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中导学案的编写

时间:2022-03-27 07:00:51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随着生产需求的改变,社会对于生产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值得欣慰的是,教育工作者对于下一代的培养也在不断地改变。在我地区实施的课改中,我们更注重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宰,把被动教授改为主动探索,锻炼孩子的独立创新能力。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中采用导学案的形式。把学生该完成的学习目标,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完成自主完成性学案、研讨性学案、反馈性学案和拓展性学案四大部分,还有相应的提示和学生自己发挥的地方,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不再是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明确告诉学生这个章节要掌握什么知识,要锻炼哪方面的能力,要得到哪些收获。目标的制定要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让学生易于接受与达成,真正成为一盏指路明灯。

二、学习过程的设定

自主完成性学案,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生字的认读、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的把握,这是对学生个人完成能力的培养。研讨性学案要求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这部分学案的内容也是这堂课中最重要的部分,针对某几个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再进行小组研讨,让学生一起去探求知识的真谛。锻炼学生的自主完成能力。反馈性学案,是对本课教学的一个检验,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中的得失让学生自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拓展性学案是一种知识的链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探求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求知,真正变成“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三、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的编写还应有教师的一些提示语,把教师“导”的作用发挥出来,教师给方向、给方法,目标由学生自己去实现。

四、导学案也给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

导学案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探究过程也随笔写下,这样学生的主导性就发挥出来了。

这样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探究的同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祖国接班人。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小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下一篇:浅谈中学历史情境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