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感想范文

时间:2023-09-25 01:06:07

海南旅游感想

海南旅游感想篇1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管理

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作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不断积淀,成为当今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中也在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海南的茶文化就是在融入旅游资源之后,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开发海南茶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浓重的茶文化,更需要对旅游业的管理进行创新融合,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宣扬中国的茶文化,对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管理就十分重要。

一、发展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茶文化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系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还会带动旅游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周边的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利于海南地区茶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营造出“以旅促茶,以茶促旅”的新型旅游文化氛围[1]。海南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推动海南地区茶业的发展

茶文化旅游就是将旅游产业和茶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旅游形式可以很直观地向游客展示出茶业从采摘到制作再到饮用和销售的环节,让游客参与到茶业产业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让游客在亲身体验的实践中了解到当地的茶文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茶产品的推广和宣传起到积极作用,促进茶产品产业链的发展。

(二)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放松心情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文化精神层次的追求,因此,文化旅游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新型旅游方式[2]。茶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正是顺应了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海南地区的旅游产业加入了茶文化,丰富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在精神方面拉紧了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海南旅游地区的客流量。

(三)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茶农的收入

茶文化融入旅游业中,将茶产品中所涉及到的制作,茶艺等过程展现在游客面前,让茶农在正常的种茶收入中,增添了很多附加收入,同时这种茶文化和休闲服务业的结合,为旅客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项目,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建设管理,提高海南当地居民的收入,对促进海南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业中的茶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产品,茶农不再只是进行传统的采茶和卖茶的简单模式,而是将茶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成为旅游产业中的核心部分,如此一来,茶农的收入不断增加,积极性也就会不断提高。

(四)茶文化加入旅游业,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茶文化的旅游注重的不仅是物质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体会感悟,因此,游客在茶文化的旅游中可以切身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茶之经典。但是由于游客的种类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很多游客对茶文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那些国外友人,因此,他们在享受茶文化旅游时,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士帮助他们,为他们讲解。目前的中国旅游业中,就十分缺少这样的人才,尤其是对茶文化和旅游方面的知识都可以掌握的人才,所以,培养这样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复合型人才是海南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样的新型旅游方式,可以培养大批对中国茶文化内涵有着丰富知识积累的人才,让他们成为海南茶文化旅游的形象大使,通过他们的讲解和引导,让更多的游客都可以真正的感受到来自茶文化的魅力,让旅客在茶文化旅游中获得精神上的至尊享受。

二、海南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就已经开始开发了,海南是我国的重要的产茶地区,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海南的茶文化底蕴也是十分的深厚,比如苦丁茶、五指山绿茶等都是很有名气,茶文化也是作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一直备受业界人士的关注。它是提高海南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目前,海南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海南茶文化旅游的产品形式单一

海南地处于我国的最南端,对茶的种植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海南地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采摘期很长,因而这里的茶叶产量很乐观。但是在海南的茶文化旅游中,茶文化加入的形式太过单一,茶产品仅是在旅游景区当作一般的旅游商品进行买卖。在植物园中,旅客只是通过讲解员的讲说,对茶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认识,然后对茶进行品尝体驗,这样的形式就忽略了游客的主观感受,游客并没有完全的参与到茶文化的享受中,只是活动在买茶和品茶中。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旅游产品的形式也缺乏创新,这样的旅游形式对茶文化的推广宣传并没有现实意义。

(二)海南茶文化的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一个拥有着丰富的内涵的文化,它包括茶的礼仪、茶艺、精神及与茶相关的各种精神文化元素[3]。海南茶文化的旅游是将海南地区特有的生态景区和茶艺之美相结合,为游客提供视觉和精神两种层面的享受,但是,海南目前的茶文化旅游中,茶文化这一部分的展现多半在对茶艺的展示和购买茶产品的两个环节中,这之中虽然体现出品茶的艺术,但是对体现生态景观的自然之美的呈现有所缺乏,只是将茶文化放在旅游的环境下,进行比较表面的不注重其内在文化的买茶和喝茶,忽略了其本质的内涵。

(三)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认识

我国的旅游事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缺少关于旅游方面的人才,而很多旅游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并不给予过多的重视,他们认为这是为企业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在目前的一些旅行社中,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客源不断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没有用长远的目标看待这一问题,在企业的规划中,并没有将对人才的培养计划列入其中,因此,在对人才的管理方面,缺少科学的管理机制,造成人才流失,拥有高水平技术的专业人才得不到重视,这同时使得员工失去工作积极性。

(四)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海南地区的专业旅游人才的培训模式过于单一,缺乏新意,而旅游业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很低。目前,中国大部分旅游从事人员都是通过参加相关机构所开设的培训,通过这种培训机构学习关于旅游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培训,而这种机构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不会请专家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因此,在培训中就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4],所以培训出来的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一样水平和相同程度的基础性的人士,而非专业具有特点的人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的培养,进而造成旅游产业的人才缺乏。

三、海南茶文化旅游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一)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管理机制

海南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是当下旅游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的环节,这是企业想要留住人才的必经之路[5]。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人才招聘机制是首要环节,吸引人才的融入,就需要企业在人才招聘机制中设立出吸引人才的策略,比如加薪策略、人才激励体制等,加薪是一种物质方面的奖励,用这种直接的方式刺激人才的加入,可以通过开展企业内部的职业技能大赛,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比赛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再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促进与人才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使得企业为人才提供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支持。

(二)保障人才不流失,增强员工的就业安全感

旅游行业一直处于一个人才流失的状态,不仅表现在人才的业内流失还表现在人才流失到其他行业中,为保证企业人才不流失,企业要制定出相关政策来留住人心,保障员工的就业安全感。提高员工的就业安全感首先要保障员工在生活中的保障,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帮助员工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提供员工一个舒适具有安全感的工作环境也是极其有必要的。对员工的业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稳定员工的情绪,让员工在企业中得到重视,这都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三)转变人才管理思想,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对于海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我们是怀有期盼心情的,但是为了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大批先进的优秀人才队伍。我们的旅游产业离不开优秀人才,因此企业要转变原有的人才管理思想,在企业内部开展专业的培训体制,让员工定期参与培训并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6]。鼓励员工考取各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茶艺师证、评茶员证等,提高员工的茶文化涵养和素质。其次企业的管理者要和员工保持亲切友好的关系,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上级的重视,自然就会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努力为旅游事业的发展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技术水平,为茶文化旅游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中国的旅游事业虽然起步晚,但是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保障。此外,海南的茶文化旅游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它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旅游企业要加强对这些优秀人才的开发和管理,保证人才不流失,提高人才的积极性,依靠海南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业。让优秀的茶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让旅游事业在创新融合中顺应时展的潮流,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让世界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海南經贸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林文超,1983年生,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陈芳,1967年生,女,本科,副教授,旅游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谢艳.石门县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2]陈淳.校本课程开发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意义[J].新教育,2017,(10):67. 

[3]徐铁成.浙江南浔古镇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4]费维峰.基于RMP分析的福建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3. 

