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与优化路径

时间:2022-03-24 02:32:04

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与优化路径

摘 要:2014年以海南省18个市县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制度等6个一级指标。利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以TOPSIS法计算得出各市县的一级指标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别对其进行分级与排序,并运用Arcgis10.2绘制各类指标的分级与排名图件。结果显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沿海城市高、内陆城市低,地级与部分县级城市高、部分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低,沿东线快铁城市高、沿西线城市低的特征。最后,针对不同地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熵值法;TOPSIS法;空间格局;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31-05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逐渐成熟还是在中国摸索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生态省、市建设的更深层次的创建工作,是生态城市的优化与补充[1]。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定量研究上,关琰珠等在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线,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一个5层4个子系统共32项的指标体系。新指标补充了原有指标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对生态方面的表示也更周全[2];蒋小平以河南省为例,从总体结构上将生态文明评价分为3层,其中目标层由复合系统生态文明度一个指标构成,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子系统指标体系[3]。

杜宇从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和谐有序,以及Y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共34个指标层[4]。一些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方法上有所改进,引入了多种定量模型和方法,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朱玉林、李明杰和刘腾认为,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程度基于灰色关联。该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五个一级指标:改善民生、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与文化[5]。李勇等将模糊评价与灰色模型赋权结合在一起,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6]。杨开忠课题组在研究中提出生态文明指数(ECI),计算首先需要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然后以人均GDP和生态足迹作为基础数据,收集全国各地的相关数据指数化,主要反映单位生态足迹经济发展的规模[7]。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最常用的是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层次分析法[8-10],而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最为常用的是线性加权[11]。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国外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解释,也没有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领域,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上。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的原则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平均加权法赋权,就引入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使权重分配更科学的专家咨询更加规范地评价指标。此外,这一时期的评价对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的某些领域,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性能指标。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计了一个由58个指标构成的、包括15个主题和38个子题的最终框架,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目的和目标提供了一个健全的启动平台[12]。海南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对整个省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演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为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引作用。

一、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Z-Score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改进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指数。因为前两种方法目前都是较为成熟的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Topsis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由此获得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常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从而得出该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借此对进行方案优劣的评价。

第一步是确定正负理想理想解V+与V-;第二步是分别计算评价向量正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第三步是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Ci越大,表明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当Ci=1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当Ci=0时,生态文明建设无效,处于混乱状态(表1)。

(二)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源于2015年《海南省统计年鉴》、2014年海南省环境统计年报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年报及工作汇报中获得。

二、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评价

(一)评价过程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原则、理念以及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和评估现状,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和特色产业,提取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制度等6个方面,构建由1个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2),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的权重,具体指标和数据如表2所示。

运用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建设6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指数,在Arcgis10.2软件支持下绘制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分级和排序图,结果如图1所示。

(二)结果分析

海南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往有很大提升,可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等级最高的省会城市海口为0.874 8,处于理想状态,无论是总体经济水平还是产业结构以及循环经济,海口市都具有较大优势,生态经济发展体系较其他市县更为稳定和完善。位于东线沿海的三亚、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等5市,以及位于西线沿海的儋州市以及中部的五指山市的生态经济指数介于0.6―0.7之间,处于良好状态的稳定发展阶段,主要依托其区位优势和海洋经济的产业优势。特别是三亚作为海南南部地区的增长极和重点旅游城市,与陵水、琼海、万宁等3市均位于快速发达的东部快铁交通线上,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占据三亚市大半个经济市场,因为旅游城市发展的需求,三亚市在市容、市貌、循环经济等发展上,更有相应的制约因素促进整个生态经济循环发展;而儋州作为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海大儋州校区均在其境内,这些因素都会促进生态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除西线的昌江的生态经济水平处于较差状态,其他9个市县均处于一般状态。随着十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西部地区市县发展拉开帷幕。环岛高速、2015年环岛快铁的开通方便了各旅游线路的规划布局以及各市县间的交通联系,使得岛内各市县以及岛内岛外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发挥生态人居优势,带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省。生态人居水平较高的地级市、东线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应继续保持,重点提高昌江、澄迈、保亭、琼中、定安、临高、乐东、屯昌、白沙等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人居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增加公共绿地与公园面积,推行使用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提倡绿色居住和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打造更适宜休闲空间。

4.优化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省份。各市县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难以实现生态旅游岛内全覆盖。应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岛与“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契机,盘活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的特殊政策体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构建“旅游+”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旅游+”最大化。三亚、海口2个较为成熟的核心旅游城市,应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特色、多样的主题生态旅游,带动并优化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深度挖掘其他市县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推进生态旅游+医疗养生、免税购物、娱乐演艺、问题会展等的高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以东西南北核心城市为主,贯穿连通周边市县的生态旅游路线;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将生态旅游路线推向全国和世界。

5.着力打造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作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三亚、琼海、文昌、儋州几个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化教育成为制约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没能成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三亚市坐拥历史悠久的崖州古城,应开辟崖城历史博物馆,并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既具文化气息又散发现代生态旅游和商业旅游气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针对省内多起问题少年违法事件频发等状况,应注重培养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气息。

6.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补偿体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有效整合管理资源,完善行政手段,全面梳理现有管理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责权,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十上海南省提出“国际旅游岛”和经济特区开发后,出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秩序混乱、环境质量下降等状况。因此,应注重岛内所有市县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效管理生B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2] 关琐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2):21-27.

[3] 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61-64.

[4] 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60-63.

[5] 朱玉林,李明杰,刘腾.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5):77-80.

[6] 李勇,周学费.基于模糊灰色统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38.

[7]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2):8-12.

[8] 何天祥,摩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1897-1900.

[9] 陈晓丹,车秀珍,杨顺顺,等.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12,(7):52-56.

[10] 蓝庆新,彭一然,冯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 题研究,2013,(9):98-106.

[11] 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8):1677-1684.

[12]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4.

上一篇:以应用为导向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对人才培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