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时间:2022-10-07 09:15:35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分析

摘要:物流行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亦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目前,我国的多数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上还存在全面性不足、定性评价与主观评价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多数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作用性,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对策

现代物流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变得愈加明显,物流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并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我国的物流企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无法阻止物流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却对我国物流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起到一定的阻碍,必然不利于我国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物流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绩效评价属于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绩效评价的科学性、高效性与人性化水平都反映着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全面,也是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1.我国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所谓绩效,指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具体是指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中通过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而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则是通过对运筹学与数量统计方面知识的运用,结合特定指标体系,参考相应评价标准,依照一定程序,进行科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最终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企业经营者业绩进行综合、客观、准确而公正的评判。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应用方面尚存以下问题:

1.1评价指标的设置缺乏全面性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普遍存在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的现象。一般说来,很多物流企业的评价指标都把重点放在评估要素中的一部分,而缺乏要素全面的评价体系。同时,在企业评价体系中往往更注重对企业的内部绩效进行评价,往往忽略了应对外部绩效进行合理评价的重要事实。这样一来,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评价体系就无法科学而系统地反映出本企业和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无法客观评价本企业在物流行业中的发展情况。

1.2绩效评价体系中鲜见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评价内容

目前,我国多数的物流企业在建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过于注重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而忽略了对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评价。诚然,多数企业在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时也会涉及到环保投入、服务满意程度等和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有关的指标,但是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都只是出现于评议指标之内,属于对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纠正内容而存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在不断变化,经济与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也不断加深,这些都注定企业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的大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也是物流企业必将迈入的发展方向,故此,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也不能促进企业进一步的长远发展。

1.3评价体系缺乏动态性

现代社会的竞争正越发激烈,决定物流企业发展的经济要素也有可能不断变化,因而,只有建立动态的、可以自行调整的评价体系才是物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但目前,我国的多数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都属于静态类型,缺乏自我调整能力,往往无法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事实上,只有动态评价体系才能够帮助物流企业保持灵敏性,不断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以便适应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1.4定性指标及主观评价影响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

我国的一些物流企业在制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往往采用大量的定性指标,并且主观评价居多,有些依赖主观判断,这些都会影响到整体绩效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物流企业在设计绩效评价体系时应尽量减小定性指标的数目与主观评价的内容,否则的话,无法获得准确而客观的绩效评价,不利于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2.物流企业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应注意的几点原则

2.1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不仅指物流企业应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强调企业要从全局性角度出发,在整体上对评价策略进行调整,充分协调各阶段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工作互相惠及,促进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从而提升企业发展空间。

2.2可比性

这里的可比性强调的是企业要注意横向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横向比较指的是企业要注意相同时期外国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及内容,并与自身进行积极的对照,纵向比较指的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和过去相比的纵向对照。增强物流企业的可比性,也就促进了企业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巧,并且不断超越过去的发展情况,从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进步。

3.物流企业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对策

物流企业属于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我国物流企业基本是从传统仓储、货代、运输等单一服务企业发展而来,可以说并不完全满足现代物流企业在软件及硬件方面的多项要求和标准。不可否认,我国的物流企业正走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道路之上,包括属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构也大有空间可为,笔者认为,物流企业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时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内容:

3.1保障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全面性

物流企业在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不能只着重于部分要素,而是要尽量做到全面和完整,从成本、风险与客户满意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并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设计。还要注重对外部绩效的评价,以便充分了解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首先要建立好信息采集系统,以便收集、整理并了解物流市场发展情况。另外,要及时了解国际先进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有关理念,并结合外国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情况进行研究和学习,以便设计出更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全面而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3.2结合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绩效评级体系

物流企业在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应注意结合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评价指标,不能单纯地关注对经济效益的评价,要将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从整个绩效评价体系的附庸地位提升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虽然只注重经济效益设置评价体系的物流企业未必会出现什么大的发展问题,但结合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绩效评价体系的企业无疑会走得更远。

3.3建立动态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可以进行自我调整的动态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发展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静态的评价体系永远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只有动态绩效评价体系才能灵活地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需求,使物流企业能够灵敏地寻找发展机会,并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及时改变经营策略,从而不断自我壮大,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4减小定性指标及主观评价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比例

定性指标和主观评价的内容会影响绩效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在设计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减小定性指标和主观评价的占比,使其分配尽量科学、合理。

结语

物流行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积极面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从而提升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提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巍,罗呈,王燕.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综合版),2010(4)

[2]徐威.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究[J].经济视野,2013(10)

上一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研究综述 下一篇: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