[5]陈晓贺.滇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海南旅游感想篇2

海南的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够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要加倍珍惜和保护海南宝贵的自然资源。海南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海南与夏威夷至少还有20年的差距,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任重道远。

“上半年都忙着庆祝活动,现在是静下来想一想到底该如何落实的时候了。”海南省一位官员对《小康》表示。需要落实的是海南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计划。

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在此基础上,海南全面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计划。国务院复函还批准海南省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4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商店,以方便国际游客旅游购物。

按照海南省政府有关人士的解释,“国际旅游岛”,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以扩大旅游业开放为重点,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推进旅游服务的国际化进程,成为具有特色和极具影响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

“20年来海南的变化巨大,但是也错失了很多大开放的机遇,错失了再造香港范例的机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对《小康》说,“现在新的机遇来了,就看海南能不能抓住了。”

三亚标本

三亚,这个中国最年轻、最著名的热带国际海滨旅游城市总是散发着火热、闲适的气息。

无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是游客的接待量,三亚无疑都是海南旅游的龙头。据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局局长杜丽银介绍,2007年三亚市星级宾馆(酒店)接待旅游人数538.43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52.2万人次,占海南境外游客的2/3。三亚旅游收入占海南省旅游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然而,《三亚旅游国际化战略启动方案》显示,三亚的旅游国际化还停留在“点式”国际化发展的阶段。这份由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课题组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于 2005年完成的方案指出,三亚亚龙湾、大东海集聚了中国最好的度假酒店,国际游客在这些国际化的“点”中得到了高水准服务,但大多数国际游客抱怨三亚国际交通不便,即使到了三亚也无法走出酒店,欣赏城市的风光,体验居民的生活,享受购物的乐趣,品尝独特的美食,国际游客在三亚还找不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亚旅游的国际化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受限于城市现代化的水平”。浙江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三亚旅游国际化战略启动方案》课题组组长周玲强在接受《小康》采访时指出,“国际化并不一定就是豪华,主要是能够按国际惯例,为国际游客提供一个无障碍的旅游环境”,但近两年“三亚的国际化进展比较缓慢”,周玲强分析称,国际化既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努力,同时也要受一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于三亚的持续发展可能也是一个挑战。”周玲强指出,旅游业是三亚的优势,目前三亚也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但旅游业其实非常敏感,“一些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人们的游兴。”

改造自身迫在眉睫

“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还没有准备好。”海口市旅游局局长龙卫东对《小康》说,他正准备到深圳华侨城考察,“学习他们的运营方式”。

与他有相同看法还有来自旅游第一线的人士。

“对于国际市场,我们只是在摸索前行,虽然这是一个趋势,但老实说,目前我们对什么是‘国际旅游岛’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也没有成熟的想法。”海口民间旅行社负责人赵对《小康》表示,目前海南的旅游市场,除了俄罗斯、韩国,其它国际市场都不成规模。

一位在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张姓人士称,“建设国际旅游岛,关键是能为海南注入什么新的东西”,也即是海南能够向国际提供与夏威夷等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接近甚至超过的东西。

而这需要“政府从正面认可旅游在海南的重要地位,真正把旅游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来重视。同时政府要有一个统筹的盘子,真正下功夫研究什么是国际化的标准。如果只是想法+想法,那结果可能是零”,赵说。

一个让诸多旅行社头疼的现实问题是车辆管理问题。据介绍,2005年10月,成立了省旅游汽车统一调度结算中心将旅游汽车统一调度,统一结算。此举本是为了规范旅游车辆,但结果是“黑车”虽然少了,服务却很差,“两天变成三天,中巴车变成大巴车,故意开慢车,不停车让游客小便在车上……这些问题对市场的危害很大!”

“酒店-车辆-景区应该和旅行社拧成一股绳,应该自律。目前仍然存在的酒店涨价无序,车辆管理混乱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协调解决。”2007年度海口旅行社十强之一的海之缘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松对《小康》表示。

海南岛的热带资源并不比夏威夷少,也不比巴厘岛差,这已是大家的共识。而差距主要来自于产品、服务及人才等软件。

“当年丽星邮轮就是我们从新加坡引进海南的,当时途经海南的国际邮轮随口都能说上好些个。”作为海南第一代导游,黄华说见证了海南旅游的兴起,“但现在国际邮轮在海南的数量反倒不如以前了。”因此,他建议,以前一些好的东西需要继承,过去曾经努力的事情应该接下去完成落实。

“目前海南全岛的旅游产品与设施,基本上按照传统的‘观光’理念进行设计、开发与管理。以低廉收费与糟糕服务的海南‘数日游’,不仅收入甚微,海南的形象也一再承受置疑。不改弦更张,某些游览价值含量不高的二三流景点甚至难以维系。”一位业内人士无不担忧地说。

“目前可惜的是,还没有人深刻检讨负口碑对海南旅游的影响有多大,即使在刚刚拓出的俄罗斯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赵说,“海南这么好的旅游资源不能被贱卖了!”

“海南岛东南部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值得人们思量。”让黄华痛心的是,海南的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够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重东南部开发,却冷落了中部山区,造成了新的不平衡。“要加倍珍惜和保护海南宝贵的自然资源,要进行合理开发,有偿开发。海南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做过旅游业“多面手”的黄华现在是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致力于教学,他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来解决海南旅游人才缺乏的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建设国际旅游岛,其内涵是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的转变。而这意味着一个更大范围意识上的转变,即全体旅游管理官员、全体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全部的政府系统、市场系统,进行一次旅游战略、旅游战术、旅游服务意识的全局性转变。 “改造与更新的难度可想而知,也迫在眉睫。海南与夏威夷至少还有20年的差距,建设国际旅游岛,任重道远。”

“最怕惰性”

“其实,海南对外开放的胆子和步伐还可以再大些。”由此,迟福林在国际旅游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从国际旅游岛走向自由贸易区是海南20年改革大开放的探索与追求。他日前在海南省政府举办的报告会上,作了题为“海南国际旅游岛与国际化的海南岛”的专题演讲。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开放”是迟福林一直强调的。“大开放才能带来大改革,大改革才能带来大发展。”

“最怕惰性,导致我们在判断机遇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上都存在问题。海南必须打破惰性,创造活力。”“现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获国务院批准,这对海南发展是一个强大的外在推动力,所以必须加快建设步伐”,迟福林表示。

根据海南省制定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行动计划》,海南省副省长陈成日前表示,全省的旅游营销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短期目标是解决“游客进来”的问题,通过旅游软硬件设施向国际化接轨,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海南休闲度假;中期目标是推介“国际旅游岛”的概念,到2013年,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雏形,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1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20%以上;长期目标是塑造海南旅游品牌,通过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海南省计划到2028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届时入境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的3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

海南旅游感想篇3

一、电视与旅游文化传播的关系

对于旅游文化传播来讲,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的大众媒介相比,更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感染力。电视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形声并茂、声画同步,可以传递更多、更直接的信息,电视能够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生动、形象、逼真、立体地展示给受众,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栩栩如生的可视化展示,会对受众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旅游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通过电视媒介广泛地传播,可以让受众直观地、感性地领略到旅游地的魅力。

根据笔者2005年7月10日至10月6日,在海南省内的海口和三亚等旅游景点、海口机场和海口市内的酒店随机对245名外地来海南旅游者投放自编问卷调查,显示人们主要以电视、网络作为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最关注电视上的旅游信息。而对报纸和网络上的信息关注相对比较少,接受信息方式的不同使得旅游者对传播内容的!择性就有所不同。

图1:受众获取旅游文化信息的渠道和关注的旅游信息形式

由图1所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们获取旅游信息与旅游文化的主要渠道为电视(39.9%),也最关注电视上(48%)的旅游信息。其次是网络(27%),对网络上信息的关注度为40.8%,而报纸排在第三位,只有21.5%的人!择了报纸,关注报纸上的旅游信息与文化的比例也只有24.7%,比电视分别低了18.4%与23.3%,!择书的人更少,只有13.1%。

