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探究

时间:2022-03-29 03:33:34

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探究

【摘 要】高职物理电路教学中涉及的电路基本规律――基尔霍夫定律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如何规划好基尔霍夫定律的教学任务具有很高的教学意义。本文将就怎样实现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的合理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以此来促进高职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 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探究

一、对基尔霍夫定律的认识

19世纪中期,基尔霍夫定律被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在其论文中提出。在其论文《关于研究电路线性分布所得到的方程解》中阐述的基尔霍夫定律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从其内容阐述上可以命名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定义是在一个稳衡电路中,通过一定顺序的电流方向的标示,流出节点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电流为负,最终的电流总和为零。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定义是稳衡电路的一个回路从起点到终点,各支路电压即分电阻与电流的乘积的代数和就是总的电动势。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通过对基础性知识的了解,我们能够对该电路理论有一定的认识。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该理论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在下文的论述中,我们将就具体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二、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探究的背景分析

高职基尔霍夫定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理解程度的差异问题,这时可以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行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层次划分,教师根据划分的层次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分区,从而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尊重,他们的学习潜能也得到了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素养也逐步提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对一模式,所有的学生都被认定在同一的素质水平上,却忘记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问题。所以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依据

有关“分层递进教学”理论的研究很早便在国内外有所探讨。有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以班教学的方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实行的集体、分组、个别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划分发展区的教学方式等国外研究。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提出过相应的育人之道,如“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因其“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先进教育思想而流传百世,为世人称道。这些都使“分层递进教学”理论得到了充分体现,也使我们明白学生的自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的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理论指导与实践演练。

四、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的台前工作

高职物理的教学任务基本上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完成的,在这样短促的时间内使学生对基尔霍夫定律实现全方位的理解也不是像喝凉水一样如此简单的事。在对学生做好相应的虚拟实际分层概念后,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后续学习任务的构建与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课堂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交流的舞台,也是教师与学生感情互动的阶梯,课堂需要轻松的氛围,这样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就愉快了许多,也能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的优势特点。与此同时,教师就需要变更自我的教学姿态,要以一种朋友的平等关系角度来参与教学探究,要像朋友那样认真聆听学生的学习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在乎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对于学生偏颇的看法可以展开小组探讨,不要随意否定学生自我思考的观点看法。以这样一种氛围进行的课堂,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使学生有了一颗快乐的心,使学生能够乐观向学,更加激发了学生对陌生事物的探索欲。

五、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的要求

高校在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任务时需要融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做好备课的内容要求,分清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实现教学的分层后,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需求的教学指导和作业要求,使学生从心理上克服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的不耐心态,也不再觉得自己无法认识它,要从心理上意识到自己可以攻克它,从而体会出该定律在电路计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样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的过程中都会获得一定的收获。这时教师要仔细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基尔霍夫定律过程中的体会以及相应的意见,教师做出相应的补充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奖励与评价。在学习基尔霍夫定律的最后阶段,做好相应的评估,评估标准可以让学生们切身参与,并不以最终成绩为准,而以学生的发展进步为基准实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收获。

六、结语

通过对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各个方面的阐述,我们了解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教学内涵、教学模式及相应的要求。在实际的高职基尔霍夫定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玉德.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的探究[J].科学教育,2010(05):54-56.

[2]杨文强,杨月春,魏广华,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探究法学习研究――以如何学习掌握好基尔霍夫定律为例[J].经济师,2014(02):226-227,230.

上一篇:一种结构创新型防水LED照明系统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防呆在笔电制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