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时间:2022-03-25 02:40:50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了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同时从强化领导管理机制、提高合同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 措施

施工质量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所在。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对施工中关键技术的控制和运用。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水利工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相关技术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施工管理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工程成本和施工质量。

1.1施工人员的管理

1)素质管理

现阶段,由于历史管理体制对水利工程的影响,致使施工人员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其整体素质低下,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工期延误、质量不合格等现象;所以,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加强管理。加大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任务管理

对施工任务的管理应落实到人,确保水利工程顺利进行。如项目经理负责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配备资源,建立安全管理机构;主持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教育;项目总工负责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解决生产中安全技术问题;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提出技术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

1.2成本控制

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从设计角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从施工用料等方面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提高合同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对不规范施工现象的出现进行杜绝。

1.3施工质量管理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工程项目的优质程度取决于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例如制定奖惩制度,对一些工作能力突出、成绩优越的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

2)提高施工现场的监督能力,进而保证工程质量。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质量,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亲临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工艺流程、安全防范等进行监督,同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提出相应的改正措施。

3)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要加强对混凝土试块等的检测和管理能力,提高其性能和质量。

4)当工程彻底结束后,应全面的对整个工程部位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可掌握各个部位的承载能力,知道工程是不是可满足其后期的运行能力。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强化领导机制

能否搞好水利工程的前提就是各级领导对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视程度。各地区流域管理机构充分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扎扎实实的做好水利工程。各级水利单位应明确责任,细化各级管理和施工人员,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不管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均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程质量终生制。

2)提高水利建设程序的执行能力

水利建设程序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初步设计及概算、项目报建、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和后评价等,任何一项程序必须在其前项程序结束后方可进行。严格审批制度,未得到批准的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均不能开工。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评定制度,每项工程必须在满足合格条件后方可进入一下道程序的施工,也就是说完成后的各项工程必须要进行验收。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能力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能力是搞好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项目法人在工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其应不断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现场管理能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应针对问题及时开展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就施工人员来说,应认真记录每天的工程进度、质量等,全面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4)加强合同管理

施工单位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的关键,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该项目具体的施工方法、工艺等进行充分的掌握,为今后工程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提供施工质量。对一些没有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来说,应加大培训制度,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强化其工作能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履行合同,按照合同约定,规范自身行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作能力。

5)合理调配三方关系

现阶段,我国在建设市场中主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科学的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调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属于一种委托与被委托、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属于合同关系,监理单位授建设单位的委托,按照相关要求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所以,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合同效力,合理的对三方关系进行调配,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有效推进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和发展。

3.结论

水利工程质量在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优越的地位,从多年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度来看,水利工程质量密切关系着人们的人身财产和安全问题,如果其质量出现问题,那么所产生的后果将无法弥补,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握工程质量,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忠.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

[2]杨裕.水利工程施工[M].上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谈工民建中的工序质量控制 下一篇:深煤井瓦斯事故的安全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