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学 兴趣是关键

时间:2022-02-17 01:09:46

学好数学 兴趣是关键

摘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的本身、教师驾驭的课堂和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来实施“趣教”。让学生在清新的感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学习方法、掌握方法,真正领略到数学知识的精彩,美妙和趣味。

关键词:数学课堂 兴趣教学 教师 课堂语言

一、“趣教”的关键在教师

华罗庚指出:“就数学本身而言,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像一座绚丽多姿的百花园,而数学教师则是一名出色的导游。他只有对园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溪一径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对游客要了解的情况才能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引导学生漫游在数学大花园中,才能使他们在愉悦中得到激励,赞叹中产生兴趣,达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境界,从而积极投入到数学课的学习中。

实施“趣教”的重点应落在“趣”字上。教师要想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围绕“趣”字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从问题的提出到分析,最后到解决,体现“趣”、“新”、“活”。在概念的引入,公式的推演,规律的发现中去揭示数学的美妙;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辅之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赢得认知上的满足、精神上的享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轻松和谐,有滋有味,入情入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巩固内化、终生受益,同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热情,真正达到“我要学”的目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握数学,精通数学,还要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注重语言技巧的锤炼,做到动情之处让人荡气回肠,诙谐之处让人捧腹开怀,豪迈之处让人信心百倍,教师进入到“角色”之后,就能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随之波澜起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趣教”的体现在课堂

“趣教”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在教学中,运用简朴幽默的语言,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设计出新颖而且吸引力强的问题,以调起学生的胃口,再施以“趣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收到教学的高效益。

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趣教,激发兴趣。从人的生理机制看,趣味能使人的神经系统产生优势的兴奋中心,使人的精神和思维进入佳境,考虑到学生所固有的好奇心,争胜心,正确剖析数学问题中的兴趣因子,来领悟数学知识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笔者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课时,未知数的设法和找等量关系式,的确会困扰学生的正确思维,使学生感到困难,此时,可贴近生活选择学生较熟悉有趣的事例来讲。

如:一群小孩分苹果,如果每人分5个则剩下一个,如果每人分6个则差1个,问有多少小孩多少苹果?

学生置身于分苹果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两个“如果”对应的关系,从而,设有x个人,y个苹果,得到方程组使学生感受到客观世界中,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问题感到亲切自然,增加学好方程组、用好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此题,渗透类比,比较的数学思想,采用变式训练的方法,让学生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以上题目可变为:某班学生外出旅游要住宿,如果每间房住4人,则有11人住不下,如果每间房住6人,则差5人才住满,问有多少学生多少间房?同时还可提出新的要求,利用原有题目再改成行程问题,工作问题的题目等。创设这样的变式训练情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全身心进入“角色”,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争先发言,效果良好。达到了学一题会一类题的目的,思维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

除了趣味性强,内容新、活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外,好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引导分析与探索同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初一学生对求代数式的值感到枯燥无味,可给学生一点兴奋剂,给出题目:

已知 : 3x+2y+4z=23 2x+3y+z=12

求:x+y+z的值

初学时学生不一定会求,可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找出条件式与结论式的基本特征和相互联系,通过把两条件式相加得到5x+5y+5z=35得到x+y+z=7。这时学生会在解题方法的体验中愉悦情感,感受成功喜悦。此时再组织学生进入到具体问题中:如小王去超市买3件甲种物品,2件乙种物品,4件丙种物品共付款23元,如果买2件甲种物品,3件乙种物品,1件丙种 物品应付款12元,问小王买甲、乙、丙三种物品各1件需付多少钱?稍加变式改编为:小王买3件甲种物品,2件乙种物品,4件丙种 物品共花9元,那么买2件甲种物品,3件丙种物品应付多少钱?这时学生大彻大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训练了思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总之新鲜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中注意抓住问题的“新”、“活”之处,设置问题注意它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分析问题力求有新意,解决问题做到思路新颖,方法灵活,不重复自己,不描摹别人,敢于标新立异,想人所未想,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会大有好处。

三、“趣教”的灵魂在语言

除了对知识本身的挖掘处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处,教师诙谐的语言,精彩的表演同样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如初中代数中“零”是丰富多彩的数,用好了对解决问题作用很大,考虑不全,则会引出乱子。再如解分式的有关题目中如讲分式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学生会不加思考脱口而出:“x = 5 时分式的值为0”,恰恰错了,这时可说出错了,是谁搞的鬼(惹的祸)?谁承担这个责任?把数“0”人格化,学生发出了爽朗的笑声,重新认识了“0”,教师再及时强调使学生避免了错误的再次发生。成功的表演、演示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把观察现象得到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音像播放出来,更能达到激趣的目的,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时,对应元素,在屏幕上“动”显出来学生兴致高,学得好,掌握得牢。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就好。这就要求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实例,做到“识趣”,即找出问题中现实中的趣味点;“引趣”,把带“趣味”性的问题、方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适时“激趣”,这是目的,通过激发兴趣,激活教学活动,以趣促学,收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