电视媒介通过精美的画面图像和动听的声音来传递信息,这些信息能全面和直接地刺激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使受众能直接感受到信息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就这点来说,电视媒介在为旅游者构建旅游文化的媒介图景方面最为有效,是海南的阳光、沙滩、白云、碧海、椰风海韵等热带海洋风光能够得以很好传播的原因之一。

二、旅游文化电视传播的形式

电视的旅游文化传播形式主要有电视旅游新闻、电视旅游广告、电视旅游节目、影视剧等几种。

旅游新闻是电视对旅游业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旅游文化活动进行报道。旅游新闻报道是传播旅游文化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报道海南举办亚洲博鳌论坛的新闻,不仅报道了博鳌论坛会议的新信息,而且利用图像形式把博鳌甚至海南的自然生态风光、民族风情都再现在全国的观众面前。这种形式虽然以资讯的形式进行传播,但也同样在传递旅游文化。

电视旅游广告是指在电视上开展的关于旅游地的商业宣传促销。旅游电视广告虽然是一种商业促销,但是它对旅游地的人文景观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1999年年底云南以世博会为契机,开始连续不断地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旅游广告,广告将昆明这个旅游城市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向游客展现无余。

电视旅游节目。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为旅游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旅游节目越来越受到电视台的重视,各电视台相继推出大量的旅游节目。电视节目可以从旅游文化中挖掘一些有品位的内容,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视听享受。高质量的旅游节目不仅可以增添整套节目的文化含量,而且可以增添整套节目的形式美感。

电视旅游节目包括旅游娱乐节目、旅游服务性节目和旅游专题节目。

旅游娱乐节目是观众参与程度高、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就是很典型的一档旅游娱乐节目。海南旅游卫视的《玩转地球》,也是旅游娱乐节目,在让观众参与娱乐的情况下,也给观众介绍各地的旅游知识,增长了人们的见识,很受欢迎。旅游服务性节目的主要目的是为观众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景,以及美食等,具有很强的服务性,信息量大。旅游专题节目是指旅游电视专题片,很多旅游电视专题片不只是提供给电视台,许多旅游风景名胜区都出售旅游电视专题片的音像制品,有时一些车站、码头、机场的电子大屏幕也循环播放旅游电视专题片,旅游电视专题片就是把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以电视纪实的手法拍摄成宣传片,可以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电视文化,充满着诗情画意,看后让人享受一次精神之旅。

本世纪初,海南电视台曾经拍摄了大量的“海之南”形象系列片,其中包括海南热带水果系列、海南热带风光系列、海南热带植物系列、海南海洋资源系列、海南海底风光系列。这些形象系列片,每天都以不同的时间分别插播在海南电视台3个频道的节目和电视剧的空隙之中。海南电视台旅游部还开辟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栏目,向观众逐市县分门别类介绍海南的热带风光和人文风情,当时,在电视上传播着两句口号“山好、水好、空气好,要想身体好,请到海南岛”、“净土、花海、水果香,海南岛是中国人的热带花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2002年1月28日将海南旅游卫视全新改组为全国首家省级专业卫星频道旅游卫视,设有《中国有个海南岛》、《椰岛任我游》、《请到天涯海角来》等一系列的电视旅游专题栏目,把海南的旅游推向全国,也把海南的旅游文化推向全国。在海南电视台《阳光无限》栏目中,设有《周游天下》,以介绍海南岛外和国外风土人情、自然生态状况、人文景观等为主的旅游栏目。但是近年来,这些与海南有关的电视旅游节目现在都已经停了。旅游卫视目前传播旅游文化的电视旅游节目有《玩转地球》、《美庐天下游》、《世界游》等,旅游新闻有《中国旅游报道》等。作为上星的面向全国甚至国外观众传送节目的旅游卫视,视野要开阔,必然要做全国的甚至全球化的旅游节目。所以,在旅游卫视上,海南的旅游文化反映得很少了。目前,能够传播海南旅游文化的电视旅游专题片只有海南三亚电视台旅游生活频道保留的《走近三亚旅游圈》和海口电视台的《海南故事》,前者每周一期10分钟,主要以专题片的形式介绍三亚的旅游景点;后者每一期!取一个人文景观和文化点来解读海南的人文历史文化。

影视剧也是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方式。一些旅游景区或历史文化名城往往就是借助于影视剧,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示自己的旅游特色,人们在观赏影视剧时,同时也为片中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所吸引,从而激发起旅游的欲望,传播了旅游文化。2003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没有冬天的海岛》,不仅为观众展现了迷人的海南风光,而且全面地展示了海南自从上世纪80年代建省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十万人闯海南”后历尽艰辛的创业历程,可以说是绘制了一幅海南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绚丽画卷,为推介海南的旅游文化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海南四季常青,风光独具,是一座天然摄影棚,因此来海南拍摄影视剧的人很多。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30集电视连续剧《屋顶上的绿宝石》就是在海南拍摄的。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隆重推出的《热带风暴》也再现了海南的自然生态文化和人文景观文化。

三、旅游文化电视传播的问题探讨

从整体情况来看,通过电视来传播的海南旅游文化还是不够。根据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电视对旅游资讯传播的数量还相对欠缺,方式单一。海南的电视旅游报道,根据旅游淡旺季节的不同,表现两个方面的特征: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报道游客的出游信息以及旅游业相关的动态信息为主;在旅游淡季时,就以举办活动提供事件性的信息为主,报道事件性新闻。近年来,电视关于海南旅游文化的报道分析,对节假日黄金周和海南举办的与旅游有关的大型活动报道主要以宏观报道多,对具体景点报道得比较少。

根据前面的调查,在旅游文化传播形式中,受众!择最多的是景点介绍,占50.2%(如图2所示)。根据传播学的“受众使用和满足”理论,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了解信息时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旅游者接触大众传播媒介或者是为了了解出行旅游的信息,或者是为了工作之余的娱乐需要,或者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旅游知识需要等。就这样来说,景点介绍应该是最有效的信息形式,其次是新闻报道。

图2:受众对媒体信息形式!择

而且,在海南电视栏目中没有集中的资讯板块,观众要了解海南的旅游景点变化,或者想了解海南的旅游新闻,没有固定的时间段,要把所有的新闻看完才行,受众要了解完整的旅游资讯很困难。所以,海南旅游文化电视传播应该设立推介旅游文化的专门栏目,或者开设专门的板块,让受众比较便利地了解海南旅游景点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

目前海南旅游电视节目很少,不利于海南旅游文化的传播。随着原来海南电视台和旅游卫视关于宣传旅游文化的栏目被取消,现在只有海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一期的《海南故事》、海南三亚电视台旅游生活频道保留的《走近三亚旅游圈》。而覆盖面比较广的海南电视台却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栏目,这是和海南这样一个大省不相符合的。海南电视台和旅游卫视应当开设能够推介海南旅游文化特色的电视节目。

海南在电视上的形象展示广告比较少,海南在每年的宣传计划中可以考虑到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的电视台适当投入一些形象广告。选取海南旅游业中标志性的图景,用非常简明的广告语言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来打动旅游者,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形成能代表海南旅游的媒介图景,构建起心目中的旅游天堂。

海南具有影视剧拍摄的天然风光。海南可以适当建立面向全国的集旅游和影视拍摄制作于一体的影视基地,吸引海内外的影视制作机构来海南进行创作。这样,既可带动旅游文化的传播,又可带动旅游的发展。

(卿志军,海南师范大学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职博士;郑岩,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海南旅游感想篇4

