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辣椒栽培技术

时间:2022-03-26 02:28:45

保护地辣椒栽培技术

摘 要: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舟曲县保护地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目前掌握和普及推广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尤为关键。

关键词:保护地;辣椒;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4-0025-02

辣椒原产于美洲中南部热带地区,是人们颇为喜爱的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发展,辣椒可一年四季生产供应,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保护地辣椒种植已成为丰富市场供给,改善人们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举措。

1 育苗

辣椒育苗要求较高的温度,应高于茄子和番茄,苗期给予较高的温度管理,是育苗技术的关键。辣椒的根系较弱,对肥水的吸收能力较差,培育适龄壮苗,是辣椒丰产稳产的基础,不仅有利于早熟,且能促进发秧,减轻病毒危害。在一般育苗条件下,欲使幼苗定植时达到现大蕾的程度,必须适当早播。苗期一般是80~90 d,根据各地的适宜定植期来推算适宜播期。

1.1 播种期的确定

由于受低温季节土壤温度不足的限制,使开花结果期避开严寒季节,日光温室种冬春茬,即在严冬季节11~12月进行育苗,于春前2~3月定植,进入4月开始采收。塑料大棚种早春茬,1月上旬进行育苗,3~4月定植,6月开始采收。

1.2 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辣椒用种量一般为1 500~3 000 g/hm2不等,依育苗方式和发芽率而定。晒种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的辅助措施。浸种前可在室外暴晒1 d。浸种通常用两开一凉对成54 ℃的热水,立即放入种子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30 ℃左右时倒掉过多的水(淹住种子为宜)。浸泡6~7 h,再用粗布搓洗干净种皮上的粘质,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埋于湿锯末盆中,置于温暖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0~30 ℃,每天早晚将种子连袋用清水淘洗翻动一次,约经5~6 d后,见少数种子刚刚露白时就应播种。

1.3 苗床准备

辣椒冬季育苗在温室内进行,苗床宽1.20 m,长5~6 m,应设在温室中央,光照充足处。培育温室辣椒苗约需播种苗床90~120 m2/hm2,施入充分腐熟,过筛的优质农家肥5 kg/m2左右,还可采用基质苗盘育苗。苗盘为60 cm×20 cm×6 cm,底部有孔的硬塑料盘或自制小木盘代替。基质可用过筛的锯末4份,细沙4份,腐熟的马粪或土粪2份混合而成。

1.4 播种

1.4.1 平畦育苗 播前整地施肥,浇好底水,待水渗下后筛盖3~5 mm厚的细土即可播种。将浸种催芽的种子加入少量干沙轻轻拌散,撒播均匀后再盖2 mm厚的细土,并盖地膜增温保墒以利出苗。

1.4.2 基质盘播 先将基质用开水充分拌湿,以手握成团,紧捏稍有滴水为宜。木盘也需用水浇湿,趁热装盘,拨平压实,厚约6 cm,然后划沟条播,行距3 cm,深约1 cm。每盘下籽10 g,不可过密,播后放到温室温暖处盖上地膜。

1.5 播后管理

塑料大棚内育苗因温度不够,要在苗床上加盖小弓棚增温,播种后出苗前不通风,尽量提高温度,注意夜间保温,使地温保持在15 ℃以上,20 ℃左右最好。促进早出苗,出苗后揭掉地膜,加强温度光照管理。平畦撒播原来覆土很浅,在芽子刚顶土时要加盖一层细土(3~5 mm)以利脱壳,到第一片真叶顶心时进行间苗,拔掉过密和过弱苗,间距保持在2.50~3 cm,如土表见干,要适当喷水,每喷2次清水改喷1次0.2 %的磷酸二氢钾和0.5 %的尿素混合营养液,使幼苗生长健壮整齐。当第二片真叶长出后,即可分苗移植。

2 定植

定植前翻地15~20 cm深,施入充足的基肥,最好施用优质农家肥,施肥75 000~105 000 kg/hm2,撒施和沟施相结合,并用菌虫特杀或地旺2 kg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地下害虫。定植采用高垄栽培。定植时土壤温度应不低于15 ℃,采取先开沟浇水后栽苗的方法,即在定植前2~3 d浇水,浇水后密闭不透水不透风,借以提高土壤湿度。应合理密植,一般一穴双株,垄高15 cm,垄顶宽50 cm,沟宽60 cm,大行距6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栽60 000株/hm2左右。先按规格起垄,再在垄上盖好地膜,然后按既定的株行距用打孔器打孔定植。定植应选晴天上午进行,争取在下午2点前结束。定植深度以幼苗宿土深度为准,不宜过深,定植后每穴浇水一次。

3 定植后管理

3.1 温度管理

缓苗期要保持高温高湿,白天不透风,适当提早盖帘,白天温度为26~30 ℃,夜间温度为18~20 ℃,约经5~7 d,以后的温度管理靠通风来加以调节。返苗后,白天温度为25~30 ℃,夜间温度为15~18 ℃。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为25~28 ℃,夜间温度为15~18 ℃。盛过期应适当降低夜间温度以利结果,但不得低于15 ℃。

3.2 湿度管理

缓苗期原则上不通风,促进发新根,加快缓苗;缓苗后注意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 %~65 %,以提高辣椒的坐果率。

3.3 光照管理

辣椒对光照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冬天,白天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对辣椒生长不利,需增加光照,要保持膜面清洁,阴天一定要揭草帘2~3 h。

3.4 肥水管理

定植水浇足的一般在门椒坐稳前不需浇水,但缓苗后土壤水分不足,可浇一次小水,视植株长势情况可结合浇水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25 kg/hm2。门椒采收后追施尿素150 kg/hm2,三元素复合肥15 kg,进入盛果期应及时增加施肥量,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每次施尿素150~225 kg/hm2,施硫酸钾10~15 kg或三元素复合肥20 kg。辣椒既不抗旱也不耐涝,单株需水量不大,但是由于辣椒根系不发达,不经常供水难以获得高产。所以,在浇水时不宜大水漫灌,旱涝不均。应采取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湿润,既不缺水又疏松通气。浇水不淹没根茎为宜。这也是防止疫病的关键。浇水次数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植株的长势而定。

3.5 整枝

及时除去大杈下侧枝、徒长枝。辣椒可采用双杆(双株定植)、四杆(单株定植)整枝。把分杈下面的侧枝全部摘除,以免争夺养分,影响果实发育。辣椒生长中后期,为提高棚内辣椒植株的通风性能,适当降低温度,提高坐果率,应及时打去底部老叶、病叶,疏掉一部分徒长枝、弱枝、空果枝,拨出部分瘦弱株和病株。

4 病虫害防治

舟曲县辣椒病害主要是辣椒疫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茶黄螨。

4.1 辣椒疫病

危害叶片、茎干及果实,以茎基部受害为主。幼苗茎基部受害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腐烂倒伏。成株期在茎基部及枝条上产生水渍状棕褐色至黑褐色大型条斑。病部以上枝叶很快枯死,顶端枝条上的叶片脱落,果实上多自蒂部发病,产生灰绿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迅速蔓延扩大,变褐,软腐,严重时果肉和种子变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 %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 %瑞毒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可预防病害侵染,同时可用药液灌根,防治疫病。

4.2 蚜虫、茶黄螨

危害辣椒茎叶,传播病毒病。可用25 %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25 %功夫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5~7 d喷洒1次。

5 适时采收

门椒、对椒要适当早收,以免坠秧和影响上层果实的生长,以后原则上是果实充分长大,果肉变硬就采收。青椒枝条脆而易折,徒手采摘不宜用力猛揪,最好用剪刀收获。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质量管理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