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对人才培养的应用

时间:2022-06-21 01:06:56

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对人才培养的应用

摘 要:SMART原则被誉为绩效管理的黄金原则,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将SMART原则应用于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并具体介绍了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原则,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设定提供借鉴,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估。

关键词:SMART;教学目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55-02

引言

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高素质、有特色的学生,是教学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环节的首要阶段,俗语说“万事开头难”。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把握,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SMART原则是企业管理者变被动为主动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原则。本文引入SMART这一绩效管理中的原则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SMART原则简述

SMATR原则即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SMART原则中“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是:

S――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

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A――Achieve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目标必须是实际的且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T――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至期限。

目标管理最初是针对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提出的,提出企业制定绩效管理的原则,被称为绩效管理的黄金原则。

二、 SMART原则在民办高校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3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10公里以外的3个村子步行。第一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道路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第二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第三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您觉的哪一组最快到达目的地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清晰明确、能够衡量的目标可以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的脚步,从而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人生的梦想,也能将旅途中的巨大难题化整为零,从而更容易地战胜它。目标如此重要,在教学设计管理中尤为重要,它关系着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是否从教学过程中收益。那么,怎样应用SMART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制定教学目标?

(一)S――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

所谓具体、明确,就是要用具w、明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要达成的效果。但传统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的设定都不够清晰明了,比如,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课,怎样听课算认真听,认真听的考核标准是什么?这样的目标设定就显得过于笼统不够清晰。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设定认真听课的标准,(1)教师提问70%可以回答;(2)上课不说话,睡觉;(3)不随便出入。目标不明确,就无法执行和衡量。

(二)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所谓“可衡量的”,是指目标应该是可以量化或质化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管理学的原则:如果设置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没有办法达成它,如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基本掌握课堂内容”。示例中的“基本掌握”是一个很难衡量的概念,掌握多少才是“基本掌握”?掌握90%算不算基本掌握,80%呢?目标无法衡量,就无法达成。教学设计中可从数量、质量、时间三个纬度来衡量,对上例中的目标重新设定:(1)课堂提问可以正确回答90%;(2)章节联系题正确率80%。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制定一套指标以评估教学实施的结果,并总结其中的不足。这一点是判断教学效果的关键点,对改善以后教学至关重要,具体操作时,首先在教学开始前,制定一套评估标准即评价指标,根据该指标实施教学设计及评估;其次,评估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而不是针对教学结束后的结果,应该分阶段进行;再次,教学评估应当全面,考评范围应该覆盖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实践提升三个层面;最后,考评的方法应该多样化。

(三)A――Achieve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所谓“可达成的”,是指目标是基于现实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对目标的设定应“先进合理”。所谓“先进合理”,是指设定的目标大学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部分优秀学生可以超过,少数差生也能接近或达到。比如,要求学生考试必须都达到90分,这样目标过于苛刻,大部门学生都无法达到,无法达到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我们要制定出跳起来“摘桃”的目标,不能制定出跳起来“摘星星”的目标。

制定“可达成的”目标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制定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2)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目标,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及评估中来,实行“自检”,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R――Relevant,目标必须是实际的且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所谓“相关性”,是指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与学生所学专业目标相关;长、中、短期目标相关;目标之间不冲突。设定目标时要考虑目标达成的条件,需要考虑软、硬件条件,否则制定的目标就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要求各专业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样的目标对于会计专业或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一定意义,但对于建筑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制要求就显得意义不大,实现没有意义的目标就是在浪费资源。

制定“相关性”目标需要注意:各课程目标来源于专业整体目标,季度学习目标来源于年度目标,月底学习目标来源于季度目标。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需要上级部门支持参与;各科代课老师相互协调;学生参与。

(五)T――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所谓“时限性”,是指目标的达成是有时间限制的。拟定完成各分目标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目标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教学指导。比如“每章结课后完成一套练习题”,乍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实则不然,因为每章结课后多长时间完成,此种目标的设定并没有清晰明确界定。因此,应该设定为“每章结课后一周内完成一套练习题”,这样的目标设定,就比较清楚,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比较明确目标执行的时效性。

制定“相关性”目标需要注意:(1)设定目标达成的时间期限,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2)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设定时间检查点;(3)强调行动速度与反应时间。

总结

SMART原则贯穿于教学目标的设计的整个过程,以SMART原则制定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在这样的基础上,能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但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SMART原则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结合团队的力量,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根据各门具体课程来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戴剑波.借鉴SMART原则构建语文自主学习[J].基础教育论坛,2012,(2).

[3] 刘仲康、郑明身.企业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 颜灵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SMART原则探析[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0,(2).

[5]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孙健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SMART is known as the golden rul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goal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effect,it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erefore,the design principle of SMART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target,and introduced the SMART principle of setting the basic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rocess in the teaching goal,se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eaching objective,effectiv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SMART;teaching objectives;application

上一篇: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与优化路径 下一篇:改进当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