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引导

时间:2022-03-31 08:02:16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引导

【摘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一直是我们教学探讨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智力因素方面的引导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引导阐述了引导的重要性,强调教学的实质而不是形式。

【关键词】引导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学习形式,在学习活动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除了必须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平台外,更重要的要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合作学习,除了可以解决个人学习的疑难,更重要的是扩大个人学习成果的效益,开拓个人思维境域,丰富学习情感体验,课堂学习活动中,什么时候开展合作学习?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等等,也是学生自己难以准确地、合理地把握的,如此等等,课堂中的引导,尤其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是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保证。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时水融地进行着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地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在教学中,既要整体考虑,又要根据两种因素的不同特点,符合规律地进行引导,同时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1对智力因素方面的引导

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起“诱发”、“点拨”、“引爆”作用。引导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1示范性引导

在学生百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要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解要有见地、有深度,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仅能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向更高级阶段发展,使得学生听讲后,在知识上得以释疑,更重要的是在如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方面受到启发,在学习中可资依据和借鉴。

数学离不开解题,不仅要让学生讲解解题的思路,探求过程及解答的过程,教师也应讲解自己的思路、经验或教训和揭示规律,使学生听后有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示范性引导,而且要不断提高示范性引导的水平。

1.2例证性引导

为了使学生具体理解某些概念、定律、法则、数学思想和方法等知识,可启发学生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具体实例进行认识。这种引导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会将“概念”具体化的方法,也是践行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理念。

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意在解题训练中突出知识的具体内涵,以能达到正确运用法则的目的。

二是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让学生自己举例应用知识。学生自己举例的过程是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具体化的过程。

三是注意适当地引导学生举反例说明知识的内涵。

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由于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理解不透,或者由于考虑问题欠周密细致而出现错误。对此,可让学生通过举反例给与反驳,说明原先的概括“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因而是错误的,进而启发学生产生寻找正确而完善的答案的要求。

1.3诱导性引导

针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选编一些题目,有意制造一些“陷阱”,让学生解错,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如:过点(3,0)作圆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学生在做本题的时候常常容易忘记斜率k不存在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

2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引导

2.1情感因素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方法,沟通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使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学习的情感方面常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用良好的教态表情。教师亲切和蔼的神情、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等教态一经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来对待老师;如果教师能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态,如此循环往复,就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反之,则会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抗拒。教态的核心是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人格平等地、相互地交流思想和感情。

二是通过语感传递情感。教师的教学语言严谨、简洁、逻辑性强、坚定自信、快慢得当、铿锵有力或深沉浑厚,形成一种语言魅力,使学生感到入情入理,置信不疑,激起对教师的敬佩和学习之情,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愉快地吸收和掌握。

三是以自己对教学教育的热爱熏陶学生,以情动情,教师热爱数学,热爱数学教学工作,认真钻研,努力改革教学,刻苦锻炼教育才能,这是对数学教育工作热爱的外部表现。教师的这种热爱还通过饱满的教学激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对同学的耐心帮助、严格要求来体现。学生接受了教师的这种热情的熏陶,也会转化为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学习的激情。

四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情感。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调节作用。学生需要教师去评价。这是因为学生年龄小,引人注意的愿望也强烈。学生会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老师尊重他、关心他、公平的对待他。评价的方法可以用简单的肯定语“对”、“好”、“不对”等,也可以用表情和手势来示意评价,更需用启发性或示范性的讲解来评价;必要时不仅用鼓励表扬的方法,也可以用检查、批评甚至与责备的方法来评价。教师也要接受同学的评价,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错误,勇于修正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这样才能建立教师的威信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2.2动机因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1)以直观为基础,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验、演练操作、观察现象、思考归纳,粗知结论后,激发起论证的内在欲望。

例如:引导学生研究“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将教师门与地面的位置关系联系到面面垂直上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动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而且丰富了学习情感,不断地激发学习的内在欲望,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2)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或研究方法相似的特点,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向学生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猜想、探索,学生通过评价自己的探索成果的心理要求,激发学习动机。

(3)讲解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强化持久的学习动机,即兴趣因素。

结束语: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地在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使得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水融地、和谐有效的进行。正确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收到预期的效果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目中有人”,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才能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讲究科学,引导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引导的艺术水平。

上一篇: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反思 下一篇:设计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