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生英语课堂学习模式探究

时间:2022-03-27 02:13:53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生英语课堂学习模式探究

【摘 要】 本文根据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建议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性地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以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 多元智能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以全新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去研究学习者,因而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索了高中英语课堂上的两种学习模式。

1. 合作学习模式

根据斯莱文及我国王坦等学者合作学习的理论以及合作学习方法中艾若森提出的 “拼图”学习方式,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笔者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具体实施的8个步骤:

1.1 建立异质小组.根据智能档案,将学生分组

每个组由8个学生组成,并确保每个组内至少有一个学生的某种智能处于强或较强等次以完成与某一智能有关的学习任务。

1.2 分配学习任务

教师设计八个或少于八个的问题让学生完成。每个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交一份完整的答案或报告。 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问题的解决过程与八项智能有关,然而,并不是教师在一次活动中必须布置八个任务或问题,有时,两三个学生可以同时完成一个任务。要强调的是:异质小组要完成同样的任务;这些任务在组内又被划分成几个部分;谁要完成某一部分是被教师或组长分配好固定下来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教师要有意设计更多的、相对简单的、与语言智能有关的问题,并且分配给逻辑-数理和身体运动智能较强的学生,以便提高他们的语言智能,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1.3 思考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问题答案

由于组内成员独自承担布置的任务,所以每个人对于整个组的任务的完成都负有责任。因此,任务布置后,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也使得他们能够深度思考。

1.4 讨论并总结“专家组”的答案

每个组员单独思考后,将与需要完成同样任务的其他组的成员交流,汇总答案。这样,一个临时的专家组就形成了。可以看得,专家组的数量等于所设计问题的数量。专家组内,具有相同优势的学生在一起解决与他们强项或弱项智能有关的任务,最终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答案。

1.5 回到本组分享答案

专家组讨论归纳之后,组员带着讨论结果回到本组交流答案。

1.6 完成本组报告

组员集思广益,完成本组任务,提交报告。也就是说,这些被划分开的任务的答案组成一份报告。这就像是拼图一样,部分拼起来,构成整体。

1.7 展示小组报告

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陈述或展示报告。

1.8 评价报告

教师根据学生在本组内的表现和专家组的表现去评价报告和学生。可以看到,每个学生分别隶属于异质组和专家组,因此教师评价时要尽量确保组内成员成绩一致,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团体协作精神。对于评价过程,不一定要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的表现。

2. 自主学习模式

根据学者程晓堂、韩清林等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笔者建议了自主学习模式实施的以下7个步骤:

2.1 起草个人学习计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制定出灵活的计划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2 选定学习内容

根据学习任务、难度、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适合学习者的内容。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保证了学习内容的适应性。然而,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内容以教科书为。

2.3 选择学习时间

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安排,调整并监控时间,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的时间

2.4 创造学习环境

有些学生习惯于独自学习,也有些学生习惯于与同伴一起学习。所以,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创设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

2.5 学习策略

使用适合个人的学习策略学习。

2.6 总结归纳

教师帮助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2.7 评价

教师评价学习效果,学生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无论合作学习还是自主学习都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尤其是语言智能的发展。通过有意设计的一系列与语言智能有关的活动,学生的语言智能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1] 蔡慧萍,蔡明德,罗毅.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 霍力岩, 莎莉. 重新审视多元智力[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 梅汝莉. 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 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初中英语合作学习问题分析 下一篇:张蓝心:“龙女郎”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