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21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03-25 03:18:13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21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注射液250 mg,每日1次静滴。观察组更昔洛韦注射液250 mg,每日1次,静滴;泼尼松片晨起顿服20 mg,共4 d,第5天起减量至晨起顿服10 mg,连用4 d后停药;疗程8 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皮损结痂天数、疱疹消退天数、疼痛缓解天数。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264,P < 0.05)。观察组皮损结痂天数为(7.65±1.44) d、疱疹消退天数为(6.11±1.08) d、疼痛缓解天数为(7.78±1.34) d,对照组皮损结痂天数为(9.23±1.22) d、疱疹消退天数为(8.51±1.19) d、疼痛缓解天数为(9.26±1.80) d,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例出现发热、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减少药物剂量之后反应消失,全部完成治疗。 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带状疱疹;更昔洛韦;泼尼松;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095—02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持续的灼痛、阵发性刺痛和触痛。更洛韦是一种新合成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抗病毒作用强。本研究旨在观察更昔洛韦泼尼松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2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有关诊断标准,42例患者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9~76岁,平均(58.2±2.3)岁,病程1~9 d,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注射液250 mg,每日1次静滴。观察组更昔洛韦注射液(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50 mg,每日1次,静滴;泼尼松片晨起顿服20 mg 共4 d,第5天起减量至晨起顿服10 mg,连用4 d后停药;疗程8 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皮损结痂天数、疱疹消退天数、疼痛缓解天数。

1.3 疗效评价

痊愈:疼痛消失,水疱结痂脱落;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大部分(>70%)水疱结痂脱落;有效:疼痛减轻,部分(30%~69%)水疱结痂脱落;无效:疼痛无改善,小部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264,P < 0.05)。见表2。

2.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皮损结痂天数为(7.65±1.44) d、疱疹消退天数为(6.11±1.08) d、疼痛缓解天数为(7.78±1.34) d,对照组皮损结痂天数为(9.23±1.22) d、疱疹消退天数为(8.51±1.19) d、疼痛缓解天数为(9.26±1.80) d,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例出现发热、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减少药物剂量之后反应消失,全部完成治疗。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神经痛为本病的重要特征,一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更昔洛韦是一种2''—脱氧鸟嘌呤核苷的类似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其作用机制是:更昔洛韦首先被巨细胞病毒(CMV)编码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酸化成单磷酸盐,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在CMV感染的细胞内,三磷酸盐的水平比非感染细胞中的水平高100倍,提示本品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优先磷酸化[3—4],并能在CMV感染的细胞内持续数天。通过竞争性地抑制病毒 DNA聚合酶和进入病毒DNA内,从而导致病毒DNA延长的终止[5]。

本组资料显示,二者联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264,P < 0.05)。观察组皮损结痂天数为(7.65±1.44) d、疱疹消退天数为(6.11±1.08) d、疼痛缓解天数为(7.78±1.34) d,对照组皮损结痂天数为(9.23±1.22) d、疱疹消退天数为(8.51±1.19) d、疼痛缓解天数为(9.26±1.80) d,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与曹爱东[6]报道的观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3.

[2] 林儒斌,施银河,钟来桂.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29(1):40—41.

[3] 任娟清. 实用药物手册[M]. 2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5.

[4] 于洪芝.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3):171—172.

[5] 薛春梅,潘日兴. 联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20例临床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4):140—141.

[6] 曹爱东. 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9):697—698.

上一篇:HPLC法测定祛湿化瘀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下一篇: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