触过多,在演奏过程中就会产生嘶嘶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色质量。琴盖,琴盖始终是产生杂音的重要原因之一,古筝琴盖与筝体需要用磁铁和钩子连接到一起,而对古筝调音过程中,需要经常打开琴盖,久而久之,导致琴盖松动,在演奏过程中,由于筝体振动形成杂音,从而影响演奏效果。琴弦,琴弦是古筝演奏的重要载体,其在质量和规格等方面对演奏音色具有直接影响,如果琴弦材质过硬,易断;反之,琴弦材质过软,就会在演奏中出现杂音。另外,琴弦安装松紧度也十分重要,过松或者过紧,都会引发演奏问题。古筝指甲,古筝指甲是演奏的重要工具,材质不同,演奏声音也会不尽相同。目前,一部分演奏者利用真指甲弹奏古筝,但是,真指甲在弹奏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指甲厚度与拨弦的角度不符合弹奏要求,且极易断裂。因此,我们主要选择其他指甲来代替真指甲,例如:带帽、穿山甲等,指甲过厚,古筝音色较闷;反之,指甲过薄,导致音色无力,出现杂音。除上述外界因素以外,古筝面板、琴码等因素也都是出现杂音的因素。

(二)内在原因

摇指,摇指是古筝演奏的重要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指在琴弦上的连续弹奏,对演奏者力度、速度等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只有掌握好摇指力度,才能够确保演奏音色的完美。如果在演奏中,摇指力度过大,容易引起弹奏着的不适,耐力不持久;相反,摇指力度过小,琴弦产生的反作用力,就会产生杂音,影响演奏效果。弹奏方法,古筝弹奏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一是勾抹托,二是组合指法,组合指法是将单只指法组合到一起进行的,单指演奏能够有效控制杂音问题,但是组合指法对弹奏要求很高,不易控制,在弹奏过程中,手型十分重要,一旦手型不正确,就会影响弹奏质量和效果,稍有失误,就会出现杂音。另外,古筝按滑以及刮奏等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杂音,需要演奏者勤加练习,掌握古筝基础演奏方法,才能够避免杂音问题。

二、解决古筝演奏中杂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 合理选择古筝

在选择面板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文理、疏松度等因素,钻则阳面中段、通纹材质的面板,在后岳山部分,在其与琴弦接触的地方开一个小槽,减小振动,从而有效避免杂音。针对琴码的问题,在琴码与面板之间涂抹一些粉末,减小滑动,或者增加琴码的高度,解决演奏中杂音的问题。在选择琴弦上主要是合理安装琴弦,调整好琴弦的松紧度,确保演奏的完整性。

(二)古筝弹奏方法要适当

古筝指甲是演奏者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古筝演奏效果。因此,选择古筝弹奏指甲,要选择厚度适中,有弹性以及触弦面小的指甲,并定期对指甲进行检查,保障指甲的完整,从而确保演奏顺利进行。古筝演奏节奏较快的乐曲过程中,触弦点要控制在前岳山,减少弦的振动,从而减小杂音,旋律较慢的乐章,则需要向琴弦的中段靠近,随着时间的延长,能够有效减小琴弦振动,进而减少杂音的产生。另外,演奏者要控制好指甲间碰撞问题产生杂音问题,确保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大拇指在前,食指旁边,控制好弹奏手型,严格遵守弹奏执法要求,进而有效避免指甲间碰撞产生杂音情况,提高演奏质量。古筝初学者在练习古筝过程中,需要注意演奏杂音问题,一旦日后出现杂音问题,纠正难度较大,影响演奏效果。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日后演奏中出现杂音问题,初学者应加强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杂音问题。另外,针对已经掌握古筝演奏技巧还会出现杂音的问题,而且已经形成惯性,演奏者应找到杂音问题的原因所在,请教教师,深入研究,找到避免杂音出现的办法,并加强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古筝弹奏发出的声音,进而有效解决演奏杂音问题。

(三)提高演奏者综合素质

古筝作为一种古典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在平时练习过程中,需要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融入到古筝演奏中,深入感受作者的心境,与其产生共鸣,进而演奏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乐曲。因此,在古筝学习过程中,演奏者要重视平时练习,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加强对古典等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放松心情,在演奏中呈现一种自然状态,加强对模拟演奏的练习,从而培养演奏者自信、从容的演奏的状态。

乐器演奏主要是体现一个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自然状态。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明确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紧张情绪,与古筝融为一体,将自身演奏水平发挥出来。所以,演奏者在平常练习中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不仅能够演奏出更加完美的乐曲,还能够避免杂音。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古筝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底蕴的乐器,在人们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杂音问题一直是困扰演奏者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杂音问题,演奏者应严格选择古筝材质,采用合理的演奏方法,避免杂音问题,从而提高演奏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庭.筝艺人才荟萃 筝坛盛会空前――记中国古筝艺术第六次学术交流会[J].乐器,2008,(11).

[2]王矗李婷婷.南北筝派右手演奏技法风格的比较及文化阐释[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3]莫军梅.论古筝艺考选曲的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

[4]张维.浅谈高校古筝专业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5]邱霁.删繁就简・诸法归一――浅论筝的基本演奏形态[J].中国音乐,2006,(03).

上一篇:浅谈中学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协和变应原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