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5 06:34:19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履行使命的重要保证。本文从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准入制度、发展路径、评价机制与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关联性。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准入制度、发展路径、评价机制和自我修炼等多方面努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自1953年建立了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已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具有多重角色的专业人才。辅导员职责重大,使命光荣,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辅导员履行好使命的重要保证。

一.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既有教书育人的职责,又承担着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指导职责,相对于学生而言,其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内涵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还包含干部职业道德的内容。干部职业道德是指为官从政者在行使自己的权力、管理国家以及公安事务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本质是政治道德,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和干部职业道德的内涵,辅导员职业道德是指辅导员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规范和要求的总各,包括政治素养、工作纪律、责任意识、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以规范权力的行使,并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教育人。辅导员在思政教育、班级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基层生力军的作用,若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不仅将影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也将影响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二.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准入制度模糊、发展路径不明晰与辅导员职业认同偏低

在辅导员的招聘过程中,缺乏统一具体标准的指导,在现行的辅导员招聘中,一般有报名、笔试、面试等环节,报名达到一定条件都能通过,笔试也是有规律可循并加以应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面试表现,演说能力至关重要。虽然在报名环节有政治和道德方面的考察,但属于应聘者自主提交,在就业压力较大和人情社会的现实状况下,在学校获个“好评”也不是难事儿。面试一般采取一对多的形式,评委多为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这种模式也为找关系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招聘中的种种漏洞,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留下了源头上的隐患。辅导员准入的把控不精准,导致部分从业人员把辅导员作为一个进入高校的途径,作为一份谋生的工作,而缺乏对职业本身的认识和认同。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被繁琐的学生事务所累,较少有时间和精力投人学习和科研,辅导员承担的教学只有形势政策、就业指导、身心发展等素质课,且教授内容不一定与自身专业相匹配,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学术地位、工资待遇等方面与专业老师相差甚远。少数辅导员通过努力评上了思政副教授,其学术地位也难以被认可。辅导员大多数选择在3至4年之后调任到学校机关和行政部门工作,但是机会不多。发展路径的不明晰,导致辅导T仅仅把工作当跳板,很难安心下来钻研业务,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认同感。

2.高校考核内容不科学与辅导员价值取向偏差

高校与社会的互动和融合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在此背景下,社会观念也深刻影响着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价值观动摇了部分辅导员的职业信念,或是影响了辅导员的行事风格。二是学校在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上,遵从量化考核,以学生成绩、就业率、学生获奖情况、学生典型等指标来量化辅导员的工作,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和人格。辅导员的工作往往遵从简单高效的原则,忽略方法的科学性和措施对学生的影响,强制甚至弄虚作假的事都时有发生,给了学生不好的示范,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对策

1.严格准入制度、明确发展路径,提升职业认同感

能力的考察已经有较为成熟和系统的方法,但道德层面的考察较为困难。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兼职辅导员的设立为培养考察辅导员提供了一种可选路径,通过读研或者读博期间兼职做学生工作,考察其量否适合辅导员这份职业。”2+3”制度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让优秀本科毕业生全职做两年辅导员,然后再读研究生,给予辅导员反思和调整的机会,也给管理者考察和发现的机会。但以上两种路径不能作为大量辅导员准入考察的主要路径,更多的需要在应聘环节科学设置规则,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改变人们认为什么人都可以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既定印像,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匹配度,也有利于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感,进而提升辅导员职业道德修炼的自觉性。

2.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考核评价,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辅导员从事的是育人的活动,对其工作的考察不能忽略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成绩、就业率、学生获奖情况等只是体现教育成果的一个方面,且学生成绩、就业率等成果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受专业、学院、教师等多重因素影响,若其它因素起促进作用,刚对辅导员的评价有利,若其它因素起限制作用,则对辅导员评价不利,因此,以学生成绩、就业率、学生获奖等情况来考核辅导员有失公允。教育更重要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对辅导员的考核中,要体现教育的基本功能,要把工作业绩与自我发展结合起来。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考核与评估要淡化量化指标,积极建立自评、互评、学生评价、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力求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避免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避免把辅导员指挥成“拼业绩”的机器,引导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价职取向,从而在工作中采取科学的育人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主动认识人性、积极参与社会,加强自我修炼

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外部条件的促进,也需要辅导员自身加强修炼。通过内省、慎独、自我激励等方法去认识人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层次。同时要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师德理论,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在持续的学习与社会参与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北京:教育部,2006.

[2]钱焕琪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翔.关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06:120-122.

[4]赵夫鑫.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 04:189-190+201.

上一篇:任务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口语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研,需要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