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选择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时间:2022-03-25 04:11:21

法律选择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摘 要】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务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契约准据法的基本原则和国际私法法律选择的基本理论,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认可和赞同,在许多国家的司法判例和立法实践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国际私法;意思自治;法律适用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概述

(一)意思自治的界定。国际私法上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自由选择支配合同准据法的一项法律选择原则。

(二)意思自治原则是自由与限制的统一。自由和限制是哲学上一对矛盾的范畴,它们之间是对立而统一的。没有限制的自由是一种任性,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从法律意义上说,自由是一种权利,限制是对自由的制约,也是对自由的保障。我国台湾学者王泽鉴就认为,无限制的自由,是契约制度的自我扬弃。契约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

二、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领域的适用

有关合同领域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向来就是国际私法中争论的比较多的问题,这也是由合同关系的性质决定的。随着契约自由的广泛传播,意思自治原则已经成为确定国际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是合同中法律选择的主要原则。(1)合同中法律选择的内容。有关合同中法律选择的内容方面,学术界曾经存在争论即法律选择的内容仅指实体规范,还是包括选择一国的冲突规范。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反致的适用问题上,目前学界对此没有分歧,均认为合同中法律选择的内容仅指实体法规范。合同双方当事人,通过法律选择的实体法来支配他们的合同关系,使其法律关系有一个稳定的法律基础。(2)合同中法律选择的形式。法律选择的形式是指合同当事人表达自己选择法律的意图的方式,主要分为明示的选择和默示的选择两种。明示的选择是指当事人以文字言词所作出的关于法律选择的协议。默示选择则是指在合同当事人未作出明示选择的情况下,法院根据一定的合同条款、词语和案件事实所推定出来的合同当事人关于法律选择的意向。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承认明示选择,这是因为明示选择的准据法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共同认可,便于认定,使法律适用有了确定性。

(二)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领域的适用范围。(1)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形式又称合同的方式,是当事人合意的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外部表现,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之所以能够被各国规定为用来支配合同的有效性,是因为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①如果合同的订立形式不能与缔约地法律相符,而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允许,那么,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就能够保护当事人的正当的期望。②当今社会中,由于缔约地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合同形式的有效性仅仅依据缔约地法律来决定,法律适用的结果有可能是不合理的。(2)合同的内容。当事人依据程序订立合同,意思表示一致,便形成合同条款,构成作为法律行为关系的合同的内容;合同条款固定了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成为法律关系意义上的合同的内容。

(三)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领域适用的限制。当事人意思自治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强行性规范不违背有关国家尤其是法院地国家的公共秩序是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条件。符合这个条件,则可能适用所选择的法律,不符合这个条件,则不得适用所选择的法律。不同的国家及国际公约中均对此有所规定。

当事人所选法律必须是一国的现行实体法。对当事人所选法律的这方面的限制主要是一国现行的实体法是当事人必须作为选择的法律。在当前的情况下,有的国家把当事人权利义务限定在所选法律必须是一国现行法的范围之内,或者所选法律与一国现行法有某种联系,才能够得以适用于合同的调解和诉讼的过程之中。

三、意思自治原则在其他领域的适用

(1)意思自治原则在侵权领域的适用。大部分因为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都受侵权行为地法律的支配。但是这一原则过于机械具有某些不合理的因素。(2)意思自治原则在婚姻家庭领域的适用。(3)意思自治原则在遗产继承中的适用。

四、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作为法律选择方法的意思自治原则被认为是“私法自治”理念在冲突法领域的延伸,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明确规定可以通过意思自治原则确定准据法的有15处,既有对弱者利益的保护,也有直接适用法的运用,充分彰显了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与限制的二维属性。

(一)确定了意思自治原则的总则性地位。《法律适用法》第 3 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总则性地位。为意思自治原则在具体涉外民事关系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二)具体适用范围的扩张。(1)关系中的运用。《法律适用法》第 16 条将契约自由原则运用于委托关系之中,不仅弥补了中国有关涉外关系法律适用的空白状态,同时在委托中运用意思自治原则充分体现当事人自主意思。(2)信托关系中的运用。《法律适用法》第 1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信托适用的法律......”表明我国借鉴国外信托法律适用的经验,为涉外信托业发展提供了法律适用依据。(3)夫妻财产关系中的运用。对于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杜摩兰早在1525年就主张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将夫妻关系看成夫妻间的合同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4 条作为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将意思自治原则作为确定夫妻财产关系准据法的首选原则,充分反应了目前我国有关夫妻财产制度的新发展,与国内婚姻法的规定相吻合。并且根据本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经常居所地法、国籍国法和主要财产所在地法中进行选择,给予当事人充分的选择自由,并没有体现法院地法的扩张适用。据此可知公正价值在本法中的充分体现。

五、结语

将意思自治原则赋予其在法律选择中基本原则的地位,在合同、婚姻、继承、侵权、知识产权等不同领域中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对于推进以权利本位为主的法治建设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以及及时高效公平公正的解决涉外民事纠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华.直接适用法论要[J].理论月刊,2013,08(10).

[2] 徐伟功.法律选择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的运用[J].法学,2013,09(20).

上一篇:消费者购假行为动机探析 下一篇: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周即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