关键词:海南导游 生存困境 对策

根据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字,海南省有导游人员13000多人,他们拼搏在海南旅游的第一线,向游客展示着海南的文化。然而在百度输入“海南导游”和“投诉”两个关键词后,共出现了6,340,000条搜索结果,其中大部分是游客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对海南导游的“加点”“强制消费”等“宰客”行为的投诉。投诉中游客往往痛斥导游诚信缺失、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是自己不快旅游行程的罪魁祸首,在对部分跟团来琼旅游的游客进行访谈时也出现类似的投诉或抱怨。由于旅游具有异地性等特征,很多游客在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并未到旅游质监部门等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所以官方的统计数字不足以说明导游被投诉的具体次数,越来越多的游客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进行“隐形投诉”即曝光导游的违规行为。虽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不难发现,海南导游正在遭遇严重的“形象危机”,海南导游已日渐和“回扣”“购物”“强制消费”“自费项目”联系起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海南导游是否违规?如果违规,他们的违规行为有无更深层次的原因?本研究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海南的部分一线导游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海南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及旅游行业的管理局面分析了海南导游面临的生存困境。

1.海南导游的生存困境

1.1无工资、无社保

这恐怕是导游面临的最直接的困境,也是导游这一行业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国内很多导游都面临着无工资、无社保的生存困境。海南的绝大部分导游没有和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也无法得到基本工资或“底薪”,社会保险更无从谈起,这使海南导游没有起码的物质保障,要靠“自己养活自己”,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导游首先要满足自己的生理及安全需要,也就是起码的物质保障来养家糊口,这使得导游在接待旅游团队时首先要考虑到物质收入。旅行社不提供底薪,海南导游的物质收入主要来自于游客的小费及购物和旅游自费项目的回扣,这就不难理解“导游”变“导购”了。

1.2“零负团费“横行,旅游行业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以国内海南游为例,外地游客可花很低的价格报名参加海南环岛游项目,实际上,团队的运行成本已经和报价持平,甚至高出了报价,这便催生了“零负团费”现象,旅行社无利润甚至负利润,家家如此,整个旅行社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循环。旅行社要在低价团的操作过程中获取利润,这样的压力被转嫁到了导游身上,海南导游在接到旅游团时不但不赚钱,还要倒贴一部分给旅行社以保证旅行社的经营利润,这就是行业内俗称的“填坑”,导游在贴钱带团时不仅要把自己已经支付的费用赚回来,还要努力赚取自己应得的报酬。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导游自然要想方设法通过购物、增加自费项目等形式让游客消费。“零负团费”本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的产物,导游却要为此买单,这是海南导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1.3行业“潜规则”盛行

购物有回扣、潜水有回扣、吃海鲜有回扣、参观景点有回扣,带团要“填坑”、要给司机”小费”,导游不仅要“智斗”游客,还要防范司机。这些行业“潜规则”看似给导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其实是导游面临的又一大生存困境,面对金钱的诱惑,导游只顾着赚钱,无暇顾及服务质量,职业道德和游客感受,长此以往,导游的价值观被扭曲,这不得不说是导游行业的一大悲哀。

1.4工作强度大,暑热高温的天气考验着海南导游的意志和体力

海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以及离岛免税政策的拉动效应也日趋明显,每逢节假日海南导游便加班加点,连续工作,加之海南天气炎热,紫外线强烈,对身体是极大的挑战,没有强壮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是无法胜任海南导游工作的,这也是为什么海南与内地很多省份“女多男少”的情况相反,呈现出“男多女少”的性别格局。

1.5社会认同感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长期以来,由于行业无序竞争及媒体的负面报道,本应是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群体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在调查中大部分一线导游反映,游客只是把自己当成是“服务员”而已,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导游行业可以划归为服务行业,导游作为游客的服务人员,相对来说义务多于权利。据《中国青年报》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末,导游的社会地位被公认排在第9位;而10年以后,这一位次下降到59位。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游客在难以实现其较高的旅游期望值时,往往会将其失望情绪转为对导游的抵触情绪,稍有不满,就对导游进行刁难投诉,导游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另外,如今说起导游人们就会联想到回扣、宰客等负面话题,使得社会对导游的认可度、信任度大大降低,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同。

1.6“青春饭”,职业生涯没有科学规划

由于导游工作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加之国内目前并没有对导游退居二线后的工作有科学合理的后续安排,因此,大部分导游都抱着趁着年轻赚笔钱的想法,对未来充满了迷茫,这是海南导游乃至国内大部分导游面临的困境,很少有人把导游当终身职业来对待。有业内人士分析,会计师、律师、主持人、教师、厨师等行业的晋级制度日趋完善,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是因为其晋级制度与受社会承认程度、收入水平密切相关。而调查显示,导游不管是中级还是高级,在旅行社都难以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这样的晋级制度,当然难以得到广大导游的认同。一些优秀的导游在职业生涯上无疑会遇到瓶颈,从而选择转行。

2.解决海南导游生存困境的对策

2.1规范旅行社经营

媒体对部分导游的“欺客”“宰客”行为进行曝光后,导游成为千夫所指,导游成为了游客不快旅游经历的罪魁祸首。实际上,这只是事情的表象,透过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事情的本质是旅游行业的不健康发展,是旅游行业管理的不健全,是市场监管的漏洞,因此要解决海南导游的生存困境,首先就是要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对旅游行业的治理,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彻底规范旅行社的经营,从源头杜绝“零负团费”现象的发生。虽然国家09年出台的《旅行社条例》明文禁止旅行社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经营,但是这样的法律规定并没有被真正落实。海南省的旅游、工商、物价部分应联合起来,对全岛旅行社的恶性竞争行为进行治理,保证海南旅行社对外地的报价科学、规范,既保证了旅行社的利益,也杜绝了导游“填坑”现象的出现。

其次,严格打击黑社、黑车、黑岛的违法经营行为。保证正规旅行社在公平的竞争平台上以质取胜。

再次,旅行社必须与导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报酬,为导游缴纳社会保险。海南可结合海南的物价水平及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导游的工资标准,再约定带团的补贴标准,保证导游无后顾之忧。对于兼职导游,可由政府制定统一的临时雇用程序和劳务报酬标准。

2.2规范旅游购物、旅游景区、潜水等行业,打破所谓行业“潜规则”

政府出资建立大型土特产品购物中心和潜水基地,购物、潜水等都要明码标价,保证货真价实。这样既保证了旅游服务的品质,又使导游真正把注意力放在服务上而不是“回扣”上。

2.3建立健全导游职称评定体系与激励机制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行社定期组织导游参加培训,鼓励导游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结合国家的导游员等级资格考试为导游量身订做一套职称评定体系,职称与基本工资挂钩。

建立科学的导游服务评价体系,让游客为导游打分,游客评价与导游带团补贴挂钩,让真正热爱导游工作,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切实得到实惠,让不遵守行业规范,没有职业道德的导游无生存空间。这样切实提高了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能够让社会认同导游职业。

2.4借鉴外地“导游之家”的经验,关爱导游

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披露宁波市象山县率先成立宁波首家“导游之家”,建立活动基地,为导游提供免费休闲、聚会、娱乐的场所。在加强导游交流,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切实让导游员感受“家”的温暖。海南导游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海南可借鉴此法关注导游的生活和成长。

3.结束语

高质量的导游服务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行程中,导游往往是唯一一个与之发生直接接触的群体,充当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作为一线人员,导游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的整体印象和满意度。导游员作为旅游业发展中“人”的因素,其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因为,导游服务既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志,也关乎国际旅游岛的形象。因为游客一到海南,面对面接触的首先就是导游,导游对待游客的行为,无疑就影响到游客的心情和感受。海南导游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一员,他们肩负着为中外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使命,然而,海南导游却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这不仅不利于导游队伍的健康成长,更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桎梏,政府、旅游行业应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趁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切实解决海南导游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把海南导游队伍打造成中国导游队伍中的“王牌之师”。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三亚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2011YD55)资助。

