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地方新闻网站特点探析

时间:2022-03-27 12:06:46

融媒时代地方新闻网站特点探析

【摘 要】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大众传媒业进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并催生出了报网融合的实践,本文以华商网和南都网为例,从两个网站的标题及版面设置的对比出发,来考察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新闻网站的特点。

【关键词】地方新闻网站;华商网;南都网

一、媒介融合下的地方新闻网站

作为地方新闻网站,华商网和南都网都依赖于其母媒体《华商报》和《南方都市报》,二者都是立足于本地城市生活而着力打造的一家综合型报纸。在网站还未建立之初,两报就已被当地受众认可与信任,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后为了应对便在此基础上创立报纸的网络版、电子版,而网站的诞生使其走上了整合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交网络如微博等的崛起,地方新闻网站在沿着时代潮流前进的过程中,也加大了对网络互动的利用度,形成SNS门户。另外,南都网依托的《南方都市报》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是中国的一份旗帜性报纸,通过与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网站进行对比,可为西部媒体取长补短。

二、网站对比分析

和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由于其自身特点(使用超链接来连接文章等),读者打开网页时最先看到的是网站首页的形式(如由标题、提要、图片组成的网站首页、频道首页、社区首页等),其形式是否能够吸引受众是关乎到其内容嫩否被阅读到的关键。因此可以看出网站版面设置的重要性。以下仅从标题和栏目设置两方面来考察。

1.标题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互联网由于其超链接的特性,在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使得每条新闻一般以新闻标题的形式呈现,而无论是新问提要还是正文内容都必须打开链接后才得以看到,这就要求新闻标题必须要以自身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可以说标题就相当于新闻内容的广告。要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快俘虏人们的眼球,一方面标题要将事实要素以最凝练的方式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标题要以简洁、醒目等的手法首先留住读者其次才能谈得上感染和愉悦读者,这也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为重要、更能吸引注意力的手段。

首先,新闻标题要彰显观点,直接点明事实要素,这也是新闻标题的首要功能。如“埃及动荡后首部宪法草案公投开始举行”(南都网 国际)、“足协初定实德注销集体自由身”(华商网 新闻中心)。现在处于眼球经济的时代,网媒在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使得信息转瞬即逝,这也让人们目不暇接,所以新闻标题最好能容纳整个新闻事实要点,在新闻事件中能够过滤出最重要的信息。

其次,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出现:如 “广州一女子跳珠江,求媒体关注”(华商网),这条新闻来源于南都网,标题为“广州一女子跳江‘求关注’”。“求关注”是进来比较流行的词语,更是引发了像“求解释”等“求XX”这种形式的运用。这种形式本身没有对错,但作为具有娱乐性质的流行用语,用于跳江这样的事件中是否合适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次,新闻标题中缩略词的运用:如“救护车撞伤8学生 司机称受对面车远光灯影响”(华商网),而在南都网中很少见到,这一方面是由于南都网的标题使用的句式的缘故,也是由于其栏目下新闻数量的缘故。

最后,新闻标题中句式的运用。南都网的句式一般为陈述句,且一般是两句的形式。而华商网的标题句式既有一句式也有两句式,同时还使用祈使句、感叹句及疑问句等,如“8度设防就能够抗8级地震吗”一题,这一标题使用的是疑问句,在加强语气,同时也体现了标题中以实题为主,虚实结合的原则,实指目标,虚指悬念,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

由于两家网站的受众定位不同,因而也会导致其标题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华商网的目标受众群主要是西北地区,重点是陕西省,而南都网由于其影响力深刻,重视深度,辐射全国,所以在同样重视新闻的重要性下,还有各自的特色,华商网的区域性更强,因此趣味性和接近性更为突出。

2.栏目设置

社交网络的渐趋发达,使得网站不仅提供新闻、资讯等信息的,还致力于与网民的互动,形成SNS平台。因此网站在栏目的设置上也尤其自身的特点。南都网除了新闻、评论即其他信息资讯外,还开设了微博、商城购物、鲜橙、米铺等互动栏目。华商网也是在新闻及生活信息的提供之外,还开设了论坛、淘购等栏目。以下是两家网站各自的栏目设置特色:

(1)南都网。华商网按照栏目来为新闻分类,但南都网在此基础上还有一层分类排列的方式。南都网的首页页面是以屏来划分,共分有10屏,以新闻为例,其下设有时局、国际、社会、深度、传媒等几个分栏目,但其新闻的归类并不是像一般网媒一样在栏目下全列出来,而是分散在各屏里,每条新闻前面注明所属栏目。这样所承载的信息量就大为精简,新闻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在选择新闻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南都网将自身设定为SNS网站也体现在这种每条新闻按屏分散的形式下,在新闻后面,有三个图标,分别代表评论、分享到某一社交网站和表示喜欢。南都这一方面最为明显的就是社交网站的应用,如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的分享,及与微博账号和QQ账号相联系作为登陆南都网的入口,而在微博方面,南都网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南方微博,同时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把南方都市报、南方评论等纸媒纳入其中,实现了报网的互动融合;此外还下辖微政务、粤语微博、微进行等。

(2)华商网。为了把新闻网站的媒介公信力和互联网的互动性相结合,发挥网上舆论监督的优势,各大新闻网站纷纷推出了一些互动性强的特色栏目,这些栏目的推出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网民注意力与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网站在广告客户心中的分量。在此基础上,华商网评论这方面推出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栏目――“华商论坛”。网络的即时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运用于评论栏目使得网络体现了草根性和去中心性,评论主体呈现多元化和评论观点多样性的特点。华商论坛的网民互动主要还是以接近性为原则的,因为华商网的受众主要是陕西本地人,一方面华商论坛能够为他们互通信息、表达情感提供平台,同时也便于本地受众表达民意的途径,形成公众舆论空间,在这里,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显然比较模糊,人人都能成为新闻提供者。受众有了主体参与的意识,这就增大了受众交流观点看法的空间,也间接增大了公共事件对受众冲击的力度。

三、总结

南都网和华商网在贯彻自身定位的同时维系着自身网站的风格与特色:南都网注重深度,华商网注重亲民贴近。同时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在同为打造提供新闻资讯和互动平台上,南都网更是加大对社交网络的利用,形成全媒体,向门户网站进军。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将在未来的时间里从各个方面渗透。华商网也许可以更加利用这一网络的便利,使其亲民性和接近性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支庭荣.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融合背景下“转型媒体”的跨界壁垒与策略选择[J].国际新闻界,2011(12).

[2]何旭.移动新媒体:地方新闻网站的突破点[J].新闻战线,2012(05).

[3]赵星耀.认知媒介融合的既有理念和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1(03).

[4]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J].传媒观察,2007(05).

[5]林如鹏,顾宇.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网融合探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1).

[6]廖福生,杜仕勇.SNS社交网站流行简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2).

上一篇:中小型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特效思维在数字短片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