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改革之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时间:2022-03-24 09:56:37

体育教学改革之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上迅速兴起,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否也可以尝试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本文拟对翻转课堂的本质、体育教学翻转课堂要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关键词:翻转课堂;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26-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内容方法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等问题。并倡导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1]。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在被大数据笼罩的信息时代下,“翻转课堂”教W模式在国际上迅速兴起。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作为一种技术发展引领教学变革的浪潮却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与之而来的将是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否也可以尝试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本文拟对下述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一、“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最早由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2007年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翻转”的尝试[2]。他们把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这种方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而“翻转课堂”的理念在北美地区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表面上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好像与远程电化教育、课前预习加课堂教学等模式相似。但翻转课堂实质上是一种“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既有远程教育的学习体验,又有教师面对面的指导过程。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上的[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参与性与差异性,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4]。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测试来促进学生课外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对于改变我国传统教育的现状,无疑是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它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价值。

二、体育教学是否适用

从翻转课堂的起源来看,它起源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教育,易于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教学。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也适合翻转课堂模式吗?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包含四个方面,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教师通过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反复练习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5]。

我国目前体育课教学模式普遍为:教师在教学场地进行完整动作示范-分解动作讲解-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课后作业(练习)。体育教学过程一直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教学强调精讲多练。但在新授课堂上教师进行技术动作示范和讲解所占的时间比重较大,留给学生练习和体会的时间较少。学生往往对于所学内容没有前期准备和预习,对于初次学习新的动作技术来说,学生的技术动作由泛化、分化到自动化这一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在教授一节新技术课之后伴随多节复习课。在复习课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方式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学得快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对课堂上的练习产生倦怠,学得慢的学生又会对反复枯燥的动作练习产生抵触和逃避的心理。授课教师则会用一种“赶羊群”的心态去教学,将注意力过多的关注在那些技术掌握慢的学生身上,而缺少对“领头羊”的培养。教学整体上更关注学生们的运动参与情况、运动技能掌握和身体健康状况,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忽视(图1)。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提前将技术动作的教学视频发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观摩练习,在课堂上省去了详细讲解示范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练习和教师一对一指导规范动作的时间。课堂上建立互助协作小组,探讨在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造合作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课上通过给学生设置难度不等的展示和测试,以学生分组协作完成情况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以此来观察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多种沟通方式予以格外关注(图2、图3)。

三、要件分析

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步骤,体育教学翻转课堂的要件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学习平台:首先是建立一个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目前师生中普遍建立的微信群即可。但更为专业的是清华大学研发的“雨课堂”教学平台软件,利用手机或电脑免费下载安装软件,创建班级后会有自己专属的二维码及邀请码,然后通过邮件、微信群等各种方式将二维码或邀请码告知学生,学生即可扫码或输入邀请码进入班级。课件中可插入慕课视频、网络视频、单选多选等题型、投票等。在使用雨课堂编辑课件的过程中,PPT自身所有功能全部都可以使用,还可以插入公式、图形、图表等多种内容。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体育课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教学PPT、慕课、微信公众号文章等。内容涵盖体育史、技术、战术、体能、竞赛、裁判、保健等知识。教师既可以亲自拍摄视频,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剪辑编排,尤其是明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视频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这些内容都要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

任课教师:依托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任课的体育教师有一定的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软件,并随时关注网络资源的更新变化。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对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挑战。

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精心策划与组织。学生将课前自学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上通过讨论、展示、测试等方式实现内化,再到课后体育知识、技能的巩固与总结反思,学生并非毫无组织、自由随意地练习。

学生:翻转课堂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即在课前能够自觉学习网络平台上教师布置的任务,并进行自我练习;课上能够认真练习技术动作、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互相协作配合;课后积极总结练习经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学习环境:翻转课堂的学习环境在时间上由一节课的时间延伸到了课前和课后,空间上由教学场地拓展到一切能蛱峁┝废暗某∷。视频的观看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即可完成,但使用付费的网络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此外,运动技能的自我练习是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器材、设备、场地,有无搭档配合等条件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前练习效果。

四、面临的困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也必然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体育教师是否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延长了教学的时间。对于广大体育教师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离开课堂就离开教学”的工作方式,这就需要激励机制来推动。目前教学改革普遍依托于教改立项研究来获得资金支持,但这种改革尝试往往随着项目的结题而终止。教师们都知道如何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但问题是教师们都愿意为之努力吗?

其次,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能否达到翻转课堂模式的要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也不同,而且男生与女生对体育项目的关注程度也不同。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学生的表现会有差异。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成年,独立自主,对于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更强烈,学习主动性比较好引导。中学阶段的学生在高考指挥棒地引导下,体育教学以测试达标为核心任务,学生无暇顾及高考之外的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在培养中,体育教学以基本身体活动为主,这些内容又不适合进行过多的探究、讨论。学生有限的闲暇时间能否用来进行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或练习,这需要体育教师的耐心引导。

再者,在目前学校体育开展教学的运动项目中,并非所有体育项目都适合翻转课堂模式。一些学生兴趣比较高、需要熟悉球感的球类运动项目开展相对容易一些,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球拍颠球、篮球和足球的运球。而对于我们体育教学所要强调达标的一些比如耐久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做等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项目,则建议转换思路,引入目前流行的马拉松、体适能、健身塑形等理念,结合网络视频短片培养学生关注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的良好生活习惯。此外,体育教学翻转课堂需要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获得自我练习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搭档等,如果学生只有在体育课堂上才能使用器材或场地,则课前自学的环节必然会受到影响。

最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以平时表现加达标测试为学生评定成绩。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自然要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发展提高幅度、课后交流状态、测试测验成绩等综合起来,各自应占多大比例,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五、结束语

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是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它能有效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切实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种探索性的尝试,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困难。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面对挑战,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总结与改进,从而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29.

[2]Berret,D.How flipping the classroom can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lecture [J].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12,58(25):16-18.

[3]曾淑煌.“翻转课堂”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4(10):118-120.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5]李平平,王雷.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22-128.

上一篇:体育新教师课堂组织技能培训的思考 下一篇:农村初中女子排球扣球训练方法简介