参考文献:

[1]何爱平,肖智,刘蜀凤.导游道德风险的动态最优化分析[J].旅游学刊,2010,(9)

[2]刘春梅.中外导游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7)

[3]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咱的若干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0/1/4

[4]秦鹏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劣分析以及发展对策探讨[EB/OL].中国价值

省略/Finance/Blog/

2010-11-29/539987.aspx

作者简介:

赵媛媛(1984-),女,吉林东辽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服务。

海南旅游感想篇5

经朋友的帮助,我有幸在旅行社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我很感谢朋友以及公司给我这样的难得机会,同时由衷地感谢公司同事在此期间对我无微无至的照顾以及帮助。

年9月1日-11月1日,我在旅行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活动,在实习期间,我主要以旅游市场调研和办公室文秘类工作为主。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我得以亲身体验社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获得把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及组织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旅游业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其对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补充了自己有限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一、实习单位简介

旅行社有限公司位于路大厦3楼,是经过国家旅游局、旅游局批准,省工商局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专业旅游企业,是足额交纳旅游质量保证金的单位,注册资金50万元。被评为“市十佳国内先进旅行社”,在年3月全国旅游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活动中被中国旅游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全国旅游业十佳信誉单位”。

公司拥有一支职业道德良好、业务水平高的业务策划人员及训练有素、熟练各种语言、服务水平高的专业带有队伍,数名导游历年来被评为“十佳导游”称号。公司秉承“宾客至上,信誉第一、优质服务”为宗旨,竭诚为旅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条龙最佳服务。

我从9月初应聘进入公司至离开,员工稳定在80人左右,公司主要业务为专业地接,计划团队,常规纯玩散客,会议自由人,高尔夫,自驾车等。

二、实习主要目的

在学习生活了四年,对海南省也有个一个大概的了解。海南省作为一个岛屿,四面环海,气候怡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前景非常的美好。我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平日里上课很少涉及旅游方面的知识,出于对海南旅游发展前景的看好,我平时经常看些有关旅游方面的书。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承载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这次毕业实习单位我选择旅行社,希望通过社会实践,能对海南旅游业有更进一步实质性的了解。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为人处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进一步巩固和理解在课堂及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

(一)办公室文秘类工作

由于第一次较正式的步入社会,走进公司上班,加上领导对自己的具体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是很确定,所以在旅行社实习的第一个月里,公司并没有分配什么重要的任务给我,仅仅是一些办公室里杂乱的工作,比如:取文件,送文件,打印,接电话,打扫卫生,整理办公室,倒开水等。虽然这些只是杂乱的小事,但我并没有抱着随意的态度,而是对每件事都很认真的去处理,我个人觉得连小事都不能做好的人,就别提做什么大事了!

经过一个月基础性的工作后,我与公司同事和领导进行了相互了解,彼此间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并且使我学会了一定的社会交际,提高了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

(二)旅游市场调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学正不断地向旅游行业渗入,现已形成了旅游市场营销学,并逐渐地完善。市场调研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有着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意义。

在公司实习期间,我有幸得到了一次实践性地市场调研活动,真是兴奋之极。在学校里,经常听老师讲些有关市场营销和市场调研的理论知识,偶尔有些实验性地模拟调研,但从没有过如此正式地社会调研。对我来说,这次绝对是一个把四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绝佳机会,所以我本人非常的慎重与认真。

在做市场调研的整个过程中,我表现得相当活跃与积极。调研前期进行了调查问卷设计,以及调研对象分析,很多观点还得到了上级和同事的认可与赞许。市场调研中期,也就是正式有对象性的社会调查,我和同事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按区域分配,我所在的小组负责海甸岛一块。我们接到任务后,我提议以街区为单位,每人负责一部分,分头行事,完成后到kfc集合,这样可以有效利用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同事们都表示同意。于是,充满激情、汗水、劳累与期望的一天就这样的开始了。回到公司,我们进行问卷统计与分析后,把结果交给了负责人。领导看了市场分析后对我们赞扬了一翻,晚上还请大家去happy。

经过此次调研活动,我对海南旅游市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特别是顾客这一块,也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努力地不断学习提高。

四、对海南旅行社发展的一些想法及建议

虽然第一次进旅行社工作,并且仅有短短的两个月,但通过近期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平日在学校里老师悉心的教育,我对海南旅行社的发展也有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建议。

目前,海南旅行社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第一,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从海南建省并确定旅游业为海南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到现在,包括大大小小,国内国际的旅行社不下160家,特别是90年代,海南省经批准注册的国内、国际旅行社达1千多家。面对一个海南,在有限的旅游资源开发下,共同存在着如此多的竞争者。所以,海南旅行社面临着极为激烈地竞争。

第二,优秀员工流失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优秀员工的流失,旅行社作为服务性企业,人员具有高流动性。我在公司实习的短短二个月中,就有一位优秀的导游想离开,但不知道经理用了什么方法留住了她。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人才的流失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企业机密泄露,客户流失,成本上长升等。所以,旅行社应该重视这一问题。

第三,旅游市场混乱。相信到海南旅游过的人,都知道海南旅游市场的大致情况。从“12.1”事件,到黑导,宰客现象,海南旅游市场其实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但是近年来,经过政府对市场进行的各种调控后,现在稍有好转。不管哪一行业,市场混乱将增加企业许多额外的成本,严重地将导致企业灭完。

面对以上问题旅行社该做些什么呢?

1、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做好客户服务,让顾客开心地来,满意地走。

3、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创造竞争优势。

4、做好人员管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5、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留住人才。

6、塑造旅行社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7、规划旅游市场,制定营销策略,明确产品定价,做好市场宣传与营销管理。

五、总结

海南旅游感想篇6

一、南海旅游资源概述

1、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1)气候资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宜人气候,日照充足,全年宜游天数在300天以上。南海诸岛因气候条件适宜,植被茂盛,四季常绿,能够满足游客度假休闲和康体健身需求。

(2)岛礁资源:南海岛屿众多,主要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珊瑚暗礁与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组成。

(3)生物资源:西南中沙群岛的鱼类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盛产我国其它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且海鸟资源丰富,分布在各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海鸥等,具很高观赏价值。岛礁上还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木麻黄、椰子树、苦楝、土批把、南洋杉等较为普遍。

(4)景观资源:南海拥有较为丰富的海底珊瑚礁景观和红树林生态景观,且南海海域水色透明度高,观赏性强。南海诸岛岛礁大多由造礁珊瑚所构成,造礁珊瑚有200多种,尤其是红色珊瑚作为稀有资源格外引人注目。

(5)油气资源:南海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已探明储量就有四个大油气区,其中,莺歌海――珠江口中央隆起带两个大油气区均分布于海南省境内。南海是世界上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据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地质储量介于20―150亿t之间,约占全国总资源量(海陆)的1/3,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是部级重要战略资源。南海犹如蓝色的聚宝盆能满足游客科普勘探旅游的心理需求。

2、人文旅游资源概述

(1)历史古迹资源:包括古遗址、古墓、古建筑、石刻岩画、宗教庙宇等,较著名的有:琼山海底村落历史遗迹,珠江口新石器遗址群,达濠岛的云岩摩崖石刻,新会的崖门古炮台,永兴岛、太平岛上的主权碑,博贺海岸防护林,广西合浦珍珠城等。还包括带有军事色彩和主权色彩的人文景观,如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南海诸岛纪念碑和西沙海洋博物馆等。

