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31 05:42:08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基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对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资本市场对于盈余管理的反应如何,以及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结果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市场反应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早期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度量、方式、动机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目前,已有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能被投资者和监管当局识别尚无统一认识。随着盈余管理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人员也开始集中讨论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后,对国内外已有的部分盈余管理和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一、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

盈余管理(Earning Management)最早出现在Schipper(1989)发表的《盈余管理评述》一文中,强调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基于个人利益动机,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William.K.Scott(1997)认为盈余管理行为不会超出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且具有经济后果。即界定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GAAP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Healy、Wahlen(1991)认为盈余管理应该既包括编制财务报告时对报表项目的管理,也应该包括对真实经济交易的构建来误导投资者等相关信息使用者对于公司收益的理解。陆建桥(1999)定义盈余管理为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

(二)盈余管理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资本市场的动机主要有:实现IPO、配股、增发、避免摘帽等;达成收购目的;达到证券分析师或投资者的预期。上市公司为了能顺利实现在资本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即首发(Initial Pubic Offerings,IPO),在首发前报告了非预期应计项目(Teoh、Welch & Wong,1998;Teoh、Wong & Rao,1998),股票初始发行之后,公司转回了非预期的应计项目。Perry、Williams(1994)研究了企业收购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在收购发生前,上市公司的操纵应计利润项目为负。当企业预期的实际盈余无法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时,企业管理层会选择向上的盈余管理来进行弥补(Burgstahler & Eames,1998)。陈小悦(2000)、黄新建(2004)、陆正飞(2006)等对配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了A股公司为了满足证监会的配股资格要求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王跃堂、王亮亮、贡彩萍(2009)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发现由于市场对税率降低的公司有正面反应,税率降低的公司存在明显的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2.契约动机

契约动机主要包括基于管理报酬契约的盈余管理和基于债务契约的盈余管理。Healy(1985)研究发现,当限定了经理人员的奖金上限和下限时,经理人员更倾向于应用可操控性应计来降低当期收入,但奖金没有上下限时,他们更倾向于应用可操纵的应计项目来增加当期收入,从而使得自己当期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报酬。当企业面临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临近债务契约临界点时,管理层会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可能会利用会计计量变更或者会计估计来增加盈余,以推迟技术性的违规罚款(Sweeney,1994)。

3.政治成本动机

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规避政府的反托拉斯法规或避免特定的行业监管(Healy & Wahlen,1999 ;Watts & Zimmererman,1986)。Cahan(1992)考察了1970-1983年间受到反垄断调查的48家企业,指出受到反托拉斯监管调查的公司在被调查当年报告了使收益减少的非预计应计项目。Zimerman (1983)发现避免监管,降低政治成本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他研究了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发现规模大的公司比规模小的公司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方式

1.应计盈余管理

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指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的可选择性进行盈余操纵。如销售收入与费用确认时点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残值的估计、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与预计负债的估计等。这种方法造成的结果会影响会计盈余在各个期间的分布情况,但不会影响公司各期的盈余之和。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很低,但更易受到审计师和监管部门的关注,更容易被察觉,审计风险比较高。李增泉(2001)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有扭亏、配股动机时,公司往往会通过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来增加当期收益,而当上市公司有亏损、利润平滑动机时,公司则一般会通过资产减值政策的选择来减少当期收益,增加未来收益。

2.真实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通过改变销售、生产、投资和融资的时间或规模等进行利润操控。如为提高当期利润而进行期末降价促销,提供更宽松的信用政策,削减当期广告费用、维修费用和研发支出等,或者过度生产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真实盈余管理既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也会影响各期的盈余之和,甚至还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所以真实盈余管理成本较高。

