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9 05:46:32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4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包括肺癌根治术、食道癌根治术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全麻组,A组)20例、超前镇痛组(地佐辛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拔管即刻,拔管后1、4、8、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 结果 疼痛评分A组高于B组(P < 0.05),B组并发症少于A组。 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手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关键词] 地佐辛;超前镇痛;开胸手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100—02

地佐辛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因其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常用于临床麻醉以及术后镇痛。开胸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使用超前镇痛可以防止使用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敏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地佐辛静脉注射用于开胸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开胸手术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60岁,ASA Ⅰ~Ⅱ级,心功能Ⅰ级,呼吸功能正常,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凝血障碍,除外有神经精神性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全麻组)20例、地佐辛组(B组,超前镇痛组)20例,两组均为随机抽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入室前30 min患者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地西泮0.05 mg/kg。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0.2 mg/kg,芬太尼4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注后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0~12/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 Hg。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4~6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间断静注阿曲库胺维持肌肉松弛,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肌肉松弛药,缝皮前停用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B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A组不使用任何药物。待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频率恢复至>10/min,潮气量>6 mL/kg,且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90%时拔出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4、8、24 h疼痛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3分以下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并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VAS疼痛评分见表1。

不良反应方面: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为A组4例,B组1例,两组比较,P < 0.05;嗜睡发生情况为A组3例、B组1例,两组均无呼吸抑制,A组2例躁动,B组无躁动发生。

3 讨论

“超前镇痛”概念是本世纪初由Crle 提出的[1],超前镇痛就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用某种方法,如镇痛药物和(或)其他镇痛方法,作用于引起疼痛的靶器官,减少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敏感,达到减轻创伤后疼痛的目的,减少镇痛药用量。使患者在围麻醉期更加平稳舒适,促进术后恢复。阿片类是超前镇痛的常用药物。

地佐辛是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强,同时有镇静作用[2—3]。在人体内吸收、分布迅速,不易产生耐受性,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5倍[4]。在静脉给药后15 min即有明显镇痛效果,t1/2为2.2~2.8 h[5]。对μ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的双重作用,因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低,而且很少发生药物依赖。地佐辛在临床上很少产生烦躁和焦虑,主要与地佐辛对δ阿片受体无活性有关[6]。

开胸手术对患者生理干扰大,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本研究中,术中采取瑞芬太尼镇痛,瑞芬太尼除了产生镇痛作用之外,还能使机体对疼痛敏感性增高,因此,术毕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能使其在瑞芬太尼镇痛作用消失前即发挥最大镇痛效能。术毕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作为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使分泌物及时排出体外,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和减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躁动的发生率[7—8]。地佐辛用于开胸手术超前镇痛是安全的,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Gottschalk A,Smith DS. New concepts in acute paint herapy: preemptive analgesia[J]. Am Fam Physician,2001,63(10):1979—1984.

[2] 王世泉,王世端. 麻醉意外[M]. 北京:人卫生出版社,2001:85.

[3] 郑宏,王江,曹兴华,等. 国人靶控输注异丙酚的群体药代动力学[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5):332—334.

[4] 李淑琴,张利勇,王保国,等. 异丙酚诱导期不良反应的多中心大样本调查[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0):738—739.

[5] 朱兆华. 镇痛药 地佐辛(Dezocine)[J].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1,12(6):367—368.

[6] 王云,于军. 瑞芬太尼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2):84—85.

[7] 刘卫校,邢书军,韩灵龙. 地佐辛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82—83.

[8] 沈勤.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91—92,121.

上一篇: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21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地佐辛用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舒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