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出口风险提示

时间:2022-03-26 04:28:47

中国钢铁出口风险提示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经济波动必然影响钢铁业的发展。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钢铁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世界总体钢铁需求、价格和产量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2009~2010年世界钢铁需求、价格和产量均恢复到了或者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我国的钢铁出口量大幅增长,进口则维持稳定。

2010年,全球钢铁需求上升主要是因为企业库存回补以及各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但在2011年这些因素将逐步消退。宏观层面,世界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较高。近期,中北非国家政局动荡,国家政治风险凸显。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频发,使得部分原来的低风险国家的买方风险激增。而2010年各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出台的大量促进措施可能会触发进一步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而,中国钢材的出口目的国家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新兴市场成为出口增量的支柱,我国钢材出口的国别风险在明显升高。相应地,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也将明显升高。

虽然目前世界钢铁需求处于较高水平,但综合考虑未来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较高,政治风险突发,钢铁出口国别风险多元化且风险增高,以及贸易摩擦不断加大,2011年的中国钢铁出口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0年世界钢铁业运行趋势

2010年世界钢铁价格恢复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了大宗物资商品价格雪崩式的下跌,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稳定以及国际贸易的逐步恢复,2010年钢铁价格有了较大的提升,根据万德资讯公布,2009年12月中国出口钢材平均价格为760美元,2010年上升34%至1020美元。

2010年世界钢铁产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 随着钢铁价格的回升以及世界贸易的恢复,据世界权威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 Associadon)的统计,2010年钢铁产量同比增长15%,达到14亿吨。2010年世界月钢铁产量已经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达到1.1亿吨以上(见图1)。

2010年,世界前15大钢铁生产国别的钢铁产量均有恢复,其中,中国钢铁产量达6.3亿吨,名列第一,占世界产量的44%。(见表1)

主要贸易国的表现各不相同2010年,中国、日本、韩国以及美国钢铁出口量大幅增加,相应的俄罗斯以及土耳其钢铁出口量有小额下滑。(见表2)

进口方面,欧盟、南韩、美国、泰国以及印度的钢铁进口额有大幅提高,我国进口额则大幅锐减。(见表3)

中国钢铁贸易趋势2010年,中国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出口国,钢铁进出口均以板材为主。受到中国2010年7月钢铁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中国钢铁出口量在2010年二季度达到年度高峰之后大幅下降。同时,中国板材进口量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态势,代表中国对该部分钢材的需求较为刚性。(见图2)

2011年世界钢铁行业预测

世界钢铁需求回暖下降根据世界钢铁协会2010年10月公布的预测显示,在2010年世界钢铁需求上升13%的基础上,预计2011年世界钢铁需求量增速将下降5.3%,至13.4亿吨。2010年,钢铁需求上升主要是因为库存回补以及政府刺激政策。但在2011年,以上因素将逐步消退,虽然个人消费以及企业投资将填补以上空缺,但效果仍然有待观察。(见表4)

2011年中国钢铁需求将会增长3.5% 随着中国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措施加强,预计2011年中国钢铁需求将会增长3.5%,占世界钢铁需求的45%。

发达国家需求增长减缓,前苏联地区需求维持高速 北美、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受到存货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钢铁需求将减缓。印度钢铁需求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长,达到13.6%,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三大钢铁消费国。而前苏联地区需求将维持较高水平。

2011年钢铁行业出口风险提示

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11年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世界通胀率在一段时间之内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较高。

2011年,预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增长2.5%,在危机期间大幅下滑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私人消费将开始巩固。此外,在需求强劲增长和供给冲击的共同影响下,商品价格出现了高于预期的增长。在发达经济体,石油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经济增长和核心通胀只会受到很小的影响。然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却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因为,在这些经济体,食品和燃料所占的消费比重较大,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又往往较低。因此,预计世界通胀率在一段时间之内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而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紧张形势可能蔓延到欧洲核心国家,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制定中期财政整顿计划方面不能取得进展,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疲软,商品价格高企,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过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较高。

各国大量使用贸易促进措施,未来贸易冲突可能加剧 自金融危机爆发至2009年,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而钢铁行业可谓贸易保护的重灾区。2009年,中国钢材的前三大出口目的国(地区)中的欧盟和美国纷纷发起对中国钢材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随着这一系列措施从发起调查到2010年逐步形成初裁、终裁结果,相应对贸易影响的不确定性风险逐步转变为贸易成本增加的实际结果。例如,美国对中国石油管材从2009年4月开始“双反”调查,2010年4月公布初裁结果,2010年9月公布终裁结果,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石油管材出口的大幅锐减。

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2010年9月的研究报告表明,2010年以来,国际贸易恢复过程中各国政府为了规避贸易战的爆发出台了众多贸易促进措施,例如补贴、信贷门槛降低、税收返还以及豁免,但大量采用贸易促进措施可能会触发进一步的贸易保护措施。

政治风险突起2010年开始,国际政治局势出现动荡。2010年7月,伊朗核危机导致欧美对伊朗提出单边经济制裁,直接导致伊朗对外偿付产生问题。中东、北非伊斯兰国家的骚乱,体现出高物价背景下社会冲突爆发的突然性。利比亚军事冲突跌宕起伏,前景无法预测。钢铁行业的主要出口地区,国家政治风险突起。

自然灾害频发,低风险国家买方风险异化2010年至今,世界范围内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如欧洲的雪灾、澳洲洪水、新西兰地震、日本地震等。突发的自然灾害将严重破坏所在国家企业的正常运营,直接影响企业的付款意愿以及付款能力。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从自然灾害向信用违约转化的相对复杂的过程。原有低风险国家的买方风险可能因为突发性事件飙升。

出口市场向新兴国家转移,出口国别以及收汇风险明显增高 从2009年开始,在传统欧美市场需求疲软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双重制约下,中国钢材的出口目的国家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新兴市场成为出口增量的支柱。如越南、俄罗斯等国的出口增长迅猛,中国钢材出口的国家风险明显增高。结合中国前十大出口国别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评出的相应年份的国别风险等级,可以看出,2009年,中国钢材出口前十大国别的平均风险等级仅为4.0,而到2010年,该数字上升至4.1(见表5、表6),且2010年高风险国别数目增加一个,达到五个。中国钢材出口的国别风险在明显增高。相应地,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也将明显增高。

上一篇:包容性发展 下一篇:一种企业联合追讨债务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