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3-26 10:18:24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在深入分析我国目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关键字:工程造价管理;内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而备受关注。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合理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系统化。

1、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每一项工程都会消费大量的物质资料。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即合理分配和调度资源,使物质资料更好地为工程项目建设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一般来讲,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项目预备费管理、物质资料统购管理、建筑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首先,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建设项目的地点、技术工艺的选择、材料供应商选择和各项设备如何选择,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能够对拟建项目进行合理成本预算,并检测建设项目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从而提高建设项目质量。

其次,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对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需要临时变更,施工技术需要优化等等。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很有可能影响正常施工,从而引起纠纷,为投资者带来损失。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主动控制建设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避免工程变更对建设项目带来的的不利影响。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工程造价管理片面,缺乏全过程项目工程造价控制

目前某些建筑项目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过于片面,建筑项目的管理过程十分混乱,例如,建设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盲目压缩工期,预付款进度款不按时拨付,施工单位为降价成本,使用劣质材料,最终造成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无法保证,浪费了物质资源,其后果难以想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建设项目管理缺少全过程监控。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重点局限于建设项目后期阶段,往往在后期结算时,才发现初期投资量不合理,工程管理混乱等问题,此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事实上,建设项目的前期造价管理十分重要,忽视前期的造价管理,不注重前期规划,往往造成工程效益差,资源浪费。

2.2缺乏相应的制约约束制度,职责分配混乱

我国有关承包商的责任约束机制尚不完善,建筑项目内部职责混乱。首先,建设单位的发包行为缺乏法制规范,行业垄断现象严重,建设单位发包行为没有规范标准,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肢解工程,没有充分考虑工程本身的特点和利益,肢解发包的行为增加了发包的中间环节,从而不可避免地提高了工程造价,造成恶劣影响。另外,工程造价控制的职责分配不明确,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管理成为了财务部门自己的职责,建设项目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的成本控制职责,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使得成本在无形中增长。

2.3招投标行为不规范

许多建设项目的招投标行为存在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往往是投标单位多,建设项目少。为了能够在招投标中一举夺标,许多建设单位不断向施工单位施压,要求施工单位降低报价,而施工单位为了夺标,在不考虑工程本身的情况下,盲目压低报价,以价格上的优势中标。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控制成本,只能偷工减料,影响了工程质量,形成恶性竞争。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3.1规范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招投标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部分。首先,建设单位自身有能力招标应当提高招投标人员的专业素质。没有能力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招标机构。招投标人员应当业务熟练,同时对市场十分了解,招投标队伍应当包括技术人员、工程施工人员、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聘请要聘请经济技术方面的专家。面对重大的招投标项目时,投标书编制应当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采用具有经济可行性的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案,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认真编制投标书。同时,招投标工作的合同签订环节需要谨慎。中标后,招投标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保证合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合同具有法律效率,合同签订后不得任意修改,因此,双方单位要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仔细详实,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招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招投标法》

3.2加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当贯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和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目前,很多建设单位之注重后两个阶段的管理工作,这远远达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首先,决策阶段的各项经济决策时整个建设过程的基础,尤其是涉及到建设地点、建设水平等关键性因素时,造价管理不可缺少。因此,决策阶段应当实事求是地反映工程情况,正确计算建设投资量。同时,设计方案是整个建设项目的灵魂和关键,在保证设计质量过关,功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设计应当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积极采用新技术的同时需要考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经济可行性,选择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3.3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的法律制度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市场机制。目前我国出台了很多以《建筑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对建筑行业的诸多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的监管法规尚不完善,建设部门的自律和市场的调控作用需要更严格的法律监控。国家应当完善法律制度,建立起相应的建筑项目法律体系,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和定期评估工作,完善招投标法和合同法,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防止恶性竞争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4、总结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时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其实质是合理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高质量地完成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同时解决各类经济与技术问题,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高产出的目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有效的进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呼声,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不断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开辟建筑行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姚建良.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 戴明君.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问题的研究[J].中外建筑,2011.

[3] 刘献忠.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作者简介:王琦(1967年7月-)女,籍贯为山西大同市,大学本科学历,工民建专业工程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上一篇:浅述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下一篇:顶管技术在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