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预习终生受益

时间:2022-03-29 09:57:28

【摘要】 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如果尝到了预习后的甜头,那就欲罢不能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学生进行了充分预习,上课时就能越听越轻松,心情就舒畅,心态好放得开,人的智商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课后的作业也轻松了,正确率就高了,订正也省心多了,课后比人家玩的时间也多了。学会预习,终生受益。

【关键词】 预习; 甜头; 受益

中图分类号:G632.0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开始也进行了预习,但很难坚持,可能是由于预习不充分,效果不明显。有些学生认为“预习没必要,反正老师要从头到尾讲一遍,我只要认真听课就是了”。还有的觉得预习太难了,所以放弃了预习。我认为只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去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如果尝到了充分预习后的甜头,那就欲罢不能了。

一.预习是为了听课更轻松――改变人的命运

预习可以使自己在听课中由过去的很难听懂变为容易听懂。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成了被动听课,不容易听懂,带来心情也不好,又加上偶尔开一下小差,然而,老师讲的思路就更加接受不了。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搞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就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自然就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前些年,有一个朋友来找我说,我的儿子小学毕业了,语文成绩一般般,而数学成绩不理想,在班里是后五名之内,很顽皮。叫我帮帮忙。我看看时间离9月1日开学还有10天。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计划,这10天时间主攻数学。我给他准备了七上数学课本和相应的《轻松课堂》。开始,我叫他做到这几点:1、每一节认真看,黑体字的几句话一定要理解,不要放过,看不懂的提出来;2、看例题时,先把演算的部分遮起来,再认真看题,其实是叫你把前面的几句黑体字的话套用一下,通过你的演算,与例题对照一下,如果对到了,那你是高手,如果对不到,那就再琢磨一下。然后,把几道课堂练习思考一下,最好呢把课外练习的几道题也去思考一下,但是,不一定写出来。这一节看完就看下一节。当看完一个大章,就去做一下《轻松课堂》中相应的A卷,第一章的A卷得了93分,不错,那7分不会的稍稍说一下就先过去,接着看第二章。就这样,三天左右时间让他第一次整本书全部看完。哇!原计划是用10天时间主攻的,那还留有7天左右时间,我就说,第二次看吧,这次做B卷,结果,也是用了大约3天时间又完成了。第三次看的时候是做C卷和期中、期末卷了。就这样,一份试卷中就留了几道难题没有做,其他的都做了。而且这10天时间几乎是在他自己家里看的。接着我要求他,在学校里上新课之前先去预习一下。到学校里应该特别认真的听课,最好是能够把老师讲错的都能够听出来。再加上认真作业、认真订正。这些要求他真的基本上做到了,他当时同一届的同学有16个班,800多人。大约在一月过去时,学校进行了数学竞赛,他获得了第一名。我说,其他科目也应该这样去预习噜!通过他的努力,三年过去了,进了重点中学。

二.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指点迷津,前途无量

预习的意思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一般来说初中生都是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独自预习,这本身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学行为的一种体现。预习一般是独立完成。在预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尽可能去帮一下。

有一次我的儿子在读高一时,第一个学期放寒假回家,他打算想把高中阶段的化学内容全部预习完。结果看了一点,他说看不懂。我说,请你给我两个小时好吗?把高中的化学书全部拿来,我用蜻蜓点水的办法点一下难理解的知识点。真的,我也没有超过两个小时。他用了大约三天时间,看完了一次。这时,我一是高兴;二是担忧。高兴的是他有这样的劲头,化学应该会学得好;担忧的是三年以后考大学的总分,如果偏科就麻烦了。所以,我就说,你能不能其他科目也给我各两个小时?他默许,并且说:“英语、语文、生物不需要你点”。接着我把数学、物理点了一下。下一步就是他的任务了。看他无论预习什么科目都很投入。他就读的高中是地级市的重点中学,同一届有10个班。在班里编班时的名次是三十多名,通过努力预习,每一次的期中、期末考试都是进了几名。直到高中毕业时,在班里是前五名。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他学会了预习、学会了自学,学习上越读越轻松,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俄亥俄州的一所名牌大学,攻读博士,不需要我支付一分钱,现在已经博士毕业了。

我一直来带班,从初一到初三,特别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我是教科学的,我觉得带班是应该兼顾到全面,“若要总分高,务必全科优”。然而,在2010年有14个毕业班,进入重点中学有16人,我班就有4人。而且其中一名胡慧英同学是达到了地级市重点中学的分数线。

现在,我中途接任的是八(5)班,全年级共8个班。在七年级时,总分前十名没有出现。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教育培养,多数的学生学会了自学,学会了预习,现在有三位学生能够进入年级前十名,有两位是几次在第二、三名。“苗子”长势很好。

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活泼可爱

学生在A习过程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他们求知欲是很强烈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会百度查资料,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而且如果预习充分的话,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加快,课后复习的时间相应缩短.而且错题琢磨的时间也就缩短了,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甚至连课外活动的时间也多了。在我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平时课外是很活泼的。看他们都很开心,无忧无虑、活泼可爱。

四.预习能够让学生提早受益――身体健康

当我开始带班时,小学刚刚毕业。初一的小同学,不懂得冷热调节,穿着好多的衣服跑步,出汗时脱了衣服,不知是应该什么时候该穿回去才合适。我是科学老师,就先说说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原理,应该什么时候穿回去比较好。他们认识到感冒的痛苦。大家重视了,以后这方面的痛苦就大大减少了。我觉得这是提早受益的预习。还有牙齿的保护、胃的养护也是这样。先说说它们的原理,再说说应该怎么去养护。我觉得这些都是给学生能够提早受益的。再说,在小时候越早学会预习,以后学习是越来越轻松。总之,学历高的人,小时候预习是很有一套的。这是超级的提早受益。

五.掌握正确预习非常重要的预习方法则更加重要――终生受益

就拿英语来说吧,新教材要求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掌握所学内容。这四个方面教学课堂安排结构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根据教学要求和结构,学生课前预习首先要听录音,力求听得懂,即使听不懂,也要听懂句子的读音。基本上达到能模仿录音的程度,然后再跟录音朗读。接着再对所学内容进行细心阅读,努力掌握其大意。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乡下来的,小学的英语基础不理想,音标基本不会读。我觉得学英语最大的障碍是音标不会读。我就设法默默地帮学生及早学会音标。最起码班里比较懂事的学生就已经解决这个难题了。用音标会读生词就好办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学生身边没有老师时,也能够自觉去自学、去预习。那绝对是前途无量了。“预习”这一环工作做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从1975年8月开始教书,到现在有了40多个年头,得出一条:好的学习方法――学会预习,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

作者简介:王敏,男,学历:本科,出生年月:1958.7,籍贯:浙江永康,研究方向:初中科学学科

上一篇:重视铺垫导入,激活原有认知 下一篇:快乐教学在高职广告写作课程中的实施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