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传染病防治工作与SARS

时间:2022-03-25 02:08:03

急诊传染病防治工作与SARS

作者: 韩跃辉 刘颖青 周荣慧

【关键词】 传染病

急诊科做为一个多学科、多病种、多危急重症患者的接诊及诊治科室,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今年SARS的袭击,使得急诊科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1年1月~2003年6月接诊的传染病患者情况,见表1;2003年3月20日~2003年6月30日分诊发热患者统计,见表2。

1.2 资料分析 如表1所示,急诊科接诊的患者中每年均有不同数量的传染病患者就诊。涉及各类传染病十余种。通过资料显示,2002年较2001年传染病例数增加132例,2003年1~6月其它传染病例数为156例,SARS为100余例,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这应引起我们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另外,在急诊长期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常与传染病人接触,之所以没有造成此次SARS这样巨大的危害,与所接触传染病的传染性及传播途径有着很大的关系。SARS的到来为急诊科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SARS作为一种新的烈性传染病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迅速地在北京及其它省市传播开来。各医院急诊科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冲击。如表2所示,我院急诊科自3月20日~6月30日共接诊发热患者6400余例次,其中确诊SARS患者100余例,临床医学观察800余例次。急诊科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从未经历过的冲击;急诊医护人员承受着身心的巨大压力;急诊科不仅要能抵御散发传染病的侵袭,更要做好爆发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表1 2001年1月~2003年6月接诊传染病患者统计

表2 2003年3月20日~6月30日急诊分诊发热患者统计

2 方法

为了杜绝各类传染病在急诊的传播,减少传染病对急诊医护人员及病人的侵害,急诊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防范意识、行之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恰当的防护措施。通过对几年来急诊传染病工作的总结,尤其是通过对此次抗击SARS工作的总结。我们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采取了如下措施:(1)要求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和了解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防治法规。(2)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广博的临床经验。提高对传染病的认知能力。确实掌握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3)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传染病人和疑似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该类传染病人送到指定的诊室或医院进行诊治。(4)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一般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限时上报,特殊传染病立即上报。并有监督机构进行严格监察,防止、杜绝漏报迟报的发生。(5)如遇传染患者污染诊室时立即开放第二诊室。将传染病患者与其他病人隔离分开。(6)依传染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①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开放性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等进行传播。其传播特点是传播广、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故发现此类患者时,将其放置一室,保持病室通风,患者离开后紫外线照射2h。②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经病人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造成疾病传播。将病人单独放置一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密切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口罩、帽子。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需经2000mg/L的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拌后放置2h后倒掉。待患者离去后做终末消毒。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为昆虫传播疾病,乙脑为蚊虫传播疾病,设置防蚊设施,安纱门、纱窗等。工作人员穿长袖衣裤,以避免蚊虫叮咬。④设置发热并呼吸窘迫抢救间,制定抢救间的工作职责、消毒隔离制度,备有一定的抢救用物,配备足够的防护用物,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防护衣、鞋套、护目镜、插管用的防护面罩等,以备发现此类病人之用。(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一次性物品的消毒等。

我们的做法是:(1)每日晨间做卫生时均用1000mg/L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桌面、治疗车等。在保洁的同时达到消毒的目的。(2)各诊室、治疗室、手术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h。(3)抢救室及大厅分别放置空气消毒柜,每日常规消毒3h,必要时随时消毒。(4)诊查床每日夜用1000mg/L的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5)转运 床使用1次性床罩,1人1更换。每周消毒转运床1次。遇有血迹污迹随时清洗消毒。(6)1次性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定先浸泡再回收。(7)在抗击SARS期间,每日8AM、10AM、2PM、4PM用0.2%~0.5%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4次。(8)传染病患者护理和治疗时尽量使用1次性物品。呼吸机管路等非一次性物品,用后先浸泡消毒,再进行灭菌消毒处理。(8)良好的防范意识。良好的防范对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接触传染病人时不仅要知道防护,更要知道如何有效的防护。就诊患者中,危重症患者经常是入院已病情危重,需立即进行急救,有时在抢救初期难以断定是否为传染性疾病,待检查过程中才发现为传染病患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具有良好的防范意识。(9)必要的防护措施。每一种传染病均有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作为一名与传染病毒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如:鉴于此次SARS为呼吸道传播疾病,我们为医护人员配备了护目镜、N95口罩、防护衣等防护用品。3月25日我院建立发热门诊,3月27日接诊第1例发热患者。医院为急诊及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配备了护目镜及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制定了关于防治SARS的工作预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SARS的认知能力,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感染几率,我院急诊科在承担全院发热病人的筛检过程中,无一例医护人员因分诊而感染SARS。

3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此次阻击SARS的工作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反映出了急诊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应加以注意的。(1)应对爆发性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经验不足。由于近年来未出现过如此严重的传染病爆发,许多消毒隔离工作处于边学边做状态,比较被动。(2)由于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接受有关传染病防止工作培训较少,对一些概念不是很清楚。如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尤其是急诊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易造成医护人员自身的感染和交叉感染。(3)防护知识缺乏,一般医护人员概念中的防护用品只是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对于其它防护用品了解较少,出现一些象SARS这样特出的传染病时就显得防护知识不足。这也是此次各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受感染的原因之一。SARS的到来,对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提出了警示,作为急诊科必须长期保持警惕性,日常工作中不放松,对传染病的防治一定要长抓不懈。

上一篇:广州市SARS病人疾病负担研究 下一篇:标本溶血对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