(2)南海丝绸之路:南海丝路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泉州和宁波,一路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南丝留下不少遗迹,如南海神庙就曾是历代皇帝扬帆出海前派人来祭拜的海神庙。

(3)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南海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黎、回、苗等族聚居形成古朴风情资源。黎苗特色民俗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服装、婚丧、节庆、宗教、民居、美食等方面,可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供游客体验,如体验渔民生活和黎族婚嫁仪式等。

二、南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1、捍卫国家主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觊觎我南海丰富的资源企图占领南海岛屿,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捍卫国家主权。通过开发南海旅游,有力证明我国掌握南海制海权,并以三沙市设立为契机,通过南海旅游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国民的领土归属感。

2、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在“国际海洋年”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海洋旅游需求与南海旅游开发相得益彰,通过旅游开发实现南海旅游产业的快速扩张。

3、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南海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鉴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譬如过度捕捞导致的渔业资源衰退、陆源污染促使近岸水体质量下降、填海围垦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新的开发模式选择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滨海岸段或海岛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的模式不仅可促进南海生态环境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也促进旅游开发。

4、改善军民生活条件

南海除驻扎的解放军外还有600多名分散在永兴岛、北岛、鸭公等岛礁上的渔民,基础设施不完善,他们虽享受一些柴油补助和补给船送淡水食品和医生巡诊等服务,但总体生活水平较低,收入较少,以期通过旅游业提升当地居民收入。

三、南海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南海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稀缺程度高,且南海问题处在当今政治热点的刃口显得相当特殊和重要。开发南海旅游资源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那么,南海资源开发具备哪些优势条件呢?

1、资源品位极高

我国南海资源品位和资源稀缺程度都较高,是我国唯一真正的热带海区,珊瑚、鱼类、贝类及其他海洋生物不仅类多量大,可观赏性强,且科学价值极高,是我国其它海洋旅游区域无法比拟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绝大部分是由造礁珊瑚所构成的珊瑚礁,为海洋中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珊瑚礁在南海开发海底观光旅游项目也格外突出。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红树林等海洋生态系统,加上民俗风情和文物遗迹,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2、自然环境优美

世界上著名海洋旅游胜地都主要分布在热带,如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美国夏威夷群岛,东南亚泰国普吉岛等。我国南海与这些海洋旅游区基本处于相同纬度,热带气候雨热同期,阳光充足,环境优美,3S的景观组合适合全年开展旅游。

3、区位优势突出

南海濒临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四省(自治区)及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从地缘上看,这一区域位于华南与西南旅游经济圈、港澳台旅游经济圈、东亚与东南亚旅游经济圈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亚太旅游圈的中心地带。

4、政策优势渐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加快三沙市的开发建设,是国务院赋予海南的重大责任。给予三沙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离岛免税优惠政策,这对进一步促进三沙开发建设、维护海洋权益和开发旅游资源具重要意义。坚持“五个先行”,积极规划南海各项建设工作,把旅游、油气开发等作为开发重点。游客乘机离岛时在机场提货,即实现“邮轮购物,机场提货”,可使购物旅游和海洋旅游形成优势互补。

四、南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1、对外交通瓶颈制约

南海的主要交通方式仍以船舶为主,往返航班手续繁杂,速度慢效率低。面临艰巨的海上运输任务,担负主要运输任务的只有两艘大型客货轮,即“琼沙轮”和“琼沙2号轮”。当地政府鼓励来岛作业的大小渔船担负一些运输的零散物资但效率不高,港口码头仍在建设中。永兴岛虽建设了大型机场可起降737型等大型客机,但使用频率不高。飞往西沙的航班采取不定期或包机的形式,交通瓶颈制约明显。

2、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岛屿环境相对封闭,开发时间较晚,从总体上看,南海区域的基础设施是比较落后的。随着淡水需求量越来越大,“(淡)水比油贵”在西南中沙群岛是事实,海岛上各种建设物资的材料要从岛外运进,除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的公共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其余岛礁处于半开发状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如宾馆、邮局、医院、酒店等数量远达不到要求。

3、陆地资源十分有限

南海地形以岛屿岛礁为主,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的南海,其中3500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为深海盆,海域比例大,陆地资源极为有限。这意味着游客落足点很有限,旅游地点少而且旅游线路单一,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游客人数和游览时间。

4、生态环境双重敏感

我国南海的生态系统具有海岸滩涂、湿地、海岛、珊瑚礁、红树林等多个种类,这些生态系统存在一定脆弱性,一旦被破坏很难在近期恢复甚至永不能恢复。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及近期一些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南海生态环境面临双重敏感。

5、政治军事双重敏感

控制了南海岛礁就等于间接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我国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南海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际环境和国家安危的重要条件,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趋势加剧了南海的不稳定。

五、南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1、渐次式时序推进模式

南海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优势明显,受交通制约、政治军事敏感等因素影响也很大,因此南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先发展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的区域,如三沙市政府所在的永兴岛,再据其发展趋势逐步向南部小岛礁岛屿推进。

2、跳跃式空间拓展模式

南海岛礁岛屿众多,地形零碎分散,结合旅游资源的开放性开拓视野,利用RS、GPS、GIS等地理探测信息系统对资源进行空间拓展式的开发,从多维立体的角度跳跃式整合南海旅游资源,把握旅游资源的组合规律,制定灵活合理的规划线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例如将岛礁资源和人文历史遗迹结合,将处于不同区域的零散岛礁科学整合成旅游线路来观光。

3、高端化产品开发模式

高端化旅游产品体系将成为南海旅游的新亮点。高端化的产品包括海滨(休闲房地产业)、滨海(度假酒店)、海滩(娱乐产业)、近海(海上运动产业)和远海(在南海开发远洋垂钓、远洋或深海探险)这五个方面,可开发海岛垂钓、海底潜水、海底观光、直升机环礁旅游和游艇旅游等高端旅游项目。

4、细分化市场营销模式

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来确定开发的主题、规模和层次,通过可行性分析方法对目标游客进行市场细分:如按游客消费水平分为高端游客和平价旅游,按旅游目的分为科普探险旅游、国防教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针对性开发个性化的细分化的市场营销模式。

5、集中式品牌塑造模式

以“热带海洋生态旅游”为主题思路,集中式塑造“南海品牌”特色旅游形象。南海以热带岛礁和热带生态系统为主打高端旅游项目,结合时政热点营造出一种爱国教育的旅游文化氛创建“魅力南海”旅游品牌。开放可供游客观光体验的旅游场所。

6、若离型形象塑造模式

立基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南海处于政治军事敏感的热议地位,容易激发游客好奇心理和个性化需求,一方面想一睹这神圣领土,另一方面又对之敬畏有加。高度敏感性却也蕴含丰富资源,热点地区的吸引加上制约因素的限制让南海犹如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容易给游客塑造出一种若离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六、结语

一言以蔽之,充分发挥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并改善劣势条件,注重南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结合,以“热带生态旅游”为主题,结合时政热点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宽维度全方位多模式地开发南海旅游资源,以使其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南旅游感想篇7

