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M1E分析法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进行质量预控

时间:2022-04-25 09:44:05

运用5M1E分析法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进行质量预控

摘要:本文运用5M1E分析方法,在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对可能影响搅拌桩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质量预控措施,从而确保了质量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5M1E;水泥搅拌桩;质量

松陵大道工程位于吴江市松陵镇西侧,道路全长2.4公里,宽64.5米。由于工程所处区域地质情况较差,土基强度不能满足道路承载力要求,设计采用了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路基处理。搅拌桩桩径50cm,间距1.5米,呈梅花型布置,工程总量约为70万延米。

水泥搅拌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我们运用5M1E分析法,在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对可能影响搅拌桩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质量预控措施,从而确保了质量目标的实现。

1 操作人员:

(1)影响因素:人员的技能水平及责任心。

(2)主要预控措施:

1)每台钻机专人管理,明确规定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水泥搅拌桩施工队伍,立即清退。

2)对参与搅拌桩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质量标准、关键环节及控制重点。

3)实行三级管理,两级监督制度。搅拌桩施工队伍建立自有的自保体系,设专职质量管理人员;项目部派专人进行管理,24小时监督搅拌桩队伍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24小时旁站监理,监督施工质量及人员到位情况。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4)施工记录由专人负责,记录要真实,字迹清楚,原始记录由项目部负责人和监理人员共同签字后作为计量依据。

2 机械设备:

(1)影响因素:机械的性能以及相关配套设备。

(2)主要预控措施:

1)严禁使用非定型产品或自行改装设备;所进场设备必须配备良好的能显示钻杆钻进时电流变化的电流表、显示管道气压力的压力表和计量水泥喷入量、复搅深度的电脑显示装置。所有的电流表、压力表和电脑显示装置等量器、衡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的检定,并配有电脑打印设备。

2)每台机必须配备有深度测量、流量测量和密度测试装置,并填报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灰管一般不得多于2个接头,且管长不得长于60m。

4)操作手与送浆手之间必须配备电子门铃或能传递准确信号的设备进行联络,确保送浆与钻头提升同步。

5)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所损坏的设备或不准确的仪器、仪表等重要的部位应及时给予更换或修复,不得隐瞒。

6)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3 材料:

(1)影响因素:材料质量及材料用量。

(2)主要预控措施:

1)水泥搅拌桩所使用的水泥标号与设计文件相同,水泥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等指标需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水泥应过筛后加入料罐。

3)受潮的水泥不得使用,并立即清出现场。

4)施工用水泥实行总量控制,记录每晚6:00至第二天晚6:00搅拌桩的完成量、水泥用量和所进水泥量,以检验搅拌桩每延米水泥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严格控制水泥浆制浆及存放时间,检测记录水泥浆比重。

4 工艺方法:

(1)影响因素:施工工艺及方法是否规范。

(2)主要预控措施:

1)每只施工队伍在每个施工段落施工前需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各种操作技术参数,主要为: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用浆量、水灰比、实际桩长。

2)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钻机就位下钻喷浆至设计深度边搅拌边提升钻杆至桩顶处停止搅拌全程复搅一次(如整桩设计浆量还有剩余,应在复搅中继续喷完)提升至地面关闭搅拌机械打印成桩资料移至下一桩位继续施工。

3)所有的钻杆必须与地面垂直,钻杆倾斜度不大于1.5%。

4)搅拌桩桩长发生变化时,应分析原因。确因土质发生变化,桩长变短或变长,应及时向监理及业主单位汇报,不得擅自变更设计。

5)所有的桩长必须进入持力层50cm以上,其标志就是电流表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准出现浮桩。

6)复搅必须全过程,不允许不复搅或复搅深度不够。

7)发现浆管堵塞不喷浆时,立即停止施工,标明钻杆所处的深度,迅速排除故障,第二次喷浆时,在接头处重叠1m。

8)原地面8m以下,因压力大、含水量大、喷浆时应放慢速度,增加水泥用量,必要时实行2次喷浆,保证搅拌桩的质量。

5 环境因素:

(1)影响因素:施工场地条件。

(2)主要预控措施:

1)清除施工场地内的杂物,回填整平至设计标高,整平面须有2%横坡,同时注意空中的电线,若发现净高不足提前向监理及业主单位汇报,以便妥善解决。

2)对所有桩机进行编号,并在现场设立标志牌,注明施工单位、机长姓名、施工段落、设计桩距、设计桩长。

6 测量因素:

(1)影响因素:测量的准确程度以及试验检验的方法。

(2)主要预控措施:

1)定期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标定、校准和调整,保存标定、校准记录。

2)施工前编制桩位平面图,并与设计相对照,该桩位平面图作为开工报告的一部分,必须经过审批后方可使用。

3)依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桩位平面图进行放样。桩位平面偏差小于50mm,填写放样复核记录,报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

4)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选取典型地段钻探取样,按软土天然含水量做室内配比试验,确定天然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天然容重、液塑限、颗分、有机质含量PH值等。。

5)搅拌桩成桩7天后,将桩头上表土全部清除露出桩形,对搅拌桩总根数进行检查,并按有关要求和频率对桩头开挖检查,检查状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桩径等指标。

6)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桩基静载、钻芯等相关试验。

上一篇: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实际工程中市政管线的综合布置设计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