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探析

时间:2022-03-31 03:51:35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等应用型人才,即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此产生了与之配套的高职教育。从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我国高职教育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从数量上看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与之带来新的问题,高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全程式职业教育,正确评价自我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高级技术工人

一、高职生涯教育的特点

1.培养目标:

不论什么层次的教育,也不论什么类型的教育,明确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是是指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相应地介于学科研究型和直接操作型之间的中间技术型。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强的现场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较高的薪资水平。即面向企业,培养在第一线从事与生产(或流通、服务等)直接有关的技术人才,包括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他们在现场工作,应具备必要的动作技能,但他们不是操作工人而是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

2.培养对象:

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都是高中落榜生,生源素质低。他们的理论学习能力、基础知识与本科院校生源都存在一定差距,但他们的准职业人特性更加明显,他们很少探究理论的深度,而对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更感兴趣,更加定向实际工作。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的一种教育。培养对象应考虑弱化文化理论基础知识与强化职业实践两方面的要求。

3.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学校应主动、灵活地适应人才市场,根据职业岗位进行教学计划开发,必须与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与企业岗位接轨,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这是高职院校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大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与社会需求结合小。所以高职院校在课程配置上,除必要的理论课外,应多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上配置一些相关课程。在低、中年级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实施边学边做。比如发配电专业,低年级可配置:钳工、电工、登杆、电子、ATA等实训。中年级可配置:高电压、电机检修、电站仿真等实训。高年级实现生产实训与顶岗能力结合,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后续拓展能力。这样学生一步一个台阶,由学生逐步过渡到“准职业人”

4.强化教师“多面手”与“专业性”并重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教育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的“双师型”队伍,既然要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教师就要经常深入基层,每年假期把教师派到企业第一线,了解生产第一线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以及生产过程所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同时可以了解最新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要培养学生有技能性和创新意识,就要求教师所涉足的技术领域尽量宽一些。在授课时,不仅讲出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在广度上引导学生。例如《电工工艺》实训这门课,除教学生学会单向全压启动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星-三控制电路的接线外,还要讲授有关电力拖动的知识,进而要求学生对所有有关电路,例如:带有点动的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电动葫芦电气控制电路等都应会照图接线。如果有条件,为了使这门课更完善,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参加某个课题的接线,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接线,而且认识了具体的生产流程,了解企业文化。所谓“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就要求广大高职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高职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广泛聘用各个领域具有直接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从事教学工作。用他们的经验和敬业精神教育、感染学生。

二、全程式职业教育

1.何谓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2.西方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理论上讲,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个人发展一生。西方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等。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他们有些甚至在中小学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出明确的抉择。

3.三段式规划:

由于我国中小学职业教育规划教育的缺失,应从高职新生开始逐步实行职业规划教育,并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第一阶段:职业生涯意识的唤醒:针对高职低年级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专业能力的要求、了解未来所从事职业及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帮助学生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第二阶段:建立目标阶段:针对高职中间年级学生,学生通过不断地“知彼知己”为自己确定正确、适合的职业目标做好准备,运用专业技术,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素质。树立务实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第三阶段:就业技巧辅导阶段:学生通过学习简历的书写、面试等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鼓励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就业。

三、我国现阶段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却遭遇了“寒流”,突出表现为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矛盾。

1.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1)知识结构方面:

学生应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两种知识是在学校可以学到的。这里强调的是,人文知识一定要经过内化转变为人文素养,变为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乃至行动,也就是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的:“知识、学问应该和善行结合。”只有这样,才体现出知识孕育精神的真实意义,才显示出人文知识的真正价值。

(2)能力方面:

毕业生均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学生应具备实操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公关能力。而有的学生需经企业再培训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学生除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对本专业领域的世界先进知识有所了解。学生应具有转岗能力和发展后劲,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还应具有团队精神、调动他人、与人合作、组织协调能力。

(3)各种意识:

主要指职业意识和社会意识。这里要强调的是职业意识,它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高职院校人才就业现状分析:

对于即将走向职场的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还抱有幻想,“天子骄子”的骄傲与实际需求的差距。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以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突出矛盾,如果大学生不能认清这一事实,不能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心理预期,必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束缚与约束,转变观念是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从“学生人”向“职业人”的转变关键。

近年来,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寒流”,而高技能人才却日见抢手。我国现在特别缺乏技术工人,特别具有娴熟技艺的能工巧匠。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最多最底层部分是非技术人才,而最顶层的高级技术工人可谓凤毛麟角,目前我国的现状是:现有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的逐渐退休,许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总理在大连考察时说:“培养输送技术工人,根本还得靠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大批后备的技术人员”。我们应很好地整合这部分资源,改善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使职业教育向良性发展,很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尉庆国 杨翠芬 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学习过程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6).

[2]黄咸强 立足高职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探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文教资料》2011第21期.

[3]颜莉冰 开展全程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年07期.

作者简介:

陈雅萍(1966- )女,湖南资兴人,湖北宜昌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动力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电气控制的教学与实训工作。

田萍,女,湖北宜昌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机电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电教学与实训工作。

上一篇: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工学一体,梯次递进”人才培... 下一篇:伊朗五代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