杨敬云先生画完南岳五百罗汉之后,想画南岳全景图 ,正是南岳全景图的构想给我启发,使我想到了潇湘百景

2002年11月新加坡籍国际华裔著名画家杨敬云在南岳衡山创作了一幅国画长卷,名为“五百罗汉汇名山”。 此画作长4米,高1.6米,在创作中,采用空间置换的构图,用细致的笔墨表现五百罗汉的神态、动作、举止,为南岳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杨敬云先生祖籍湖南衡阳,5岁开始学画,早年毕业于法国里昂美术学院,他的画中西结合,风格细腻,层次感强。杨先生对南岳有着独特的感情,画完“五百罗汉汇名山”之后,由“祝融风光传千秋,山自青兮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红日滚金球”这首吟咏祝融峰的诗句得到启发,他又生发了画“南岳全景图”的构想,想用他的画笔将南岳七十二峰尽收眼底。

杨先生要画南岳七十二峰全景图这个工程是十分浩大的,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与协调的。杨先生在南岳画“五百罗汉汇名山”时,认识了原南岳区人大常委副主任曾赢洲先生并成为了曾先生的好朋友,而曾先生是我在南岳工作时的同事,与我的私交一直很好。曾先生认为我在省旅游局工作,应该可以对杨先生画“南岳全景图”有所帮助,就打电话给我,看我能否联系一个宾馆让杨先生在长沙先住下来,然后再联系几个赞助单位,让杨先生了却这桩心愿。因为我与曾赢洲先生的私交很好,而且我自己也认为杨先生的这个想法很有意义,因此,接受曾先生的委托后,就实实在在地帮杨先生作过联系,但终因杨先生要完成的这个工作任务重,需要的经费较多而未能如愿。不过,在帮杨先生联系的过程中,我对杨先生最初提出的“南岳全景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南岳纵横八百余里,逶迤七十二峰,要想把它全景式地画出来太困难了,可以考虑只画“南岳百景”。杨先生也基本上接受了我这个提议,不过,后来因经费难以到位,“南岳百景图”也还是难以实施。此事至今仍是杨先生的遗憾,也是我的遗憾。

不过,杨先生的“南岳全景图”没有画成,但他提出的构想却给了我以启发。由“南岳全景图”到“南岳百景图”,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整个湖南旅游资源的整合上来了,可是到底如何来整合资源,我还是没有想好。期间,因我在珠海的朋友胡剑辉相邀,我去了一趟珠海,那时,珠海正在评选“珠海十景”,珠海的各大媒体都在对珠海十景进行轰炸式的宣传。由“南岳百景图”再到珠海十景的评选,我的脑海突然开悟,珠海十景的评选是为了整合旅游资源,珠海一地当然只能评十景,湖南作为一个省,有那么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何不评选一个“湖南百景”呢?我自己都为我的想法而兴奋,认为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不过,我很快又否定了“湖南百景”的概念,认为“湖南百景”太过直白,不如用“潇湘百景”好,因为潇湘本身就是湖南的代称,且大诗人陆游曾留有“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样的名句,用“潇湘百景”比用“湖南百景”更有诗,意。从珠海返回长沙的途中,我正式开始了关于评选“潇湘百景”的策划。

我曾经在南岳工作十多年,南岳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我思想的根,我没有想到潇湘百景的策划又与南岳有缘。

思想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思想见诸于文字的过程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用半个多月的业余时间拿出了评选潇湘百景的第一个策划方案

那一次从珠海回到长沙后,我脑海中就一直在构思着潇湘百景的评选问题。就像平时拿策划方案一样,这一次我还是没有急着迅速动笔,而是先广泛地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古时所称的潇湘八景曾经是湖南风景的代表,但现在这八景要么因年代久远胜迹难寻,要么因世事变迁,原来的景点已经失去原有的魅力。由古潇湘八景的失落,我想到了另一个概念——借潇湘百景的评选打造新潇湘八景。在打造新潇湘八景这个问题上,我又想到当今的湖南已不是古时的湖南,湖南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单纯一个八景恐怕难以收其精华中之精华,还不如根据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的两个构成,搞它两个八景,即“新潇湘文化八景“和”新潇湘山水八景”。由“潇湘百景”再到“新潇湘八景”我认为是个了不起的突破,这样,不但可以从大面积上把湖南的精华景点组合起来,而且可以使古已有之的潇湘八景在新的时出新的光泽,从而而使“潇湘百景”的评选成为一项传承历史、传承文明的很有意义的工作。

潇湘百景和潇湘八景的概念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将评选工作细化了。为此,我确定了评选的目的是: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塑造旅游形象,加快旅游发展。评选的原则是:1、文化景点与自然景点相结合的原则;2、民众投票与专家评定相结合的原则;3、注重历史、着眼当前、兼顾发展前景的原则;4、单一景点参评与整个景区参评相结合的原则;5、多种管理体制、多种所制结构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评选的总体办法是:1、在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了解并发动各景点报名的基础上,推选出“潇湘百景”入围景点200家,并在有关媒体进行“潇湘百景”入围景点形象展示;2、在进行“潇湘百景”入围景点形象展示之后,进行公众推选和专家评定,评选出“潇湘百景”。其中专家评定中的专家以湖南旅游首席专家团中的人员为主体,适当吸收其他方面的专家参加。3、在评选出“潇湘百景”之后,采用同样的办法,评选出新“新潇湘八景”(可分“新潇湘文化八景”和“新潇湘山水八景”);4、对评选出来的“潇湘百景”、“新潇湘八景”进行系列开发,包括:(1)出版《潇湘百景》系列旅游丛书;(2)出版《湖南人文之最——‘新潇湘文化八景’》、《湖南山水之最——‘新潇湘山水八景’》;(3)摄制“潇湘百景”系列VCD光碟;(4)请著名画家创作总长度创吉尼斯纪录的“潇湘百景”国画长卷;(5)举办“潇湘百景”风光摄影图片展览和“潇湘百景”徽标设计大赛及“潇湘百景”徽标展示;(6)举办“美人美景”湖南旅游景点“形象小姐”总决选活动,先由各参选景点物色好自己景点的“形象小姐”,再在此基础上,选出湖南旅游景点形象小姐冠军和其他名次,冠军获得者由省旅游局聘为“湖南旅游形象大使”。

接下来就是由谁来评选的问题了。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我最初想到的是省旅游局,因为省旅游局是我的工作单位,又是全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由省旅游局来评选,无疑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也有利于广泛地发动各旅游景区景点参加。但也正因为省旅游局是全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由省旅游局来操作这个评选也有两点不利因素:一是这个活动在评选过程中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开支,省旅游局作为一个行政主管部门难以单独拿出这么多钱,也不便于向各市州旅游局或景点筹资;二是湖南的风景资源太多了,省旅游局作为一个行政主管部门来操作这件事,与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操控的A级旅游景区(点)的评定会有一点矛盾。正是考虑到了上述两个原因,我觉得还是由一个学术机构来操作这个评选好。想来想去,我想到了成立不久的湖南省旅游学会,一是认为旅游学会作一个全省性的旅游学术机构,足以担负起这项工作;二是认为省旅游学会刚刚成立,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全省性的活动来扩大其影响。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在尚未与旅游学会商量的情况下,我就开始动笔写策划方案了,我前前后后在写了半个多月,才把策划方案的第一稿拿了出来。

方案拿出来之后,我先给了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我的好朋友刘汉洪同志看。汉洪同志根据2004年是百姓生活旅游主题年的情况,建议我将评选名称改为“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的评选”,我采纳了汉洪同志的意见。我改了之后,再给省旅游局副局长刘绵松同志看。绵松局长是省旅游局的领导也是旅游学会的副会长,我给他看的目的一是想请他谈些修改意见,另一个也是想试探一下由学会来操作这个活动的可行性。绵松局长看了我的方案之后,提了一些十分中肯的意见,对我下一步的修改启发很大。绵松局长还明确地表示,这个方案由学会来操作完全具有可行性。我那时与原省政协副主席、现省旅游学会会长游碧竹同志还没有直接打过交道,但绵松局长说依他对游主席的了解,游主席肯定会喜欢这个方案,他答应先去找找游主席。