管理层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一是因为操纵应计项目易引起审计师和监管者的注意,而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难以区分,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隐蔽性,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小;二是因为应计盈余管理通常会受制于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及前期的应计利润操控量(Barton & Simko,2002),如果公司只是利用应计项目操纵盈余,可能会导致公司期末面临盈余不能达标的风险,此时再进行真实活动操控已晚。Graham、Harvey和Rajgopal(2005)通过对401位财务高管进行调查发现,约有80%的调查者承认,为了达到盈余目标,他们会降低可操控性费用的支出水平,如广告费用、研发费用和维修费用等,有55.3%的调查者指出,为了达到盈余目标,他们会推迟新项目的启动时间,即使这样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价值损失。

二、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内容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较早的研究证实,资本市场投资者能识别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如投资者似乎能够辨认进价上升期间那些为了税收利益而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并且对相应的报告盈余的下降反应温和(Hand ,1992)。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研究发现,市场对过于乐观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表现出厌烦,说明市场对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能够察觉(Wahlen,1994、Liu,1997)等。

有部分学者对投资者能够完全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提出质疑。如对股份发行期间的盈余管理的研究证明,在新股发行年份拥有导致收益增加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公司的股票随后会有明显欠佳的业绩表现。Teoh、Welch Wong(1998a;1998b)以及Teoh,、Wong和Rao(1998)的研究发现在初始上市发行前,一些管理者虚报盈余,试图增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和提高股票发行价格,之后,公司盈余管理的转变使投资者大失所望。Chen and Rees(2010)实证检验了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公司表现的关系,以及市场对当期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反应情况。发现为了迎合分析师盈利预期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比起使用应计盈余管理达到其目标的公司,其未来业绩表现更好,且与不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未来业绩相比没有显著差别

还有一些研究了当盈余管理被指认或被发现之后的市场反应。如Dechow、Sloan和Sweeney(1996)指出,证监会调查一些因为盈余管理问题的公司被初次宣布有盈余管理行为时股价平均下降了9% 。Foster(1979)发现,那些被Abraham Briloff 的文章批评有误导财务报告实务的公司在消息日的股票价格平均下降了8%。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研究一些特殊公司(IPO、配股、亏损等)盈余管理行为造成的市场反应,通过研究可操控应计利润与非正常报酬率,探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还有一些研究从交易量的视角检验超常交易量与盈余信息直接的相关关系。

张祥建和徐晋(2006)对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盈余管理扭曲了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误导其投资决策,投资者无法识别公司配股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大股东在配股过程中获得了额外利益。张鹏(2009)通过研究年报公布日及其后一段时间的股票非正常报酬率,发现调高盈余的上市公司会产生正的非正常报酬率,而调低盈余的上市公司有负的非正常报酬率,投资者无法完全识别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陈汉文、郑鑫成(2004)证明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而言通过操纵应计项目进行了正的盈余管理,而且证券市场对可操纵应计作出了价格反映。而有研究发现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邵毅平、张健,2011)。杨秀艳、郑少锋(2007)研究证明,投资者能够识别通过非主营业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的盈余管理。这可能是由于分开列出了损益表中主营业务利润与非主营业务利润,便于投资者识别。

评述

对于学术研究领域,现有的关于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多数都是基于国外资本市场背景的研究,国内关于盈余管理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的经验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IPO、配股、亏损等特殊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起的资本市场反应、盈余管理动机的市场反应以及检验市场对不同盈余管理手段的反应有何区别等方面的研究。以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盈余管理与市场反应的关系,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不同模式的盈余管理行为,若能识别盈余管理行为,市场对于不同模式的盈余管理反应如何,这可能有别于国外的研究,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Ball,R.,and P.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asearch,1968(6):159-178

[2]Lennox.Do Company successfully engage in opinion-shopping? Evidence from the U.K.[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321-327

[3]蔡春,朱荣,和辉,谢柳芳.盈余管理方式选择、行为隐性化与濒死企业状况改善——来自A股特别处理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2(9)

作者简介:

郑梅莲,女,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战略,公司改制与上市等;

王晓颖,女,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管理。

上一篇:物业管理企业要练好“内功” 下一篇: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