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直接数字控制器调试要领

时间:2022-03-26 01:29:38

楼宇自控系统直接数字控制器调试要领

摘要:随着节能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优化楼宇自控系统调试工艺,使得作为整个建筑灵魂的楼宇自控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是建筑节能的保证,经充分了解直接数字控制器的电路构造、接口电气要求和前端传感器、执行器的接口电气要求,编制本调试要领,以提升楼宇自控系统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节能 楼宇自控系统 直接数字控制器 调试

现代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是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调节,达到节能、舒适、高效管理的目的。包括:新风、空调、制冷、供热、给排水、照明、电梯、电力等子系统。本文以西门子MEC控制器为例,优化调试过程,提高控制器采集传感器电气信号和输出控制信号的硬件和软件调试工艺

直接数字控制器由微处理器、内存和输

入输出通道及通讯接口等部件组合而成,通常可以通过通讯接口与电脑或其他DDC控制器通讯,也能独立运行,MEC控制器是由32位PC微处理器、64MB内存,8MB固件内存,32路输入输出通道和113.2Kbps通讯接口等构成。

开始调试前,先确认变压器电源、通讯线以模拟量点的跳线以及扩展模块地址拨码都已跳好或拨好,且MEC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如由于个别MEC的原因引起整个系统的通信故障,则可用HSTIE加以隔离。

1.按照点表对MEC中的点进行单点调试,可按系统或按DDC箱进行逐个调试,具体视现场实际情况定,但均需做做好调试记录,以免重复劳动。

2.MEC常用点模块类型为:DI:无源干触点 AI:4~20mA电流信号,0-10V电压信号,及1000欧姆RTDAO:4~20mA电流信号输出,0-10V电压信号输出DO:继电器输出

3.选择点的类型需根据监控信号类型来定,在单点调试之前,工程师应先确认一遍点类型是否错,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调试工作。具体为:DI点需确认是否为无源干触点;AI点需确认是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还是电阻信号,如是电流信号,其信号范围是否4~20mA,如是0~20mA则可能需并一个标准电阻转换为电压信号后再进AI点,如是4~20mA信号,则可直接进AI模块,如用的是1000欧姆RTD的温度传感器是则选用2P1K的模块(如544-339);阀门控制等模拟量控制AO点,通常用0~10V电压控制信号,选用2Y10S模块,但如被控设备只接受4~20mA电流信号,或距离较远,客户需用电流信号控制以减少干扰,则选用2Y420模块;2Q250模块出来的DO点为无源干触点,故被控设备需提供电源,且流过此干触点的电流不能超过1A。

4.单点调试监测方法如下:

数字量输入点(应用于监测):-DI(如风机状态、空调机组状态、过滤网报警、液位开关、报警状态等)

记录当前BA系统显示的状态与设备实际状态

通过短路或断开现场接线端子,模拟改变设备状态

记录BA系统显示的状态与实际状态

将设备恢复为原有状态

响应正确为合格

如为报警信号,测试其报警响应时间

将监控阀门手动置于全开、全关二种状态

记录BAS相应显示状态

如响应正确为合格

数字量输出点(应用于控制):-DO

设置DDC与现场被控设备之间为自动控制方式,

命令设备开

记录设备实际开关状态

命令设备关

记录设备实际开关状态

将设备恢复为原有状态

响应正确为合格

模拟量输入点:-AI(温度)

将现场接线端子断开,根据测量元件的类型,使用现场校验仪测量测量元件的输出电阻,并换算成相应的温度值;

在比较BAS系统的读数与上面得到的现场读数;

记录以上两个读数;

相对误差小于5%判合格;

模拟量输出-AO

(如调节阀控制、风门调节等)

使用计时器测量阀门执行器的全行程时间,符合设计指标判合格

BAS发出设备开0,25%,50%,75%,100%的命令

使用万用表测量DDC输出及反馈值;

判断控制阀门开度与控制信号是否一致;

响应正确为合格

5.质量控制措施

1)通电前,先断开24V电源与MEC底板上的连接端口,用500V绝缘测试表做箱体及24V变压器的绝缘测试,并做好记录

2)为确保MEC箱的接线正确,需校线测试。

3)用万用表检查所有点是否短路或对地短路,检查所有DO点的电压是否正确;

4)检查所有端子是否整洁和套好套管;

5)检查所有点是否按照接线图接线;

6)检查MEC的扩展模块是否正确拨好地址;

7)检查MEC的进线电源是否正确,及经过变压器后的24V是否正确,经变压器后的N端是否与相体一同接地;

6.经济效益分析

与传统的调试方法相比,本调试方法并无成本增加但提高了调试效率,降低了调试过程中的设备损坏率,并且保证了系统调通后的运行效果。

上一篇:对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检测数据统计的分析和... 下一篇:GPS大地高高差代替水准高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