我按照绵松局长的意见再作修改之后,又提交给了原省旅游局副局长、现旅游学会副会长朱恒宪同志,朱局长看后也表示赞同。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上班,绵松局长打电话给我,说游主席来了,在局机关六楼,想与我谈谈,叫我马上上去。我去了六楼,游主席果然在那里,这是我第一次跟游主席说话。游主席说话比较干脆,开门接山就说到潇湘百景的评选上了。游主席说他已经认真研究过我的方案了,认为由旅游学会来操作完全可行,想就具体如何操作再与我谈。我毫无保留地谈了一些我的意见,游主席都很认真地听着,并记到了他的本子上。游主席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我最大的要求就是把这个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搞成一个有影响的评选,真正促进湖南旅游业的发展。

就这样,旅游学会很快就将“潇湘百景”暨“新潇湘八景”的评选形成了正式文稿。但学会将其形成文稿时,在我原稿的基础上还是作了一点修改,如我的方案中讲的是评选潇湘百景,而学会的方案还是改成了评选“湖南百景”;我原来的方案是评选两个八景,即“新潇湘文化八景“和”新潇湘山水八景”,而学会的方案则增加了一个“新潇湘休闲八景”,不过,学会的方案未对我的方案作伤筋动骨的改动,因而也是我所能接受的。

“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的评选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最初的策划人,我关注着它的每一步走向,并在心里默默地祝它成功

省旅游学会对“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的评选是慎重的,在几位主要领导通过之后,又提交到一次全体人员会议上进行了讨论,然后,在委托省旅游局办公室肖自裕同志写出评选的具体规则之后,才开始正式发出评选文件,并开始在有关媒体上打出广告。

为了促进学会将这一活动搞好,我在拿出总体策划方案的基础上,又拿出了一个评选活动的全程营销策划方案,提出把整个“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的评选活动分成四个阶段来完成,并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营销口号,媒体宣传重点及收入来源。评选“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原“天下风凰”文化传播公司的执行总裁、著名策划专家周京伟先生来找过我,希望由他所在的公司来全程操作这个活动,并提出预先向旅游学会交100万的活动保证金。我及时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了旅游学会,但学会经过研究认为天下风凰公司是一个与旅游景区景点的经营有很强的关联性的公司,由他们操盘进行评选可能会有失公允,最后还是决定自己直接操盘。

我必须承认学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为“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的评选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现在,百景的评选已经出来,并已进入全面的展示阶段,翻开中国旅游报和湖南省内的报纸,经常可以看到百景的展示。在已经评出百景的基础上,新潇湘八景的评选也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几个月后,备受人们关注的新潇湘八景将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亮相。

百姓喜爱的潇湘百景暨新潇湘八景的评选活动已经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像这种以百姓参评的方式推出一个省的百佳景点,这在全国还属首次,许多媒体评论认为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在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又抢先了一步,有的省还专门派出学习队伍前来取经。学会还对潇湘百景暨新潇湘八景的评选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如借潇湘百景暨新潇湘八景的评选之机,学会还推出了一个“百景百味”的概念,正在考虑将湖南的美食组合起来,进行整体营销。

海南旅游感想篇8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供电职工素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是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优质服务供电的前提条件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而环保绝色的电力供应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必不缺的动力之源。提供优质供电服务,提高供电服务效能,实现电网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价值的最大化,是海南电网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电网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关系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功与否,也是关系到电网企业能否保持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借鉴和吸收国际知名旅游岛发展旅游业优质供电的经验和做法,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岛,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来经营管理。这就要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改善和培育优良的国际旅游岛人文环境,特别是要培养国际旅游岛的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与管理,是企业与职工之间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互动,体现对共同目标的关注,强调的是共同协调全面发展。这有利于激发广大员工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推进国际旅游岛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是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优质服务供电的基本要求

国际旅游岛把“生态立省”放到了海南发展战略方针的首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必然对海南社会的劳动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树立“人才成就企业,企业造就人才”的理念,努力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备较高劳动技能的新型员工队伍,增强员工的环保供电意识,提高员工的环保供电能力。这是推动企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对知识人才的需要与目前国际旅游岛一些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较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员工综合素质的高底已成为制约企业做精做优的“瓶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必然没有能够担当得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优质服务供电的群体,自然也谈不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顺利建设与发展。

(三)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是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优质供电服务的重大举措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实现海南绿色崛起的基石,文化则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无论是海南丰富的本土文化,还是内地移民文化,两种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不能离开现代文明的电力需求。没有现代电力文明支撑的文化,必定是被时展趋势所淘汰的原始落后文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始终是企业得于生存与发展的主力军。提高海南电网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增强国际旅游岛优质服务的供电能力,树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良好形象,从而提升国际旅游岛核心文化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没有现代化智能电网作为动力源泉,国际旅游岛文化就失去更好更快发展的生存载体。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员工为本、文化为魂”三位一体的理念,只有国际旅游岛建设更好地发展,才能有电网企业更快地发展,也才能有员工更高更全面地发展。

二、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基本对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围绕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首先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各级工会组织要及时调整与国际旅游岛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更新与国际旅游岛科学发展不太适合的观念,解决制约和影响国际旅游岛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海南电网在今后三年内将投资100亿用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当于再造一个海南电网。海南电网员工承担着国际旅游岛电网配套建设和优质供电服务的神圣职责,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密切相关,员工的职业道德关系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强盛和衰败,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工会要主动协助党政组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制定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总体规划,科学地确定员工素质提升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工会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职工。要在员工中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二)以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目标,提升员工基本技能及业务能力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国际旅游岛建设既要求加快全省硬件设施建设,也要求提高各行业全体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员工投身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力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建功立业。要继续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以“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推进职工技术交流与技术协作,提高员工的文化科学素质,提高技术业务水平,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同时要通过开展劳动技术竞赛、岗位练兵,班组建设,首席员工、巾帼建功标兵评选等活动,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于感。要制定员工素质提升的奖励机制,加大对参加各类培训的优秀学员和各岗位自学成才的员工奖励力度。通过开办拓展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网络培训,师带徒等形式,努力造就一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高素质新员工,提高供电优质服务的基本技能和服务能力,更好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增砖添瓦。

(三)从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员工优质供电服务的执行力

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一大批具知识型与创新精神,又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能力,同时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队伍。海南电网要依靠科技创新,创造一个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优质供电模式,以推动海南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各级工会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优良品德,陶冶高尚情操,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建功立业。要引导广大员工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以主人翁姿态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电网贡献力量。要尊重职工首创精神,使员工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业务管理专业化、工作流程规范化、企业管理标准化、营销服务精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形成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一个具有鲜明国际旅游岛特色的现代化智能电网。

(四)以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为载体,提升员工团队的凝聚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在企业就是创建和谐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国际旅游岛应是一个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休闲度假胜地。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氛围,更离不开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文环境。要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的组织优势,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营造健康快乐的工作环境,构建团结和谐的员工团队。通过定期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员工的融合和沟通,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要不定期地开展家庭联谊活动,为家庭的和谐创造条件,以此促进企业的和谐,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只有真正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才能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生态的和谐生存与发展。

(五)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提升员工队伍的向心力

上一篇:烈士陵园扫墓感想范文 下一篇:敬老院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